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局长被查 股市反腐须深入

曹中铭 原创 | 2014-12-16 08:24 | 收藏 | 投票

     12月1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消息称,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李量涉嫌违法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也是近年来又一名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因违规被曝光,也说明股市反腐须进一步深入下去。

 
    李量的履历堪称辉煌,亦不乏亮点。诗人、博士、监管者,这多重身份集中在李量一个人身上,恐怕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高度”。然而,在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的“宝座”上,李量因为违法违纪,实现了人生的另一次“涅槃”。
 
    根据媒体的报道,从2009年开始,直到2012年4月轮岗,李量一直负责创业板发行审核工作。其曾审核或直接组织审核1000家以上A股主板、创业板和H股上市公司的IPO申请。李量违法违纪是否事发于此阶段目前还不清楚,不过,由于手握众多企业上市的生死大权,证监会发行审核部门此前并非没有“落马”者。
 
    在证监系统众多“落马大佬”中,发生在当年曾任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的王小石身上的案件在市场上的影响颇大。王小石因为出卖发审委员名单,以及在某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过程中参与公关、介绍受贿等方面的原因而获刑。王小石案发,也直接导致此后新股上会审核时,发审委委员名单“被公示”。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小石案”推动了监管部门的“信息披露”,也促进了市场的进步。
 
    其实,除了王小石,深交所监事长杨勇平、案发前担任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的鲁晓龙、长期任职于山西证监局的贾岷岫、曾任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副处长的钟志伟等,都是在身处要职时“翻船”,并最终也为之付出了代价。
 
    在A股市场上,一家企业如果能够成功上市,意味着背后的巨大利益。其不仅可以从市场中圈到巨额资金,全流通后,发起人所持股份还能以较高的估值套现。因此,这才导致众多企业对于上市趋之若鹜。即使是不符合条件,像绿大地、万福生科等也要自己“创造”条件混进资本市场。而实践也证明,绿大地的何学葵尽管付出了进“班房”的代价,但其所持股份实现了“证券化”,并且在转让股份后还从市场中窃取了超过数亿元的巨大利益。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证监会的发审部门手中的权力才成为众多企业与个人追逐的对象与目标,也由此不断滋生着腐败。
 
    从王小石到此次的李量,为数众多的证监系统的人员纷纷出事,应该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某些人员身居重要位置,把权力变成为自己反复牟利的工具,丧失了一位监管部门人员应尽的职责与道德底线。另一方面,恐怕也与监管部门内部的管理存在一定的联系。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就可能产生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规行为,作为监管部门,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李量因违法违纪,最终接受组织调查,这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而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李量之外,监管部门内部到底还有多少“王小石”,还有多少“李量”上演着真实版的“潜伏”?还有多少违法乱纪甚至是害人害己的违规者没有被曝光?
 
    李量接受组织调查,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都无形中给监管者敲响了一记警钟。在证券市场这个巨大的利益体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追逐利益的行为,监管如果稍有放松,就有可能成为别有用心者的可乘之机。作为监管部门,不仅其内部的监管需要强化,反腐工作同样需要进一步深化。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