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买得?买不得?

韩雪亮 原创 | 2014-06-07 08:5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焦点关注

 

房子:买得?买不得?

暨南大学  韩雪亮

(若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谢谢!)

中式伪房东

房东,古意指居于东房(即上房)之人。在今天,房东一词则指用于对出租或出借房屋之人的称呼上。伪房东,显然说的就是那些表面上出租或出借房屋却又非房屋主人的人。之所以称之为“中式伪房东”,诚然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中华大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房东一定要是房屋的主人,那么中国根本不存在什么房东。这是因为:无论是工业用地、农业用地,还是房屋等建筑用地,在中国这个体制下都归国家所用。中国的法律规定:国人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没用所有权。建立在土地之上的一切建筑都有一个使用的期限,过期产权也随之结束。这么将来,中国只有一个大房东——那就是“国家”。对于那些对房屋宣称所有权的人,也不过提前交了租金或者在慢慢还租金罢了,说到底都是些伪房东。

不该发生的现象

近些天来,广东楼市房价开始下跌,部分楼盘跌的看似已经有些离谱了。在一些楼盘甚至出现了老业主阻止销售的行为。对此,作为同类我深表理解,因为他们中不乏有些人是花费了两代人的积蓄、甚至还要算上亲朋好友的周济才取得了房屋的居住权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讲,他们是值得同情的可怜对象。不幸的是他们买房没赶上“好时候”,辛辛苦苦的的钱投资到了房子上,一下子就贬了值。从这层意义上讲,他们又是可悲的。然而,他们又是可恨的。说他们可恨,不是因为面临“投资失败”而做出的一些有违市场经济契约精神的行径,更多的因为他们那些“赌得起、输不起”的嘴脸。因为,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房产企业或房产企业的员工会采用逼迫的方式要挟这些现有的业主去买房的。相反,是他们搜刮了自己周边的所有钱财、拼了命的去买的。当然,合同契约也是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谁都没有理由做出日后反悔的事儿!中国人就是这种劣根性,生怕自己受半点的委屈。嘴上夸夸其谈的行,但千万别动真格的!我们不妨再做更深一步的探讨: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也曾当过房价的推手。如果不是亿万民众,单凭那个别的炒房太太们,又岂能撼动了中国房市?所以,这事儿也怪不得旁人!

赌得起、输不起的心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讲究的是“成家、立业”。这本身就有赌的成分,因为:谁也不干保证成了家,是否真的就能立成业。然而,由于中国文化从根儿上又是因服务于统治阶级而逐渐培养成的文化。因此,国人总又少不了几份逆来顺受的心态。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朝代变迁,大多数时期都是“在沉默中灭亡”的、而“在沉默中爆发”的屈指可数。在历史课本中的,中国历代王朝朝代歌诀所蕴含的更迭相对于几千年的历史,显然爆发显得是少的那么可怜。至于女权,可以说整个从封建社会流传出来的都是带有抑制的一面。有趣的是,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破了“四旧”,女权主义却愈显抬头。回到买房子的事儿上,对于当今的女性而言,结婚务必是要有个房子的。在婚姻的建立过程中,似乎少了哥房子注定就要夭折。当然,房子是一种安全的象征,也是作为男方一种责任的体现。买房固然没错,但像电视剧《裸婚之后》所反映出来的那样:因一对新人组建家庭而造成双方、甚至是多方受难的局面——当事人失魂落魄、大哥被搞得妻离子散、老爹老无所居。尽管这只是一部电视剧,但所反映的生活血淋淋的存在于现实之中。在我看来,这更像一部妻贤子孝等传统文化在物欲横流的魔障中的突围片。如果婚姻是一场赌博,非要加上一套房子才有赢的把握,大多数人倾其所有也要把这个注押上。遗憾的是,并非所有人都为此付出了同等的筹码。即便是如此,国人还是敢赌、也愿意赌,因为谁都不想认输。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本身是博弈论里面讲授的一种有关是否合作的现象。其实,以博弈论为工具可以解释大多社会现象。有关于此,张维迎先生在他的《博弈与社会》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素材。在因婚买房这件事儿上,其实大家都是囚徒,只不过囚禁我们的不是冷冰冰的枷锁,而是自我思想对自我人身自由的禁锢。婚否?房否?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化为类似于囚徒所面临的一样的困境。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博弈论经典的囚徒困境中的那两个囚徒若双赢,只有一种选择。在现实中,因人而异,通过努力实现双赢的本身也不尽相同。可遗憾的却是,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同一种“合作”方式。其结果,必然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我们把视角聚焦于房市的时候,无疑那些从事房地产生意的都成了整个博弈中的渔翁。能够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环境之中从事房地产经营的渔翁都是聪明人,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他们选择的策略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如果说姜太公当年抓住了文王的心理,那么现在的房企则抓住了大多数国人的心态。从这层意义上讲,现在的房企比姜太公更为聪明。太公出山喝房企售房有着相似的一点:出山能否帮你夺取天下不管我的事儿,因为这是你请我的;房子卖给了你,你能否过的幸福也不管我事儿,因为这是你心甘情愿排队来签的。因为我们始终摆脱不了思想对于自身的禁锢,所以在这件事儿上也就注定了走不出囚徒的困境。

酸溜溜

在有关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的研究中,梁漱溟曾讲过:中国人最大的不幸莫过于从来没有一个自我的概念。因此,中国人不是过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也不是过给自己看的,中国人要的是在自己周围的人群中树立个形象、争得个地位。这一点,中国人与西方人截然不同!中国人自己过得好坏那不是自己本身的事儿,而是个体面的事儿。说到底,中国人买房子看似是给自己住的,其实不过是给自己长脸的。中国人生怕自个过的比别人没面子,除此之外中国人还生怕自己成了冤大头。回到广州亚运城的老业主组织房企售房上,正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冤大头:凭什么自己买的早,房子比现在的还差,付的钱还比现在要多?特别是在看到这个结局还是发生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心中难免酸溜溜的,索性就不让你卖!姑且不说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单从这种心态来看就已经有些畸形。既然房企一贯采用的“愿者上钩”的策略,无论从契约的角度还算从道义的角度来讲,事后都没有什么好说的。然而,中国人就喜欢把这个事儿拉出来,看似是非要争个黑白曲直,几经冲突之后大多也就不了了之。中国人常说:理不辨不明。可遗憾的是,几千年下来,从来没说清的事儿。这不是因为别的,还说因为梁漱溟先生所讲的那样:国人从来没有个自我的概念。在一个连自己都没法界定的情境下,利益主体上不确定,又岂可分清孰轻孰重?

买得?买不得?

中国人的买东西时的另一个心理就是:买涨不买跌!尽管部分楼价在下跌后成交率奇迹般的攀升,但购房者本身还说看涨的!所谓的刚性需求,在媒体上大肆渲染,更是促就了这种心态。对一些客观的数据,却被贴上“负能量”的标签、而石沉大海,鲜有媒体会给予呈现。这种做法固然也没有错,正如吴晓波在一次演讲中所提到的:面对未来我们必须假设自己是乐观的!事实证明,面对未来的时候我们一直都是乐观的。因为,对于房市我们向来都是看涨的!那么,这个时候是买房的好时机吗?我只能说:因人而异!当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利于购房决策的客观依据。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当初流入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热钱在逐渐的退出中国市场,房企的资金链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作为中国政府,如果够聪明的话,也不会再通过印钞来注资。即便是中国房地产真的绑架了中国经济,政府援手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因为,没有必要因为救房地产而整垮整个证券行业,也不至于对稍见起色的股市再度打压,毕竟业内希望能够看到未来3年有个牛市。有关这一点,我们通过M2的联动效应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如此说来,中国的房价是否会延续当前的下跌趋势?这一点,愚见认为也不太现实!因为,与其说这是中国楼市开始走下坡路的开端,不如说这是房企在探试。所谓“愿者上钩”,钩虽然是直的,但置于水下也是可深可浅的!随着热钱的流出,一方面,房企可以通过减员增效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即便是没有政府注资,在当前中国社会还充斥着大量的游资,也是可以被吸纳的!因此,短时期内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不至于有致命性的危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楼市的疯狂年代几近过去!至于买还是不买?唯一的建议是:对于那些与《裸婚时代》的池翔一样命运的人,不妨考虑悬崖勒马或者三思而后行!

个人简介
副教授、硕导,管理学博士;主持国家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含合著2部);IACMR联络员、论文评审人,省经济战略学会专家组成员,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等期刊匿名…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