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密集发行 股市不堪承受之重

曹中铭 原创 | 2014-01-08 08:3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2013年年末,IPO重启正式开闸。继12月30日纽威阀门、楚天科技等五家企业成为首批获得批文的公司之后,12月31日陕西煤业、炬华科技等六家公司又成为“幸运儿”。新年伊始,证监会核准新股发行的批文如雪片般飞来,让市场目不暇接。

        自2012年11月2日浙江世宝上市之后,新股发行即处于暂停态势。尽管去年6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征求意见稿,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直到近5个月后才正式公布,一方面凸显出IPO改革本身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凸显出监管部门对于新股发行制度的重视程度。

        显然,新股IPO第八次“被暂停”更多的是市场倒逼的结果。自2009年之后,A股市场即步入漫漫熊途。期间,A股遭遇了股指10年“零”涨幅的尴尬,也上演了连续4年“熊霸全球”的惨剧。并且,具有“风向标”之称的上证指数去年6月25日还创出1849点的近年低点,与2009年3478点的高点相比几近“腰斩”。股市下跌如此惨烈的背后,是广大投资者对股市信心的彻底丧失,更是其财富遭遇巨额缩水的真实写照。

        大小非疯狂套现、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以及新股IPO成为压在A股市场头上的“三座大山”。特别是此前的几轮IPO改革,由于措施不力,发行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导致新股“三高”发行成为市场一大“常态”。发行人的包装粉饰,中介机构的大肆吹捧,以及询价机构的乱报高价等,“吹”高了新股的发行价格,挫伤了投资者的入市信心,最终只能以牺牲新股发行作为代价。

        新股发行对市场影响几何?个人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新股发行是否会延续“三高”发行的格局。其二则是新股发行的数量与密度市场是否能够承受。从IPO新政的措施上看,由于启动了存量发行机制,“三高”发行中的超募现象基本上得到解决,但也正是由于存量发行机制的存在,使高价、高市盈率发行成为可能。即使如此,按照发行人的融资需求实施融资,至少会使市场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真正让市场担心的是新股发行数量与密度问题。事实上,前两批11家公司获得批文后,除了陕煤股份之外,其它过会公司便急不可耐地开始启动新股发行工作了。IPO重启之后,有发行人开始招股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么多的企业蜂拥而上。新股发行是如何的“猛烈”,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资料显示,从本周三开始,新股“圈钱”正式启航。短短三个交易日,就有8家新股发行,而下周则有高达18家新股发行。一周“八连发”的频率,在A股历史上是颇为罕见的;而下周的“十八连发”,不仅超越了2012年3月单周10只新股发行的纪录,更是将该纪录拔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然而,新股毫无节制的发行也在市场中引起了反应。受新股密集发行的影响,上周五沪指跳空低开低走,尾盘报跌1.24%。本周一股市“再接再厉”,继续跳空低开低走,尾盘再次大跌1.8%,跌幅5%以上的个股高达360只,投资者损失惨重。

        IPO新政实施后,即使新股发行实现“市场化”,但“市场化”背景下同样必须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与投资者的感受。毫无疑问,这两天股指大幅下跌,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已经对新股毫无节制的密集发行作出了回应。在去年11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实际情况看,恢复新股发行并不决定股市中长期走势,股市运行主要由当时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所决定。但就像此次一样,短期内对股市的影响却是存在的。关于这一点,监管部门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

        两个星期26只新股发行,使股市再回“圈钱”时代,为融资者服务的“圈钱市”本质亦再次凸显。不顾市场承受能力与投资者感受的新股发行,即是赤裸裸的“圈钱”行为。但即使是为了融资,又岂能不顾投资者的死活?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