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两融”诱发的高风险不容低估

曹中铭 原创 | 2014-04-23 07:5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因在两融业务上存在违规行为,深圳证监局日前责令中信证券(600030)整改。这也是继海通证券(600837)、国信证券、招商证券(600999)和安信证券之后,第五家因两融违规行为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券商。多家大牌券商相继因“两融”业务违规而受罚,也显露了当前市场的一个突出矛盾。
  
    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一种创新业务,自2010年3月融资融券业务开始试点,4年来“两融”业务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末融资融券余额仅127亿,而在去年1月18日“两融”余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之后,规模开始急速膨胀,到去年5月下旬即突破2000亿,10月达到3000亿,而截至今年4月11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攀升到了4004亿。从最初经过近两年时间达到千亿元规模,到此后只需几个月“两融”余额即可增加千亿,其发展堪称超常规。此外,参与“两融”试点的券商从最初的6家到如今的84家,标的股票从90只扩容到700只,也都为两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两融”业务迅猛发展相对应的,是券商从中获取了巨额收益。经纪、自营、投行是券商的三大传统业务,而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后,现已逐渐成为券商重要的收入来源,并且已成为券商新的三大营收支柱之一。统计数据证明,由于受到IPO几度暂停的影响,如今投行业务已被挤出券商营收“三甲”之列。2013年我国内地115家证券公司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592.41亿,同比增长23%;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收入达184.62亿元,与2012年的52.6亿元相比,增长超过250%。在营业收入占比上,2012年“两融”业务收入仅占券商全部营业收入的4.06%,2013年占比已提升至11.59%。由于这几年沪深股市持续低迷,“两融”业务在改变券商收入结构的同时,也在大大改变券商此前频频陷入靠“天”吃饭的窘状。
  
    “两融”业务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交易佣金与利息,由于收益高、风险低,在券商各部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且,“两融”业务作为市场上一个巨大的利益蛋糕,各券商欲抢占更多的份额亦在情理之中。而鉴于融资业务更受投资者青睐,试点券商一方面除了向证金公司借入资金满足投资者需求之外,也频频通过发行债券、再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求进一步放大规模。
  
    随着更多券商加入试点阵营,更多股票成为标的证券,在“两融”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其高收益在诱使一些券商违规的强烈冲动,风险骤然增大。
 
   笔者以为,沪深股市当前的“两融”业务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券商违规风险。监管部门短期内曝光五家券商的违规行为,这在此前也是不多见的。尽管券商的违规行为有轻有重,但规章制度的底线却不容逾越。当年券商遭遇整顿,一大原因是多家券商为了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最终不是被撤销就是被关闭。可以说,上一轮券商因违规而被整顿的代价是巨大的,类似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而从这次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出具警示函的处罚措施看,又再现了违规成本低的一幕。
  
    其二是投资者方面的风险。融资融券最初的门槛是资金50万,开户时间超过18个月。一些券商为了获取更大收益,将门槛逐渐降低,如今开户交易满6个月,资金量低于10万元也可参与两融业务了。虽说两融业务具体资金门槛由券商依据市场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决定,但允许那些毫无投资经验的入市者也参与其中,本质上是券商只为自身利益而不负责任的表现。由于两融业务本身的杠杆作用,这些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是巨大的。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参与两融业务的投资者亏损比例并不低。
  
    其三是两融业务发展不对称的风险。在截至4月11日4004亿元的两融余额中,融资余额为3970亿元,而融券余额仅34亿元,两者发展严重不协调。在去年8月的光大“乌龙指”事件中,仅72亿资金就引发了上证指数5.96%的“脉冲”式突涨,在非常情形下,如果市场出现暴跌,而融资买入的股票争相卖出,同样会让市场剧烈震荡,继而产生难以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从这个角度上说,两融业务“跛脚”式发展的格局是不能长期维持的,非得尽早改变不可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