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股2012下半年运行并不必那么悲观

傅子恒 原创 | 2012-07-19 18:16 | 收藏 | 投票

  A股年中阶段的下跌引发对股市行情判断的分歧。市场进入年度“下半场”之后“跌跌不休”,令多数机构由此前的过度乐观转入过度悲观,来自宏观经济层面的信息似乎对这种悲观情绪提供着“基本面”提供着注脚,这一因素成为短期市场持续弱势下探的根本原因。但展望下半年以及明年年初的股市所依托的内外部宏、微观形势,我们却认为A股市场的运行并没有普遍预期的那样过度悲观。

  

  市场的短波下行缘于多因素共震促动

  

  A股近阶段的下跌行情缘于多个因素共同促动。首先是宏观基本面的信息偏于负面,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国民经济运行指标,上半年GDP增速破8,令市场高度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见底。本周初,各大媒体发布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四川调研时关于前经济形势的讲话。温总理指出,我国经济增速仍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稳增长政策措施正在见到成效,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还没有形成稳定回升态势,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宏观经济形势低迷,GDP增速尤其是CPI同比重回2%附近,预示经济增速已处于底部区域,但对“困难可能将持续一段时间”的判断,则预示持续的复苏还需要等待时日。

  

  在上市公司层面,7月份是中报业绩开始与陆续披露的时间,一些公司业绩预告远逊预期,成为影响市场向下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苏宁电器上周五晚间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修正后的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将下降20%-30%,盈利约为17.32亿元-19.80亿元,去年同期公司盈利24.74亿元;而在此前一季报中,公司预计上半年业绩变动幅度在-10%-5%之间。从统计数据来看,截至周一,两市发布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695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占发布信息公司的比例为56%,业绩预警的上市公司中,有182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将为亏损,预喜比重高过预警公司比重,但在疲弱的市场通常对利多麻木而对利空敏感,当消息面一旦与预期有差距时,股价多以下跌作为回应;而受业绩预期以及担忧中报“地雷”负面情绪影响,中小板与创业板回落幅度更超过主板市场,成为短线市场做空的震源。

  

  短期资金面紧张成为加剧股市下行的另一个增量因素。从资金面来看,央行公开市场数据显示,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的货币净投放量为-400亿元,相对于前两个交易周的2250亿元与1970亿元,呈现出猛烈收缩的局面。而与此同时,新股发行与上市节奏不见放缓,根据相关统计,证监会公布的IPO在审企业名单显示,从7月6日到7月12日,证监会新受理了39家企业的IPO申请,截至7月12日证监会在审企业数量为747家,其中主板(含中小板)为432家、创业板为315家。资金面与市场筹码短期对比明显失衡,增加了股指的下行压力。

  

  中期运行:经济复苏将主导市场走向

  中期来看,A股市场运行日益反映出宏观经济运行,“晴雨表”功能决定了寻找股市运行脉络需着重观察宏观经济运行趋势,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已处于波谷区域,虽难言已经“探明底部”,但至少已为期不远。首先从库存波动形成的“基钦周期”来看,2002年以来的10年时间里该项指标经历了三个波峰与波谷周期,以库存波谷出现的绝对低点计算,前两个周期的长度分别为48个月、39个月。2009年8月见到第3个绝对低点,如果以该时间作为新周期的起点,则至2012年8月,时间跨度刚好为36个月。出于短期内外因素扰动以及政策作用产生效果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准确预测绝对低点出现的具体月度,但如果认定这一周期规律依旧起作用,则可以判断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筑底”途中,时间上离底部已为时不晚。

  而经济下行收缩与政策反周期操作相向而行。除CPI“破8”之外,消费与生产者物价波动指数CPI与PPI指标增幅持续回落,6月CPI回落至2%附近,7月该数据很可能回落至2%之内,PPI同比增幅已连续几个月出现负值,另一反映生产者信心的指标PMI数据一直在50附近,境外机构相关指数(如汇丰中国PMI)已是连续多月低于50,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消费与生产活动均处于收缩状态之中。

  在政策调控层面,反周期相机行动已持续半年近期有所加码,央行年初调降存款存备金率结束了两年多的货币政策扩张周期,6月份央行更是一个月内两次减息,各项稳增长的财政与产业政策调整也自年初开始启动。

  从长周期来看,由于投资与外需扩张幅度不可避免地终将下降以及经济体量日益庞大,中国经济未来5-10年的增速将由“超高”阶段步入“次高”阶段,但由自身诸多因素所决定(如城镇化远未完成、地域发展不均衡提供的递度发展空间、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促动的消费贡献增长,以及国际竞争中依然具有的比较优势等),都决定了我国经济中长期而言仍将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水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这一禀赋特征,根本区别于美、欧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由经济禀赋决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将为政策“稳增长”操作继续提供空间,这是对我国经济总量的判断。所以长期而言,我们应该对中国经济增长仍当抱有基本的信心,而告别经济“粗放”增长方式所要求的“促转型”的政策决策,则将对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证券市场投资提供“结构性”机会。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政策转向“稳增长”的调控最终将使得中国经济摆脱收缩局面而重新转入增长均衡,当然,经济重趋均衡是政策促动与周期规律交叠作用的结果,虽然复苏时间可能稍晚而仍需等待,但既往经验显示,股市见底一般会因预期改变原因而早于宏观经济见底,则可判断当前市场波段运行正在先于宏观经济构筑中期底部,因此即便宏观经济见底延迟几个月,则2012下半年年内,A股也有很大的率先启动的概率。

  

  股市回暖:政策加持是重要推动契机
  

  相对于经济高涨时期需要政策反向操作进行“及时削峰”,经济下行收缩之时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上行”进行及时“填谷”,在经济市场极度疲弱之时,政策面就成了影响乃至决定经济回暖的重要推力,也将是股市能否企稳转强的最关键推力。当前来看,能够对股市产生直接正面促动效应的政策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从经济增速下滑与CPI快速回落的趋势来看,货币政策放松趋势是明确的,由于6月份央行两次下调了存、贷款利率,我们预计7月可能再有一次调降存准的动作,结构减税与促转型政策的脉动,将或通过政策组合拳,或由时间酝酿,与宏观经济回升预期一道产生作用,最终有望促动股市回暖。二是IPO暂停或者放缓,对于这一问题,市场近期的讨论开始升温,虽然停发新股并不必然实质改善市场“基本面”环境,但无论从市场稳定还是从再融资与股市健康发展角度来看,停发新股还是能够改善市场运行环境的,这就犹如渔场设定的休渔期,一定时期内的供给与需求改变能够休养生息、有利于市场平稳与均衡,这一类比尽管不一定十分确切,但的确可能带来许多启示。而综合来看,关于新股发行,管理层以及市场各方当前关注目光主要聚焦于发行制度的改革层面,这体现出了市场的理性与进步。

  下半年影响A股市场运行的因素还有境外因素,但总体而言,美欧发达经济体因自身矛盾与政治博弈等原因尽管一直存在不确定性,具体到下半年,这一“不确定性”之中也有一定的“确定性”,主要是美国经济目前弱复苏趋势在延续,奥巴马面临连任竞选的压力决定了“稳中求进”的政策选择将是“大概率事件”,这种稳定当然也包括通胀源头的国际原油价格的稳定。欧洲形势相对更加复杂一些,但一系列的分析显示,由于欧盟各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承担欧元解体带来的严重负面冲击,决定了欧盟成员国在政治博弈中选择“合作”的前景成为理性的“大概率事件”。美欧经济与政治形势可以为A       股营造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换言之,外部影响既便有不确定性冲击,也将不会高过此前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之时。

    (本文成文于7月17日)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会计师。目前从事证券研究工作,关注领域为证券投资、宏观经济与公共政策。著有《改革中国:风险、挑战与对策》、《经济能见度:财政政策与收入初次分配》、《证券分析师眼中的财务指标》、《股权分置…
每日关注 更多
傅子恒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