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房子是住不是炒”新定位关键在落实

余丰慧 原创 | 2016-12-25 16:28 | 收藏 | 投票

  作为规格最高的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来被视作下一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

  今年会议中,新判断、新提法、新亮点都很多,而最受大众关注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专门放在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项即第四项,专题予以部署。这在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是不多见的。而最令人民群众关注的是关于房地产特别是住房市场的定位之明确清晰,也是历次各种最高决策层会议没有的。

  会议鲜明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这个定位非常清晰,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房地产包括住房市场定位不清晰,争议非常大,既强调住房的居住消费属性,又强调住房的保值增值的投资甚至默许投机炒作的属性,还过分强调房地产对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正是这种赋予房地产包括住房的多种多重属性,才在房地产政策上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反反复复,导致一二线房价失控般暴涨,加杠杆投机炒作泛滥与猖獗,预埋巨大经济金融风险。这个教训非常深刻。

  为什么“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这个道理必须讲清楚、道明白。

  中国的最大国情是13亿人口,又是人均土地面积较稀缺的国家。在这个国情下,房地产只能满足居住性需求。不仅中国,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了土地的稀缺性,基本没有哪个国家将房地产作为保值增值的投资品。只不过,诸如美国发达国家善于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而已。

  在土地资源稀缺预期下,一旦将房地产赋予投资功能、放任投机炒作的话,那么,财富占有的不同,必然使得富人占有较多的房地产资源,低收入阶层住房权力将被市场挤出。同时,在土地稀缺预期下,预期房价必涨无疑,投资投机资本就会疯狂进入市场炒作住房,城市房价必将出现失控般暴涨。2015年后半年到今年9月底的中国一线城市以及二线省会城市房价失控暴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13亿人口的中国,房地产绝不能作为保值增值的投资品,更不能放任投机炒作。一旦赋予房地产这个金融属性,就不仅是城市居民买不起房的问题,而是会酿造金融风险,给中国经济带来大问题大隐患。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确立后,关键在于落实。在房地产政策上的屡次反复,目前再好的政策,在民众中的公信力已经下降。民众对住房新定位能否落实到位?持怀疑观望态度的人不少。一定要围绕新定位扎扎实实落实下去,修复房地产政策在百姓中的公信力。

  围绕住房新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抑制房地产泡沫。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只要管住信贷流动性流向住房投资投机炒作市场,就卡住了房价暴涨的咽喉,高房价不回归理性都难。

  总之,住房新定位确立后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关键在于落实再落实、不打折扣、不留尾巴。

个人简介
一个在金融战线奋斗20余年的资深金融工作者。在从事商业银行管理的同时,酷爱进行金融研究,各经济、金融报刊文章也一直不断。在做好这些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曾经尝试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新闻时评写作,这一尝试可不得了了,竟然苦…
每日关注 更多
余丰慧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