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逃废债” 政府应带头

胡舒立 原创 | 2016-05-30 15:47 | 收藏 | 投票

  企业债务风险虽然暂时不会演变为系统性危机,然而,维护社会信用的努力须臾不可松懈。近期曝光的银行不良贷款和债市违约案例中,有多家企业被银行和债券投资人质疑或担心“逃废债”。受此影响,银企关系有所恶化,债市投资者“用脚投票”,债券发行遇冷。

  经济增速下行叠加去产能、去库存,企业借改制、重组等形式的“逃废债”现象自会增多。倘若任其蔓延,势必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出手,让“逃废债”图谋无法得逞。其中,关键是管住国资部门和地方政府任意干预债务重组的有形之手。保护社会信用环境,政府应当带头。

  “逃废债”并非新鲜事。上一轮较大规模的“逃废债”,出现在世纪之交,其背景是国企“三年脱困”和改制重组,最终沉淀下银行上万亿元的不良贷款。2011年以后,随着货币政策由松趋紧,前期快速扩张的民营企业出现一波“逃废债”,以浙江、福建等省份最为严重,企业集中在钢贸、煤炭等行业。不过,民企“逃废债”虽则案例多,但单笔金额小,市场影响有限。

  本轮“逃废债”自有特点。以钢铁等过剩产能行业为主的地方国企、央企的违约案例激增,屡屡涉嫌通过破产重整、债务重组等方式“逃废债”,尤为值得关注(参见本刊总第705期封面文章《债务“脱壳”术》)。与以往相比,地方国企、央企“逃废债”有几个特点,一是单笔金额巨大,动辄几百亿、上千亿元;二是手段花样翻新,“逃废债”方式更加隐蔽,或转移优质资产、掏空债务人,或大幅资产减值谋求尽快破产,或消极应对债权人的偿债诉求,甚至提出公募债券延期;三是市场冲击更大,不仅影响贷款银行,导致银行信贷投放也更加谨慎,还引发公募私募债券违约,债市投资者对国企、央企信用的“无条件信仰”已经坍塌。

  “逃废债”行为已经引起高层和监管部门的关注。1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曾指出,支持银行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惩戒恶意逃废债务行为。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特别强调,推动建立健全跨部门失信企业通报制度和部门间联合惩戒机制,对恶意逃废债务企业和“恶意脱保”的钢铁和煤炭企业形成强有力约束。

  过去几年,相关部门在打击“逃废债”方面力图有所作为。2006年和2013年,中国银行业协会两度出台《“逃废银行债务机构”名单管理办法》,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停办新增融资业务。目前,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在着手制定《中国银行业失信人信息管理办法》,意在进一步加大银行业联合惩戒的范围和力度。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从2013年10月1日起向全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与央行征信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这些措施列举了被认定为属于逃废债务和失信的多种情形,能够对“逃废债”行为产生一定的外部约束。然而,列举法很难穷尽花样迭出的“逃废债”手法;更重要的是,如果“逃废债”的土壤没有彻底铲除,这些措施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观察近期国企央企涉嫌“逃废债”的案例,可强烈感受到,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伸得太猛太远太频。当企业出现偿债困难时,国资部门或地方政府通常会牵头成立债委会,但是,其角色主要不是保障债权人权益,而是强硬要求银行不抽贷、不起诉,并以银行在当地开展其他业务的资格相要挟。若进入资产处置程序,地方政府或直接干预企业资产重组的定价和交易,或通过干预司法部门,延缓相关案件的立案、审批和执行,不少银行面临法院已判决胜诉,却无法执行、拿不回钱的困境。在个别极端情形下,国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表现更加失态。

  国资部门和地方政府“罩着”旗下企业,也许是出于就业、财政收入、社会稳定等考虑,但是,如果纵容甚至主导“逃废债”行为,将严重破坏社会信用环境、扰乱金融秩序。须知金融乃至整个市场经济正是建立在社会信用基础之上。视信用为敝履,只能无谓抬高交易成本,甚至使交易变得寸步难行,这对经济效率与活力将带来灾难性影响,哪怕对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打击企业“逃废债”,需要银行监管部门、法院、公安、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形成合力,而这些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首先从斩断政府任意干预之手开始,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让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重组,让企业和银行、债券投资者等债权人平等协商确定偿债安排,减少法院判决执行的阻力,最终使得债权人损失最小化。

  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已成社会共识。其实,保护好信用环境,对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少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摒弃机会主义习气,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是许多地方政府亟须补上的一课。

个人简介
1953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2009年11月辞去《财经》杂志主编,就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担任院长。现任财新传媒总发行人兼总编辑、《新世纪》周刊总编辑、《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
每日关注 更多
胡舒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