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理由证明股市不该救

郭施亮 原创 | 2013-06-18 06:51 | 收藏 | 投票

 四大理由证明股市不该救

  617日晚间,工、农、中、建四大行均发布汇金增持的消息。从汇金具体的增持数量分析,工行增持1932万股、农行增持4293.49万股、建行增持2449万股以及中行增持1847万股。

  汇金公司作为国家授权的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代表,其增持的信号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对股市的态度。因此,汇金的增持更大程度被看作是股市的利好。回顾前几次汇金增持的情况,均对市场产生不同程度的利好作用。那么,对于本轮汇金的增持,对市场会否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呢?中国股市究竟该不该救?

  回顾近期的股市走势,基本呈现出快速下行的格局。虽说今年五月份出现了5.63%的月度涨幅,但是自进入六月份以来,A股的表现却让市场大跌眼镜。截至617日,本月股市累计跌幅达到6.28%,成为去年六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值得一提的是,虽说自本月初以来仅有八个交易日,但是期间下跌的交易天数多达七个,上涨天数仅为一天。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六月股市的表现如此差劲呢?笔者郭施亮分析认为,首先是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环境不佳。以国外市场为例,自六月份以来,国外主要股市同样遭受较大的打击。有消息指出,在随后的重要会议上,美国或将宣布退出QE政策。若持续多时的量化宽松政策确立退出,无疑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再以国内市场为例,随着近期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稿正式颁布,市场猜测IPO重启的时间点也将会加速前移。另外,从具体的改革意见稿中,我们发现不少内容属于换汤不换药,新股发行的实质性问题基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撼动,或者说仅仅属于空谈。因此,这一猜想又被空头无情地扩散。再者是市场资金面的压力。从近期的隔夜利率来看,基本呈现出大幅震荡的走势。其中,上周的隔夜利率更是出现罕见性的暴涨走势,市场资金面的紧张状态凸显。另外,从近期公布的五月份外汇占款数据获知,最新的外汇占款出现了大幅度减少的局面,缩减数值高达八成。由此推测,资本外流迹象明显。需要提醒的是,从近期发布的全球资金的统计数据来看,近期热钱迅速撤离新兴资本市场,此举也是导致全球股市,特别是亚洲股市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然而,面对股市迅速的下移,汇金的举动似乎给了市场一丝的激情。尤其是近期市场出现了单边下跌的行情,普遍市场人士认为汇金增持是股市反弹的信号。经历了多年的熊市洗礼,一般老股民也熟悉中国股市的脾气。在单边下行的行情中,一味的救市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

  回顾2002624日,当时管理层出台了国有股停止减持的消息,股市出现了接近涨停的疯狂走势。然而,反弹持续时间不足三个交易日,股市就开始滞涨,随后的股市重返漫漫熊途。再以2008919日为例,针对当时股市出现了单边暴跌的走势,管理层颁布了三大利好性消息。其中包括印花税卖出方单边征收、汇金增持股票和鼓励国企大股东回顾股票。此消息一出,股市出现了9.45%的暴涨行情。可是,反弹行情持续时间不足一周,股市就重返慢熊行情。可见,在下跌行情中,任何的救市措施仅仅起到延迟见底的作用,对股市趋势性的走势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是不该救市的第一个理由。

  从近期公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稿内容分析,新股发行将会以市场化的形式发展,将逐步摆脱审核制的束缚。可见,让市场来主导发行,减少行政性干预成为股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股市的涨跌,其实同属一个道理。既然管理层放胆让市场来主导,面对股市的下跌又何必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呢?当然,这样的市场化取向必须具备一个大前提,即中国股市必须摆脱行政性的色彩。由于长期的寻租行为存在,利益输送现象已然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方面管理层鼓励着股市以市场化的趋势发展,另一方面却无法摆脱权力干预的现象,这样必将导致股市的畸形发展。由此可见,中国股市已经腐烂,救市就像为垂死的病人输液罢了,起不到任何的实际作用,这是不该救市的第二个理由。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一般早于经济三至六个月出现探底回升的走势。作为新兴资本市场的中国股市,虽说股市与经济的相互影响力远远弱于成熟的资本市场,但是两者之间的影响效应还是不容忽视的。市场总是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涨多必跌,跌多必涨。然而,当市场的累计跌幅过大时,其积聚的反弹动能也就越强,甚至可能会出现趋势性逆转的走势。对于当前的股市,虽说累计跌幅不会太大,但是从近几年的整体表现来看,股市的下跌已然成为了常态。而当股市呈现出单边加速下行的态势时,救市性措施的效果却被大幅度削弱。因此,在股市加速下行的阶段,最好的措施就是让市场实现自我调节,完成最后的下跌走势,这是不该救市的第三个理由。

  救市一词经过了长期的演变,已然开始变味。有投资者认为,救市其实就是释放利好,刺激股市上涨。的确,这种解释是行得通的。不过,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救市其实是让市场回归理性。因此,出台具体的救市性措施就考验着管理层的水平了。回顾过去的十年,国有股减持、汇金增持、IPO暂停发行等等消息均属于主观性很强的救市性措施。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以及其它的制度性红利就显示出较大的实际性效果。且不谈政策的长期负面性影响,就以当时的股市而言,能够对股市起到扭转性的效果才是有效的救市行为。当然,救市并非一两句口号就能够成事,也必须经历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因此,在长期下跌的行情中,单纯的救市行为,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效果,而这种救市措施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这也是不该救市的第四个理由。

  中国股市究竟该不该救?笔者郭施亮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单纯的救市措施根本无法扭转股市的运行趋势,而这样的救市行为仅仅起到延迟股市见底的作用。因此,当前管理层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其一是不救市、不压市,让市场实现自我调节;其二是救市,但是需要实际性的救市措施。任何只谈表面,不涉及根本问题的救市方案均是空谈!

  

个人简介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施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