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制度改革是IPO重启的前提

皮海洲 原创 | 2013-01-29 06:5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近日,IPO重启的谣传一度袭击股市,造成1月24日的股市出现大幅震荡走势。虽然随后有证监会的“火速辟谣”让股市重归平静,但IPO重启谣传所引发的IPO重启话题却是市场必须正视的。

  其实,IPO的重启是无法回避的,毕竟融资功能是中国股市最主要的功能。中国股市不可能长期回避IPO,IPO重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如果中国股市闻IPO而色变的话,那么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所以,尽管有消息称证监会对IPO重启的谣传进行了“火速辟谣”,但这种辟谣只能是带给股市短期的安宁而已。

  实际上,所谓证监会的“火速辟谣”还是给市场留下了某些谜团的。一来,证监会从未正式叫停IPO,始终表示股市下跌与新股发行无关,这又何来IPO重启呢?又如何为IPO重启一说辟谣呢?二来,“火速辟谣”的消息并非出自于证监会的官方消息,“三大证券报”均未报道“火速辟谣”的消息,辟谣的真实性如何,有待于时间来验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火速辟谣”所透露出的IPO重启信息,让人模糊,甚至有误导市场的嫌疑。有关媒体的报道称,证监会IPO财务大检查将持续到3月底,在之前都不会进行新的审批过会。媒体因此认为,在3月底之前IPO不会重启。据此,投资者不难得出结论,IPO财务大检查期间是不能重启IPO的。换一句话来说,IPO重启以IPO财务大检查结束为前提。

  这里明显存在这样两个错误之处。一是IPO财务大检查并非只是持续到3月底,而是5月底。根据证监会1月8日召开的“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安排,这次IPO企业财务检查的时间为5个月。其中,1月至3月为自查阶段;4月至5月为复核阶段。如果IPO大检查期间不安排新股发行的话,那么,IPO暂停的时间应该一直到5月底,而不是3月底。二是有关媒体的报道称,3月底之前不会进行新的审批过会。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已过会待发行的公司还有90余家,那么这90余家公司是不是可以启动发行了呢?

  可见,所谓的证监会“火速辟谣”,其中存在很多的漏洞。实际上就IPO的重启来说,其前提条件不应是IPO财务大检查结束,而是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毕竟就目前的IPO财务大检查来说,并不妨碍新股发行的重启,更何况在证监会的眼里,新股发行的通道本来就是畅通的,并没有关停。毕竟目前已过会公司有90余家,按照“好人举手”的方式从中挑选一批公司突击检查,然后安排上市,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IPO财务大检查与IPO重启完全可以同时进行,二者并不存在矛盾。管理层只要敢于加大对IPO造假上市公司的查处力度,发行人财务造假的问题就会得到抑制,有没有IPO财务大检查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

  其实,就目前的情况而论,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才是IPO重启的前提条件。因为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不仅容易导致“三高”发行,而且也为中国股市造就了大量的大小非问题。通过新股发行不仅让上市公司大量圈钱,同时也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高管等原始股东一夜暴富。这也成了大批企业上市的动力所在,并造就IPO“堰塞湖”在中国股市的出现。因此,要重启IPO,就必须解决新股发行制度所存在的这些重大问题。如果这些关键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重启IPO,那么新股发行仍然只是中国股市问题的制造机器,这显然是不利于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这样的新股发行也不可能持续下去。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