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很多人觉得很难理解。似乎佛国机理总是强调对立面的统一以及摸不着,看不清及不可说的境界。混沌,是世界的原初。我理解中的佛祖原旨,就是要参悟者去跟随那个不可思议的第一义(涅槃),观想(冥想)世界的原初的混沌和混沌之后的清明。这是一个理解的大概。于是,静观(内观)就显得很有意思。这是禅悟。
股市,其实是一种混沌状。很多人总是观想股市的未知,并见微知著,利用技术面的,基本面的,政策面的各种信息组合出一些自我逻辑和操作范式。当然,很多时候,股市恰好按照“我”们的预想在多空路径上奔驰。于是,我们又自我强化一下,操作逻辑及范式的正确性。我们的逻辑和操作范式,是清明的。但是,或许我们的“范式”是符合了股市某一段清明的运行状态,耦合了,共振了,所以成功了。但是,关键的地方,在于股市始终是混沌的。混沌有很多未知信息会出现。因此,我们的预测,始终都可能出现错误。我们的逻辑,不是真理。
股市的各种方法和范式,不会有真理。即便是艾略特、江恩、巴菲特,他们的作业范式,都不是真理。股市的真正赢家,是看清楚自己的错误,以及超强的自我纠错能力。纠错能力差了,就是股市的输家。
中国一亿多股民,大约仅有1000多万人是具有超越其他人的纠错能力的。因此,这些少数,保持着两面派作风的灵动性的少数,才成为股市的赢家。即使是这些少数,也不可能做到赢家通吃。
股市的诡异,就是表达股市的混沌状态。有迹可查,就是在混沌状态之后的清明。笔者总是喜欢从量能上去找答案。比如,我们看大盘的交易量。交易量会出现放大和缩小的状态。交易量,是混沌股市的心肺。其放大和缩小的状态,犹如心肺的呼吸。张弛就有度了。交易量的运动,制造三种能量分配。首先,是存量部分。价差的得失,在股民之间分配。这种存量,是制造交易量活动的根基。其次,是增量部分。增量,主要是人头增量。股民开户数的增加,是增量的一个表达。这种增量,最后同化为股市存量。第三,是减量。国家税金,交易所佣金等。这种资金耗散是股市的永动机。我们股民不可能天天赚钱,而第三种资金分配,一天天不停地耗散股市运动能量。
直到,大多数人被动拉到股市的峰值区间,尤其是顶峰,才发现绝境到来。
简单化看数据:周线上看,股市在2000点区间的时候,周线交易能量级大约不到1万亿,在3000点区间,交易能量放大到2万亿,在4000点区间进一步放大到近4万亿,而5000点区间呢?创造阶段新高点的那周是5.5万亿。这种运行痕迹,很清晰不过的告诉我们,股市攀登高峰的过程,股市不是在赚钱,而是在搏杀,在流血。血流成河。我们在1万亿元的时候,可能感受不到资金耗散到国税局和交易所为我们造成的痛点。但是,上到4万亿和5万亿的时候,我们一定感受到资金流失的痛点。突然之间,我们都缺钱了。尤其是玩融资融券的。没有本钱再做融资融券了。于是跳楼吧!悲剧由此发生。
如果,股市不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为何要这个股市!股市之于生活,是低下的。股市不可能高于生活的简单目标。我们需要踏实的股民生活。股市本身也是一种生活状态。只是,我们不容易选择开心。
股市的空头开始得势了。记住一句话,得势不饶人!这就是股市的残酷。虽然我们不到3000点就出场了。但是,我们做的那段股市,是开心的。当下的时段,是超级主力捉对厮杀的阶段。大起和大落,是常态。一般小散,离得远远的。或许,心就静下来了。静下来,才可以懂得混沌之后的某种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