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认清本轮反弹行情的性质

郭施亮 原创 | 2016-02-18 23:42 | 收藏 | 投票

 需要认清本轮反弹行情的性质

  今年127日,上证指数创出2638.30低点,成为目前阶段性的调整新低。然而,经过了历时一周时间的春节长假之后,节后的A股却出现了持续回升的走势。截至今年218日,上证指数节后涨幅达到3.60%,深证成指节后涨幅达到了4.58%

  然而,对于节后市场的开局表现,却出乎了市场的一些预期。实际上,从内外部因素来分析,支持本轮市场的反弹行情,主要存在几方面的因素。

  其一、外围市场呈现出先低后回暖的局面,为节后股市回暖创造出较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其二、受益于春节长假期间离岸人民币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节后开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期汇价涨幅创出了05年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随着汇率市场的稳定,实际上也容易把这一稳定因素传导至国内股票市场,成就了节后股市回升的局面。

  其三、央行货币放水意味浓厚,其中16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2.51万亿。与此同时,M1M2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8.6%14%,而超预期的数据报告也引发了货币放水的预期,甚至成为了节后股市回升的导火索。

  时至今日,A股再度回升至2850点之上,且再度重返28503000点运行区域之内,这也意味着市场的运行台阶得到了抬高。但是,鉴于上述支撑近期股市上涨的理由,或许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验证。换言之,我们不能因为部分超预期的单月数据也盲目乐观看好后市行情。

  其中,鉴于第三点因素,实际上多年来A股市场已经形成了货币政策的长久依赖症。简而言之,即股市表现基本需要紧盯着货币政策的脸色,但只要货币政策略有收紧,则股市恐将会面临大震荡的走势。相反,若货币放水预期明显,则股市也会提前有所反应。

  然而,从最新的数据显示,M1以及M2等核心数据均出现了超预期的表现。但是,在当下市场经历了“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进程之后,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轰轰烈烈的上演,实际上暗示出货币政策再度大幅宽松的可能性并不大。由此可见,针对当前货币数据的超预期表现,实际上也不宜过分解读,而目前经济“加杠杆”的风险还是不可小觑的。

  值得注意的是,站在当前的市场环境来思考,实际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市场环境“由牛转熊”,股市上涨的性质却截然不同。

  一般而言,从市场技术角度的层面分析,多以半年线作为股市的牛熊分界线。但同时亦有不少投资者热衷于以年线作为牛熊分界线的参考指标。但是,对于当前的市场,无论是用半年线,还是用年线作为牛熊分界线的参考,都几乎失效。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当前股市已经完全陷入熊市的行情之中,普通投资者已然不能够用牛市思维来分析当前的上涨行情。

  事实上,在熊市行情中,其反弹力度会显著疲软,甚至出现反弹越来越弱的迹象。与此同时,对于目前的市场而言,至今仍未走出3000点下方的“雷区”。然而,对于疲惫不堪的A股市场来说,在3000点下方运行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触发更多的系统性风险,而股市可否走出“雷区”,不仅需要外力的推动,而且更需要内部持续稳定的环境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再者,目前股市仍然离不开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市场环境,新增流动性涌入预期不足以再度引发股市的走牛。

  实际上,对于A股市场而言,经历了之前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目前市场基本释放出较多的泡沫,而市场也基本完成了价值回归的目标。

  但是,对于当下的A股市场,基本处于“大病初愈”的状态,而此时市场再度重启牛市,可能需要重新激活新增流动性的涌入热情,乃至重新把之前清理的高杠杆工具逐渐激活起来。显然,这样的做法已经与上层的意志背道而驰。或许,对于目前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A股市场,能够维持碎步上行的格局,已经是较佳的结果了。

  笔者认为,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市场的神经还是相对脆弱,而支撑股市持续回升,不仅需要有外力的支持,而且更需要有内部市场环境的持续稳定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显然,对于“大病初愈”的A股市场,投资信心仍需要有一个逐渐修复的过程,而此时若把反弹行情看成是大反转行情,或许时机还不够成熟。

个人简介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施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