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纵容传统银行的野蛮行为?

郭施亮 原创 | 2014-03-27 06:24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谁在纵容传统银行的野蛮行为?

 

  谈及传统银行,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两个字---垄断。

 

  的确,长期凭借垄断特权优势的传统银行,在国内特有的市场环境下,基本处于衣食无忧的状态。然而,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传统银行的优越生活却受到了很大的考验。如今,传统金融行业与以余额宝为主的互联网金融正展开激烈的竞赛,双方更是互不相让。不过,就近期而言,传统金融行业的反击似乎愈发强烈。随着央行一系列限制举措的传出,传统金融行业的竞争优势似乎更加明显。

 

  今年314日,央行发文叫停了二维码支付以及虚拟信用卡。随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全部下调快捷支付限额。其中,中行网上银行单笔支付为5万元,而快捷支付为单笔1万元,日累计1万元。更有部分银行,将快捷支付限额调整至单笔5000,每月50000元。另外,据媒体报道,工行关闭了四个快捷支付的接口,未来其他银行或将全面跟进,此举也是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一次全面反击。

 

  更为关键的是,近日,有消息传出央行将叫停货基提前支取不罚息的优惠。若此消息得以落实,则将会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构成很大的冲击。

 

  自去年613日以来,以余额宝为主的互联网金融确实出现了迅猛式的发展。以余额宝为例,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内,其用户数已经突破了8100万,累计规模已超越5000亿元。

 

  至于余额宝能够迅速壮大的主要原因,更多取决于监管的空缺以及技术、成本等因素。当然,针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余额宝凭借便捷的操作模式、很低的准入门槛以及较活期存款高出十几倍的利息而被广泛关注。

 

  从余额宝的投资标的分析,约有90%以上的投资份额属于银行的协议存款。在更多的时间内,以余额宝为主的互联网金融依靠庞大的资金量,提高了自身的议价能力,进而获取更高的银行协议存款利率。

 

  可以这样认为,余额宝的高利息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货币基金特有的“提前支取协议存款而不罚息”的权利。正如上文所述,如果央行叫停货基提前支取不罚息的优惠,必然会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生很大的影响。

 

  笔者郭施亮认为,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确实对实体经济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且实现了还富于民的目的。不过,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余额宝的迅猛发展也需要一个合理的监管体系。当然,过度的监管并不利于余额宝的健康成长。相反,还可能会毁掉中国金融改革的前程。

 

  至于近期传统银行的举动,其集体声讨余额宝,主要在于维护自身的利益。确实,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崛起正逐渐影响到传统银行的正常发展。而在其迅速成长的同时,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进一步倒逼传统银行的改革与转型。

 

  传统银行期望管理层出面救市,拟取消提前支取协议存款不罚息的规定来限制余额宝的发展,进而维护自身的利益。实际上,无论从传统银行限制转账金额、关闭快捷支付接口,还是从其力求管理层对相关政策的调整角度分析,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属于野蛮的行为,也揭露出传统银行不愿打破垄断特权的真实面目。

 

  当下,正属于利率市场化的加速阶段,而以余额宝为主的互联网金融确实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照国外成熟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基本存在一个特征,即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多数国家的存贷款利率经历了先升后稳、随后向市场均衡利率靠拢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存款利率的倒逼性上升,存贷款利差也实现不断缩减的趋势,进而深刻影响到传统银行的盈利水平。

 

  实际上,在上述的过程中,正是打破传统银行垄断特权的最佳时期,也是传统银行改革与转型的关键时点。遗憾的是,国内传统银行的垄断特权优势非常明显,而在与互联网金融激烈竞赛的进程中,传统银行的野蛮行为也正逐渐显现。一旦管理层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采取了过度的监管行为,则传统银行的垄断特权就难以打破,而国内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或将会出现扭曲。

 

  笔者认为,打破传统银行的垄断特权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而在传统银行改革与转型的进程中,管理层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对传统银行的过度呵护,或者对互联网金融的过度监管并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甚至会毁掉前面的努力。

 

个人简介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施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