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与中国楼市,谁的潜力更大?

郭施亮 原创 | 2016-10-10 06:43 | 收藏 | 投票

 中国股市与中国楼市,谁的潜力更大?

  国庆期间,密集的调控政策足以让整个楼市市场感到了压力。与此同时,受到多个限购令的冲击影响,部分地区的新房网签量大幅下降,对整个楼市的投资热情构成了较大的冲击。

  接连的楼市调控政策,不一定会让楼市,尤其是部分核心楼市市场的运行趋势产生致命性的拐点,但肯定会起到打击部分高杠杆资金的投机热情效果,及对整个楼市市场的价格理性回归起到或多或少的作用。但,鉴于未来国内楼市的运行趋势,乃至是其上涨的速度,关键还是要看未来土地财政影响、土地供应松紧以及后续房产税、遗产税等系列举措的落地情况。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影响经济发展较为显著的市场,它的兴衰将会直接影响到各方利益链条的切身利益。或许,从某种程度上分析,若盲目鼓励楼市价格的持续飙升,则不利于民生,或容易为日后的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但任由其价格急跌,也不利于地方发展,甚至影响到部分与之有着相关联系的行业的存活空间。至于那些为供房苦苦挣扎的“房奴们”,更加不愿意在他们供房期间发生楼市急跌的风险,否则对他们而言,将会是一件雪上加霜的事情,更有甚者,还可能会上演“弃房断供”的风波,而一系列违约事件的背后,恐将会引发出更多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对于中国楼市而言,既不希望其暴涨,又不希望其暴跌,维系相对稳定的状态,或许是各方利益者的共同诉求。由此一来,对于密集的调控政策出炉,或许会产生出阶段性压抑投机的效果,但一轮调控风波过后,楼市,尤其是核心楼市市场的上涨根基或许仍未得到彻底性的冲击。

  与之相比,中国股市的命运却显得悲催一些。十多年间,虽然股市曾经产生出数轮的牛市行情,但多年之后,股市运行重心却略有上移,其多年来的资产保值增值效果,却远远不如中国楼市,特别是核心楼市市场的表现。或许,可以用这样的股市术语来描述中国股市与中国楼市。

  其中,中国股市可以描述为典型的“牛短熊长”,而中国楼市可以描述为典型的“牛长熊短”,而两者不一样的市场环境,却最终导致了一个结果,即多年下来,买股者,赢少亏多,并最终离不开“七亏二平一盈”的定律。至于买楼者,却在多年下来,赢多亏少,而期间敢于大胆投资,且在一线乃至二线楼市中进行长期捂盘,则整体收益相当丰厚。

  当前,中国股市依旧处于3000点附近徘徊,且年内已在相对底部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横盘震荡。至于中国楼市,以北上深为首的一线楼市,经历了接连暴涨的走势,其整体价格处于相对偏高的水平,至于部分二线楼市的价格,也逐步脱离了普通群体可承受的价格范围水平。

  对于中国股市而言,3000点的位置,可以说是一个价值相对合理的区域,但并非绝对低估的区域。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A股市场里低估值的超级权重股在股票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权重,直接拖低了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若剔除其影响因素,则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依旧处于中等偏高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港股市场仍较A股市场存在20%左右的折价率水平,而其偏低的市场估值,加之深港通的通车预期,也倒逼资金加速“南下”的意愿,这也是近期A股市场成交量能持续低迷的原因之一。

  或许,对于中国股市来说,3000点属于下半年重要的价值运行中枢区域,而随着股市波动率的持续下降,加之前期股灾风波的心理挫伤影响,未来股市延续区间宽幅震荡概率依旧较高。

  至于中国楼市,尤其是核心楼市市场,其价格投机泡沫显著,但更受到政策的冲击影响。与此同时,民间资金庞大,投资渠道狭窄,结合国内投资环境的相对封闭,资金仍急需寻求更好的资产保值增值渠道,而多年来,核心楼市“只涨不跌”的现象似乎在一些投资客心中成为了一个定律,而当系列限购再度松绑之后,不排除仍刺激一批投资客的涌入,加速泡沫的膨胀。

  但是,对于楼市投资客而言,不仅需要时刻紧盯政策的松紧,而且仍需要充分考虑到房地产的变现难度以及流动性的问题。退一步来说,一旦楼市市场发生了重要性拐点,甚至是开展存量或增量的房产税征收,则对这类投资客,特别是大量囤房客而言,将会构成重要性的冲击。显然,这也是他们需要考虑的地方。

  总体而言,股市虽稳,但整体缺乏投资热情,甚至可以用“一潭死水”来形容,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更需要更好地捕捉到结构性的市场机会,或借助区间震荡行情,采取频繁高抛低吸的策略来达到较好的投资回报率。至于楼市,随着政策加码,未来市场分化概率加大,但鉴于部分核心楼市市场的特殊优势效应,系列政策虽起到阶段性抑制投机的效果,但其中长期上涨根基并不容易遭到本质性的动摇,更需要看后续政策的补充以及其最终落实的真实态度。

个人简介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施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