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掐住期指做空这个七寸

许一力 原创 | 2015-07-03 09:33 | 收藏 | 投票

 一直在猜想,有了融资融券有了股指期货后的牛市,会是什么样,会不会很可怕?

 

现在回想起来,几个月前一个频道嘉宾的回答很不错。“当一个股市有了融资有了杠杆,股市真正的进入到了多空能够博弈的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呢?没有杠杆时,多方可以死扛着不卖。而有了杠杆,空方可以知道多方的底线,多方不得不卖,有了止损的概念了。所以多空双方真正的有了战争,有了博弈。股市越来越像期货市场了。尤其这时候,配合股指期货,做空也能赚钱,那这个空方的力量宣泄起来之后,尤其可怕。

 

就拿这一轮股灾来说,此前场外配资的爆仓崩盘导致踩踏,一直认为是罪魁祸首,被大家大骂。这两天,大家才知道,这个踩踏还不是最可怕的,踩踏配合着期指的恶意做空,才是这场股灾的真正元凶。

 

这两天,在期指市场上,常常见到的一个景象是:期指大幅领先于指数剧烈跳水,期现之间大比例贴水。71日,中证500期指全部跌停,沪深300期指也跌了7.4%。包括今天盘中,IF1507也是盘中一度跌7%IC1507也一度跌的不成样。我们做盘的,首先是先盯着期指,每一次期指往下开始砸,指数紧接着就往下猛跌,期指是明显带领着指数往下砸的元凶。

 

期指盘中能看的出很多程序化交易的影子。这两天盘中我们这边几个做期指的人就纷纷抱怨:明显是空头趋势,都是机器加的不少空单,都不可能平掉。尤其是中信,席位成交量超级的高,不排除大量用程序化交易。

 

今天收盘后,看着新股涨停,千股跌停,真是莫大的讽刺,这设计的是啥机制啊?

 

过去几天,如果多关注一下期指的几个老多头:中信、永安、光大,还有几个喜欢做空的席位:国泰、海通,就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迹象。以中信为例,对比5月份的持仓结构,多方那时候是多么的坚决。中信之前一直在做多,6月中旬开始对锁,后来就做空了。71日收盘,中信等老多头曾有翻多的迹象,当时其它的空单也有明显减仓迹象。正当我们认为多方和空方都减仓,等于是泄洪了,说明部分空头获利回吐,部分多头也是在撤,多空双方短期可能战斗结束了。接下来,无论如何指数可能继续弱势,但下跌空间比较有限了。

 

72日,一切就又是另一个反面的迹象了。指数大跌,骑墙派中信,把头天减的4000张空单又加回来了。海通依然手持净空5000张按兵不动。

 

其实很明显,无论做空者是谁,这种玩法对于市场的影响是致命的。从最近几日的市场表现来看,其演进路径可以归结为:IC1507率先砸盘,负基差持续扩大,带动正股市场杀跌,引发场外融资爆仓、场内融资盘平仓、公募基金赎回,先跌停的股票卖不出去,只能卖出尚未跌停的股票,造成A股市场的大面积跌停。简言之,上述过程是自我负反馈的过程,而涨跌停板制度的存在将负反馈的过程无限拉长。

 

期指和正股的负基差现象持续恶化,这已经不能用套保来解释了,背后必然隐藏着多种势力的恶意做空。

 

至于这种做空为什么比较喜欢选择IC品种呢,是因为中证500是泄洪的通道,IC的标的股流动性差,无法卖空,大量跌停,造成只能用期货来避险。此外,IC承载的不仅是中证500的对冲需求,而且还承载了中小板、创业板的对冲压力,是这些小票释放风险的唯一出口。当时中金所推出几个股期品种的时候,中证500就特别受欢迎,就是这个原因。

 

已经很明显了,管理层只有掐住期指做空这个A股下跌的七寸,才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其实71日晚间,就有消息说管理层要彻查下午两点多的期指做空势力。72日有消息,财联社获悉,某机构老总刚接到中金所电话,要求查交易活跃账户。“非常严厉,下午三点前要通知每个可以客户”

 

不管如何,此次做空的空军手法尤其凌厉,并且是集团作战——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近期几个坚决做空的国内投资公司已经被约谈,并且调转了枪头。然而仍然无法止跌。尽管监管部门表示外资做空是子虚乌有,但是盘口上的砸盘信号,仍然表现出——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行为。

 

到今天收盘时,传闻监管层开始彻查期指做空数据。这真是个好消息。

 

至于接下来,怎么个走法呢?

 

应该说,目前而言,整个市场已经向着比较难看的方向转化,按照证监会的数据,融资爆仓比例虽然不高,但是其传导的平仓需求却非常巨大。可以说,暴跌并不是强平带来的,而是恐慌下主动性平仓带来的。而与之对应,公募基金的赎回潮也已经展开。这个对于市场是资金面的进一步负反馈。

 

至于期指,刚才说了,72日收盘,骑墙派中信,把头天减的4000张空单又加回来了。海通依然手持净空5000张按兵不动。只有国泰还有点翻多的迹象,减空单加多单,净多了3000张。

 

按照期指市场上的这些数据来看,A股短线风险可能还没释放完毕。管理层得要死死掐住这个七寸。

 

个人简介
CCTV证券资讯频道首席策略评论员兼节目制作总监&总制片人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