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DA:我会回头收拾你

谭聪 原创 | 2013-08-29 17:13 | 收藏 | 投票
 
KODA:我会回头收拾你
Roger
2013/8/29
 
国内专业投资市场认为,KODA(又称AccumulatorKODAAccumulator),能够成为冷酷的富豪杀手( Ikillyoulater),主要取决于这个产品设计本身的特性,而金融监管的滞后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识别期权产品的诡异特性,又有多少人觉察到资历深厚的银行“出招”正是以政府“严格的监管”作为盾牌?
 
□ 累计期权KODA
KODA其实是一种与股票挂钩的期权产品,它设有取消价及行使价,在一年的期限内以低于现时股价的水平为客户提供股票。KODA有四个特性:
1、买入股票的行使价往往比现价低10-20%;
2、当股价升过现价3-5%时,合约自行取消;
3、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双倍吸纳股票;
4、合约期一般为一年,投资者只要有合约金额40%的现金或股票抵押即可购买,因此这一产品往往带有很高的杠杆性。
举例来说,假设中国移动的股票价格现为100港元,如果一份Accumulator合约规定10%的折让行使价,5%的合约终止价,两倍杠杆,一年有效期,在中国移动100港元的股价时,投资人可以在其一年期限内,以九折优惠即90港元的行使价每月买入中国移动的股份。如果中国移动的股价涨到了105港元,这份合约就自动终止了。但是如果中国移动的股价跌破了90港元,投资者必须以90港元的价格每天买双份的中国移动股份,直到一年合约期满。
这是一种“上有封顶,下不封底”的投资产品,入场费最低为100万美元。
投资者称Accumulator(KODA)为“我会回头收拾你”(I’ll kill you latter).
 
□ 从业诱惑
投行是尽量的想兜售这种复杂的衍生产品,投行有很大的激励机制,尤其投行的衍生产品业务员,业务员的奖金和银行的利润挂钩,在复杂衍生产品上投行赚的越多,这些业务员的奖金也拿的越多.
谢国忠说:“比如说你有一千万美金,我让你买一亿美金面值的Accumulator,我的投行那边的收入的话是5%,那就是500万美金,我个人收入一般是500万美金的30%,那就是150万美金。”
2007年分奖金,几千万美金奖金的人有不少,那几百万美金的更是多如牛毛,所以出现了就是那个排队买法拉利的概念,所以到了07年的时候,法拉利排队有两年以上了,所以2009年虽说经济那么箫条,那些人口袋里钱还在,所以法拉利排队还是这两年。
如此高的利益驱动,使得这些投资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员工将复杂金融衍生品的规模越做越大。2007年美国的GDP总量是13万亿美元,但是华尔街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就达到了60万亿美元,是实体经济的4倍多。与金融衍生产品同步急剧增长的是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员的奖金和分红,2007年华尔街仅高管层的奖金总额就高达400亿美元。但盛宴的狂欢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正是因为这种贪婪和疯狂导致了2008年年底的华尔街风暴
 
 
□ 投资诱惑
经济萧条之下,富豪的投资选择往往更贫乏。但是,牛市中更“丰富”的投资选择有KODA。牛市中,这种投资可以令投资人平价买到看涨的股份,尝到甜头的富豪往往加大筹码。
一般由私人银行出售KODA给高端客户。在2007年前三季度港股大升时,香港的私人银行或投资银行曾大力推广给投资者。
对富豪们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幸事。但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熊市的到来使得KODA积聚的风险急剧放大。仅在2007年,整个香港金融市场成交的累积期权合约总值就在1000亿美元以上,涉及到包括星展银行、渣打银行、荷兰银行、汇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产品积聚的风险随着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暴跌,急剧放大,把投资者的财富席卷一空。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金泉介绍,目前因KODA投资亏损在该所登记委托的客户已经有十几个,这些人大多是房地产、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企业家。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明也表示,他有数十位企业家学生买了KODA产品,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民营企业家。香港保障投资者协会会长吕志华则认为,这些内地受害者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可能是有很多还没有暴露出来,而且有一些受害者可能不想被人知道。碧桂园在年报中曝出投资金融衍生品出现巨亏12亿人民币,曾当选中国女首富的杨惠妍其身价也因此而大幅缩水。商界奇人,前67岁的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购买一种澳元的外汇累计认购期权,中信泰富在这种金融衍生品上的巨亏超过150亿港元,而且根据杠杆合约,这些损失还在继续扩大。更近一段时间,国资委下文约束央企投资金融衍生品,有多少央企参与了其中?又出现了多大亏损,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 风险与判别
 
1. 银行成了对手就是赌局
投资银行向投资者推销累计期权合约KODA,又作为投资者的KODA利益对手时,就等于跟投资者对赌,可以想象这份合约一定是向银行倾斜。合约条款越复杂,银行玩的对手戏就越诡异。如果投资人不懂合约上的英文,就越要意识到投资风险很大,这可能是一场由“庄家”(投资银行)设定的“赌局”。
不少内地投资者陆续求助于律师事务所,内容都是关于外资银行在向内地投资者推销金融衍生产品时涉嫌欺诈。但是,当游戏规则明了,你已经进入“玩局”,并使出了招数,开始占了便宜时,你如何能够指控对方欺诈?只能说,你看不懂纸上的英文,你把信任交给了银行方面的独立私人经纪,是经纪人在诈骗,与银行无关。
 
2. 数字游戏就是赌局
如果投资人觉得期权产品里的数学很复杂,无法弄清前因后果时,特别是像六合彩那般令人摸不着前因后果时,那就是赌局。
KODA10%折让行使价,5%合约终止价,两倍杠杆,一年有效期这样的条件下,假定一旦股价以5%的幅度跌破10%折让行使价,那么按规定投资者要按折让行使价购进原来双倍的股票。如果股价再次下跌,投资者就又要按照折让行使价购入原来4倍的股票。那么翻本几乎无望,除非合约一年内股票平均价能处于折让行使价的水平或以上。否则,没有底线的亏损一年内足以几何级数快速放大。不少大投资者认为玩得起KODA,通过多次合约取得10%折让行使价,认为即使以此折戟也能把损失挽回,结果正中KODA的下怀,如果股价跌多于升的话,或者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操纵股市的话。
KODA合约的杀伤力还来自于捆绑在一起的银行贷款合约。投资者通过一系列合同对银行进行授权后,银行不必事前征得客户的同意,就可以在客户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限额内的贷款购买股票,从而保证客户继续履行KODA的约定。不由得你不玩。
 
3. 投资心理
投资者会把10%折让行使价,5%合约终止价和两倍杠杆的陷阱条件想象成是银行的防御性条件。那是说,赢面会较大,所以设定盈利的上限;反之,下不封底是因为输的几率较少。实际上是银行为自己设定了止蚀上限,而没有为投资者设定止蚀限制。
 
4. 把投资者推到灰色地带
例如,荷兰银行私人银行称自己“有严格的标准,规管其销售过程和客户适宜的评估,以确认客户是否适合我们向他们所推荐的产品。这些标准符合内部政策和监管法规的要求。”但是,它判别投资人的专业水平是根据资产额,而不是投资的专业水平。
人们纷纷质疑以资产数额界定“专业投资者”的合理性。香港保障投资者协会会长吕志华就认为,不少投资者是经营实业的厂商、贸易商以及医生、工程师等专业人士,他们虽然拥有较多的资产,但大多并无特别的投资知识,以资产数额界定专业与否并不合理。因此,他建议香港证监会取消“专业投资者”的界定,并希望将KODA等杠杆金融产品都纳入监管范围。但是,此项动议至今未得到采纳。
吕志华是上市公司确思医药的主席。此前曾任香港时富证券分析师,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便已经是香港各大报章中的股坛名嘴之一。2008年他自己也栽在KODA上了,损失数千万港元,成为他本人最失败的投资案例。
 香港证监会和金管局认为“他们一再强调香港是自由经济,过多监管会让外资对香港望而却步。虽然有人认为累计期权KODA合约对投资者不公平,但是香港证监会无意加强对累计股票期权的销售限制。
香港金管局没有“专业投资水平”这个法律条文。因此,尽管投资者对“专业水平”的界定提出质疑,荷兰银行也能够强调,法律并未禁止或限制其向一般投资者销售KODA产品。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言人称:“金管局不会就个别投诉做出评论。”并称:“金管局是注册机构的‘前线监管机构’。如有认可机构申请成为注册机构,金管局会就该认可机构是否经营其寻求注册的受规管活动的适当人选向证监会提供意见。获注册后,注册机构受金管局监管,并须遵守证监会及金管局发出的有关监管规定。”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韦奕礼在2008年7月表示,银行或金融机构“只要向投资者作出充分的预先披露,以及设立有效的职能分隔制度,将前线业务部与投资银行部分开”,就不会引起利益冲突。这表明,不管KODA的业务经纪如何从事不合法销售,只要把他们从职称和职权关系上跟政府和KODA发行银行分开,就万事大吉。
 
5. 经纪人的话要反过来听
在听取这类业务销售员的诱惑时,最好把她/他们的话反过来听一遍。
打折买股票,同样是10块钱的股票在香港只需要8块5,你说要不要买?”- 这里她可能已经每股侵吞了0.5块钱。
短期如果股票升值超过5%则直接卖股票占优势,在该情况下可以很快结束合同,进行下一轮合同 ,可以更充分利用资金,多次获利” – 5%是银行止蚀上限,不由得我不结束;那如果亏了呢?
“打折购买合同相当于在股价下跌情况下提供保险” – 别以为多开几个账号拿更多折扣可占便宜;KODA的股价下限一定低很多,我在二级市场,金融机构在一级市场,这就是股价下跌的风险。
“打折扣购买合同可以延缓付款,现金可以增加,至少有存款利息,资金充分利用”- 实质上在投资者大幅亏损造成账户资金不足时,银行在不用通知投资者的情况下输入资金加大其负债,使一年内清偿债务额飙升。
 
6. 参照类似经验
如果投资者不只是听KODA经纪人一面之词,而是多方了解,可能会谨慎很多。
炒孖展(炒Margin)。又称保证金交易,跟KODA相似,但保证金比KODA低得多。当时经纪人就是这样诱导投资者的:
 
杠杆式交易实际上是交易商为投资者提供了放大若干倍的融资额度,供投资者运作,投资者只需要投入少量保证金,即可操控数十甚至数百倍的资金量进行运作,获利的速度也是数十上百倍的提升。如果我们把实盘交易比喻是步行的话,杠杆式交易就相当于坐飞机!她是让您的投资最快到达目标回报的最佳途径!”
“当然风险比实盘交易大,但是除非你不做生意,否则,任何投资,无论是房产、股票、开公司或者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有人开酒楼红红火火,也有很多酒楼倒闭常换老板的。都有可能导致投资全部损失。”
“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在于资产管理人的运作水平(即他们经纪人自己)。初学的投资者必须由专业的投资服务团队帮助指引才好入市。就等于您坐飞机必须找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驾驶才比较安全,如果哪位老板自己初学还要亲自开飞机的话,那么愿主保佑他。”
“要去美国应该选择坐飞机,当然坐飞机也有风险,如果您害怕,那您可以选择步行,别人总会更快实现财富目标。”
 
我的一位亲戚,一般打工一族,当时90年代末月收入HK$5万左右。他老婆是保险经纪,她冒签他的名从他的银行账号取钱炒孖展,结果输了HK$300万,几乎离婚。约法三章不再炒,后来死不改悔,又偷偷去炒,又亏了好多钱,结果真的离婚了。妻离子散。
 
由于累计期权KODA带有赌博性质,在美国被禁止销售。
 
Roger C Tan TanRoger 谭聪 Roger Tan Roger Cong Tan
个人简介
曾在数家跨国公司担任公司内部战略顾问;总经理;经营分析等职务。曾在北美、欧洲、中东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从事战略规划、市场开拓,收购,上市和内部管理等业务。行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房地产,高速公路和桥梁设备和工程。…
每日关注 更多
谭聪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