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致命弊病是什么?

郭施亮 原创 | 2016-01-17 21:45 | 收藏 | 投票

 中国股市的致命弊病是什么?

  进入2016年,中国股市似乎开启了股灾升级版的模式。其中,上证指数开市两周时间内,暴跌超过18%,普遍个股的跌幅超过30%。这些现象,看起来正常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股市暴跌的背后,确实引起了我们的深思。不过,对于近期的股灾升级版,我们还得从制造股灾的源头开始分析。或许,这也是中国股市的致命弊病。

  首先,中国股市的定位问题。

“重融资,轻回报”当属中国股市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虽然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力度有所提升,且相关政策对投资者长期价值投资行为给予较好的支持,但A股市场重融资的特征仍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重融资、轻回报”的特征仍然属于股市的真实写照。

近一段时期,无论是从新股发行数量,还是从再融资规模,抑或是未来的注册制度改革来看,实际上还是离不开一个圈钱市的预期。中国股市,本来需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融资是股市的首要功能。但是,不能忽略一点,即如果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得不到均衡式的发展,则市场过度的圈钱行为注定是难以持续的。对此,构筑一个良好健康的投资环境,才是激发股市融资功能的最大前提。

其实,从本质上分析,股市本身并不会大量蒸发财富,而是一种财富的二次分配,或者说是财富的二次转移。从实际状态下,在中国股市诞生以来,实际上已为不少的上市企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而不少人也因为企业的发行上市,或者是参与原始股而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率。但是,正如上文所述,股市本质上属于一种财富再次分配的游戏,在部分人获取暴利的同时,实质上也意味着部分人却承受着巨额的投资亏损。

  再者,政策朝令夕改,政策施行之前并未经过深思熟虑。

  中国版熔断机制匆匆落幕,本已沦为一种国际笑话。实际上,从熔断机制推出之后的表现来看,其并未给予A股市场带来稳定的影响,反而演变成了助跌股市的助推器。期间,在中国版熔断机制推出后的几个交易日内,A股市场已分别在1417触及了7%的熔断阀值,引发市场出现了流动性的危机,且实现了提前收市的目的。

  然而,鉴于中国版熔断机制所带来的异常冲击,管理层也在短时间内暂停了熔断机制。不过,对于如此朝令夕改的政策出台行为,却大幅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甚至改变了原来相对稳健的市场运行态势。

  不可否认,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其牛市行情的根基就在于源源不断的新增流动性支持,而在这些新增流动性的背后,实际上也离不开市场投资信心的持续提升。然而,在熔断机制匆匆落幕的背后,实际上也暗示着这一政策施行之前并未经过深思熟虑,或者是缺乏对A股市场自身特色的反思。由此一来,盲目复制国外成熟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而导致熔断机制的水土不服,最终不得不尴尬落幕。

  此外,接连股灾,缺乏强有力的问责机制,也是致命伤之一。

  156月起,中国A股发生了接连数次的股灾风波,并让A股市场的总市值发生了大幅滑落的局面。受此影响,不少投资者的持股市值,尤其是中产阶层的持股市值遭遇到沉重的冲击。

  对于这一系列的股灾风波,其爆发的原因还是离不开这几个方面,大致可以概括为“去杠杆化”、“去泡沫化”以及“去散户化”等。

  殊不知,对于一个素来以高度投机为特征的股票市场而言,之前盲目放开多种创新型工具,如高杠杆资金工具等,实际上也加剧了股市泡沫化的形成。与此同时,在去年4月份前后,一人多户政策,尤其是允许一人开户20户的政策,却为部分恶意资金后续操纵市场带来了便利。

  在短时间内,股市接连上演股灾风波,其实并不正常。然而,在接连发生股灾风波的同时,市场却缺乏了强有力的问责机制,却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也对未来股市改革的效果带来了担忧的预期。

  时下,中国股市最需要的还是一个“稳”字。不过,对于经历非理性下挫的股市而言,要实现真正的稳定,或许已经并不容易了。显然,经过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以及“去散户化”的过程之后,投资者对股市的投资信心已经骤然下降,而在市场投资预期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实际上更需要管理层出台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举措,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而此时此刻,同时也更需要考验着管理层的治市智慧以及治市的能力,不能让大起大落的中国股市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一大包袱。

 

 

个人简介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施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