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并非银行救世主,涨千点难

杜坤维 原创 | 2016-04-06 07:23 | 收藏 | 投票

        中国经济与金融面前有点尴尬,银行不良贷升高快速,实体经济尤其是传统行业负债高企,杠杆率极高,财务负担沉重,陷入经营困境,于是债转股横空出世。

     
      财新周刊4月3日报道 , 国开行高层表示 , 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 ,预计在3年甚至更短时间内 , 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 ,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 , 而非不良贷款。“僵尸企业”不得参与 ,财政不再兜底。
   债转股表面上看起来是实体经济与银行相得益彰,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较上季末增加881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7%,较上季末上升0.08个百分点,截止2015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17季度上升,且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0季度上升,关注类贷款是2.89万亿元,按照试点的1万亿元规模,不良贷款就会降到2744亿元,如果是关注类贷款的话,关注类贷款可以降到1.89万亿元,关注类贷款大幅减少,意味着16年不良贷数据也会明显改观,不良贷升高局面得到有效遏制。从实体经济来说,银行信贷转化为股权以后,负债率得到大大改观,优化了公司财务结构,杠杆率大幅下降,不用再次支付资金成本,可以节约财务费用,也就可以增加公司利润。从而走出经营困局。
   因此有人士认为2015年3月12日财政部发文确认置换1万亿地方债算起,A股也反弹了两千点!这次中央试点一万亿元债转股,大大减轻了投资者担忧,减少了多空分歧,必将促进大盘实现千点大反弹!
     事实是不这样呢?笔者认为未必。今天市场虽然反弹,甚至可以说暴涨,但涨幅居前的都是题材股和概念股成长股,与债转股沾边的银行钢铁等涨幅位于末尾,尤其是银行甚至逆市下跌。这是为何呢?
    对银行来说,股权投资与信贷资金占银行核心资本有所区别,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 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 (一)商业银行被动持有的对工商企业股权投资在法律规定处分期限内的风险权重为400%。 (二)商业银行因政策性原因并经国务院特别批准的对工商企业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为400%。 (三)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其它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为1250%。而商业银行对一般企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因此一旦债券被转化为股权,对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消耗将大大增加,如果少量实施债转股对银行核心资本消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熔盛重工将向中国银行发行27.5亿股股票以抵消27.5亿元债务,中国银行在总股本中的持股占比将高达14%,但市场预测仅仅消耗中行核心资本一个基点。而央行一下子就铺开1万亿元债转股规模,按照最高1250%计算,对银行核心资本冲击就不可忽视了,将直接降低商业银行核心资本100个基点,实际上不是每一家银行都参与试点,对银行核心资本冲击要大许多。银行再融资就可能被提上议事日程,而银行再融资对市场心理层面影响是负面的。而且银行业利润增速下滑,再融资渠道较为狭窄,股权融资将稀释每股收益,债权和优先股融资将加大银行经营成本。
   其次按照中国企业破产偿债顺序是先债务后股权,根据有关安排,债转股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型的周期性行业国企和央企,比如煤炭钢铁有色等,这些企业共同特点就是负债率价高,产品价格跌跌不休,亏损严重,历史包袱沉重,融资能力下降,经营十分困难,但是目前并没有资不抵债,实施破产清算的话,银行是可以收回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债权的,一旦实施债转股以后,债券就变成了股权,一旦破产清算,银行迫于偿债顺序,股权投资受偿资产就会往后拖延,可能根本无法收回投资,甚至于颗粒无收,此时债转股的风险就加大了,而目前美联储加息预期虽然有所动荡,鸽派鹰派讲话此起彼伏,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经济强势复苏已经得到确认,美国进入了加息周期,美元指数未来上涨依然值得期待,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很难说就此见底,对于中国煤炭钢铁有色来说,产能过剩十分严重,加上国企管理体制混乱,利益输送常常发生,传统行业破产清算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有可能发生,因此贸然在行政干预下,就对困难国企央企实施债转股,最终受害者可能是银行。
   三是债转股退出机制有一定问题,就上市公司而言,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卖出股份实施退出,而非上市公司流通性能非常之差退出机制和渠道成问题了。比如天津渤钢集团直属天津市国资委,为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70亿元,但是爆出了1920亿,目前天津市政府成立渤钢集团债权人委员会,由北京银行天津分行等10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和类金融机构债权人组成,涉及债权金额达1920亿元。虽然没有实施债转股方案,但假设实施债转股,由于不是公众公司,按照每股一元发行,1920亿元债务对应1920亿股,以后如何退出就是一个天大难题,而如果银行一直拿着股份也不符合商业银行法。在退市渠道不完善下,银行有可能只能选择一直持股,上一轮债转股以后,四大资产公司尚有部分股权因退出渠道困难而没有退出,贸然就对大量国企实施债转股对银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和风险。
  四是如何规避恶意逃债行为。债转股意味着银行与企业共同承担经营风险,意味着企业绑架了银行,那么在以后经营中银行将不得不再次向企业注资让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来规避股权投资失利。而有债转股可以改变企业经营下,企业就会变着法儿赖债,以此要挟银行实施债转股,而银行可能迫于地方政府和某种势力的裹挟,不得不作出让步,让债转股规模无法控制,从而加大自己经营风险,并丧失主动权。
  五是如何选择债转股公司也是一个难题,虽然试点方案“僵尸企业”不得参与 ,但是如何区分僵尸企业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有的上市公司出现巨亏,经营压力巨大,是不是僵尸公司,如果行政权力实施干预,银行又该如何应对,在中国有时候一个行政权力大于法律的国度里,如何保证市场化运行和公平合理的债转股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六是银行信贷是一个高息资产,而一旦实施债转股,债权变成股权,就不再是高息资产了,而成为股权了,如果企业效益不好,股息率很低,那么银行资产质量也就跟着下降,收益率也就跟着下降,债转股大多是经营不好的甚至是半死不活的企业,因为好的企业根本不会也不愿意实施债转股,只有经营不好甚至经营难以为继的企业才会主动要求债转股希冀获得新机,因此债转股对银行未必就是福音,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之法。
   国企问题是体制问题,上一轮国企解困中央政府注入了大约2万亿元,但国企央企们的管理依然没有市场化,经营效率依然低下,只能依靠垄断获取超额利润,依靠规模扩张获取超额利润,一旦市场环境改变,效率低下问题马上暴露,中铝成为亏损王,但美国铝业依然获取巨大利润,同样是冶炼铝行业为什么会有如此天差地别,因此拯救国企央企不是依靠债转股而是依靠提高管理,提高生产率来完成。在不改变央企国企管理水平下,实施债转股就是拖累银行业,从而让全体国民卖单。
  债转股也就是暂时延迟不良贷爆发,而很难改变银行资产质量,长时间来说只能算是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救急之法,而不是治标之法,治标之法是让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让企业走出困境,对过剩行业产能实施市场化淘汰。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债转股并非市场天大利好,更不会因为债转股而暴涨千点。至于国家实施积极股市政策而让股指继续上扬另当别论,但目前股市笔者认为不适宜发动超级牛市,有牛市也是泡沫而已。
个人简介
从事股票市场投资,同时写一些财经评论
每日关注 更多
杜坤维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