担保理财:剑走偏锋还是旁门左道?

王浩民 原创 | 2012-05-15 12:2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当担保业务充斥世界

  担保公司通过每月返还利息的方式吸引出资人,投资担保理财的客户大多是那些善于“精打细算”的人,但偏偏都是风险意识较差的群体。

  笔者的家乡是一个市区人口刚过百万的中等城市。两年前,众多的担保公司像雨后春笋一样在这里纷纷冒出的时候,我的心里直犯嘀咕:作为中介机构的担保公司到底会有多大的魅力如此让人迷恋?又会有多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让人趋之若鹜?然而,当“担保理财”的广告遍布街头巷尾的时候,我才发现担保公司的业务绝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不到两年时间,当地担保公司从区区10多家迅速扩大到100多家,足以说明这一行业的吸引力不亚于前几年的房地产。

  果然,银行的一些客户开始把资金陆续转移到担保公司。笔者公司的对面就成立了一家看上去很牛的担保公司,名字也颇有吸引力:中银担保。一般人都误以为这家担保公司与某家大银行有裙带关系,即便是不少银行的员工也这样认为。银行的营业网点不时会出现担保公司的人员以客户身份“潜伏”在大厅,一有时机便会“策反”客户。而银行这边也不时有客户拿“担保理财的回报有多高”说事,尽管银行员工反复提醒他们“高息揽储不受国家法律保护”,但还是有人抵挡不住高利息的诱惑。一向小心谨慎且精打细算的表叔也没有例外,他从不相信我给他讲的基金、保险和银行理财产品,却把一大半的积蓄交给一家担保公司,担保公司每月按时返还给表叔的利息已经超过了他在工厂上班时的工资,使得表叔津津乐道又令周围的亲戚朋友羡慕不已。

  与温州、鄂尔多斯等发达地区的直接借贷、地下钱庄、典当行多种形式并存稍有不同的是,河南的民间借贷主要通过担保公司融资,这也是由其经济特点和所处时代决定的。因为河南地区的经济仍处于发展中的“第三世界”,金融本来就不够发达,近年来刚刚繁荣的民营经济似乎生不逢时遭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又陷入国内持续的货币紧缩。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地方政府鼓励或默许投资担保公司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中”的大省河南“有钱人”并不多,担保公司盯上的还是众多普通居民手里的“闲钱”。

  急着寻找出口的巨量民间资金与苦苦盼望资金的中小企业一起催生了担保公司的突然繁荣。全国到底有多少家担保公司?目前没有一个准确数字。在河南省,经过官方审批在册的担保公司就有1640多家,而在2007年底全省只有100多家。

  来担保公司做理财投资的客户资金量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其中包括不少投资无门的工薪阶层。既然民间借贷与高利贷是对孪生兄弟,那么以民间借贷为主体的担保行业必然与高利贷结下不解之缘。

  在笔者家乡,尽管已经进入寒冬,但担保公司的宣传热度依旧。“月息1.5%,年息18%,每月底返还一次利息……”。在居民小区附近的路边,一位担保公司的“客户经理”边向我介绍边散发传单和名片。而间隔不到10米的另一个摊位,横幅上打着“月息1.7%,年息2 0 %”的宣传语。不过,与几个月前相比,担保公司门口明显冷清了许多。担保公司接二连三的资金链断裂传言还是让人们对自己资金的安全心有余悸。

  杂牌军混战担保市场

  担保业正处于多方混战时期,并且“杂牌军”以其规模庞大压制了“正规军”。这类担保公司成立之初就把目光定位在了借贷业务,是纯粹的资金掮客。在一般人眼里,担保公司就是提供担保或咨询的中介机构,从法律上也应该是这样。按照其业务性质不同分为融资性担保和非融资性担保。融资担保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有: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等融资性担保业务;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只能经营诉讼保全、履约担保、合同担保等业务,当然也可提供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

  根据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委2010年3月联合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仅从经营范围来看,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业务的“技术含量”更高,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含金量”更高,更能解决企业或个人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因此,目前遍布各地的投资担保公司绝大多数为后者,但性质多为民间性质。

  按照相关法规要求,无论是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还是融资性担保公司,都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活动,也不得受托发放贷款和受托投资。正规的信贷担保业务流程是:担保公司只负责为借贷双方牵线搭桥,至于贷款的期限、利率等,只能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也就是说,担保公司除了自有资金,是不能替客户“管钱”的;同时还要负责对融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对资金运作进行风险监控,并承担融资方违约的连带责任。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目前多数的担保公司都是打着“投资理财”的旗号直接吸收存款,然后再贷给另一方,实质就是非法集资。所谓“小企业融资专家”基本只是停留在广告牌上的口号而已。目前有房地产企业背景的担保公司不在少数,房地产公司可以把担保公司吸收到的资金直接用于地产开发项目。根据笔者调查,即便是“正规”的担保公司,其推荐的项目也大多与房地产相关。这也难怪,因为除了房地产、矿产资源等少数行业,年收益能够达到30%的项目几乎没有。

  中国担保市场未来之路

  每个月结一次利息,显得非常有诚信,但是挖东墙补西墙也是一些民间担保公司的一贯做法,一旦资金链断裂,最多只能以担保公司的现有资产偿还,因为他们是有限责任公司。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目前大多数的担保公司并没有与任何银行发生过一笔业务往来,尽管挂着担保公司的牌子,实际上干地下钱庄的生意。“靠拿担保中介费根本养不了这么多人,也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此几乎所有的民营担保公司都是违规操作。”笔者熟悉的一位业内人士透漏。

  按照规定,成立担保公司必须有充足的资本金,不过每个地方的门槛并不一样。比如在河南注册担保公司的条件是:注册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资本金充足率达80%以上、近一年与银行开展的融资性担保业务资金规模在1亿元以上。门槛不可谓不高,但实际上只有少数正规的担保公司能达到这一标准。大多数担保公司自有对付的手段:多家公司通过联合蒙混过关,合伙凑够一家的注册资金,待这家验收完后再搬到另一家。在鄂尔多斯、神木等地,由于煤炭、稀土暴利的诱惑,不少担保公司“空手套白狼”,从别处借到钱后再包装注册一家担保公司,吸收散户资金后再去投资项目,既没有担保业务也没有担保能力,做高利贷是它们的唯一初衷。难怪有人说开一个担保公司比开饭馆还容易!

  多重抵押担保则是另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表面上看,借款人必须以固定房产作抵押,但关键问题是:借款人对这个房产(土地)是否有100%的处置权?对债权人的权益能有多大的保全功能?将一栋房子抵押给多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假如对方真的违约,几十个人分一套房子的结果可想而知。在河南各地,不断有担保公司大门被围或老板跑路的事件发生。事实上,面对担保业的无序状态,新一轮担保业整顿从2011年初就开始了,但至今也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用监管部门的一句话是:无从下口,左右为难。不刹车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栽倒在担保公司的车轮下;刹车过急,有可能出现更大的连锁反应。最早经过工信厅核准的1600多家担保公司都有许可证,突然失去经营资格,极易引发市场上恐慌性的挤兑风潮。

  所以,不合格的仍在营业,违规的还在违规。如何从源头上规范这个行业,达到“堵”与“疏”的平衡,是摆在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而投资者也务必擦亮眼睛,不能被所谓“零风险、高收益”或真假难辨的财富故事蒙蔽。

个人简介
中国建设银行河南新乡分行财富管理中心中级(客户)经理
每日关注 更多
王浩民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