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把中国股市牛短熊长责任归咎于中小投资者

杜坤维 原创 | 2016-07-27 07:01 | 收藏 | 投票

        中国中小投资者想想真是悲哀,既要承担长期以来七亏二平一赢利的苦难,承担游资大佬机构精英的各种交易手段的欺诈,还要承担市场牛短熊长的责任,成为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已经很痛苦了,还要承受一些知名人士赋予的难以承载的重任。

       2014年7月底,A股成功走出2000点熊市底部,开启了一轮气势如宏的疯狂大牛市,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抵达本轮牛市终点站5178点,11个月大盘累计涨幅高达150%以上,但是也仅仅是11一个月,牛市嘎然结束,开启了世界罕见的暴跌模式,千股跌停成为常态,其后虽有反复,但目前股指依然在3000点一线苦苦挣扎。依然没有突破次贷危机以后的高位3478点,更别说历史高位6124点了,目前只是在半山腰。
       美股则是不同,次贷危机以后,美国三大股指开启慢牛模式,虽然每天股指涨幅超过1%不多,但是得益于涨多跌少,股指小步慢走的波浪式上涨,这一轮大牛市已经足足走了7年之久,至今仍未完结,英国脱欧危机消除以后,一连8个交易日创出历史新高。道琼斯指数(DJIA)自从本月站上18500点历史最高记录后,近期仍在不断刷新这一历史最高记录。7年来共计88个月,道琼斯指数累计上涨180%!
      针对美国令人羡慕的慢牛走势,令人焦虑的中国快牛长熊走势,董登新教授认为主要是牛市来临,一哄而上,全民炒股;熊市来临,一哄而散,全民上班。疯牛、快牛、短牛,似乎是为了迎合人们赚快钱、炒完牛市早上班的投机心态。当然,这是开玩笑了!虽然董教授自嘲为开玩笑,但是真实的刻画了中国股市的典型特征从众心理和羊群心理,但是如果把中国股市牛短熊长归结为中小投资者是不公平的,因为那就意味着为了健康牛市要尽量驱逐中小投资者而去发展机构投资者。董教授认为:“
     “机构市”的主要特点是,多空双边博弈对象总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在大资金、大组合、专业化团队运作下的双边对等博弈,市场估值更理性、更均衡,有利于平滑市场波动,有利于市场稳健运行。其牛熊交替经常表现为“慢牛短熊”的健康格局。与此相对应,“散户市”则以个体投资者为主体,多空双边博弈主体大多为散户对散户,有时也可能演绎为机构对散户,基本上不会出现机构对机构的均衡博弈。在“散户市”格局下,牛市一哄而上,快牛疯牛,一步到位;熊市则一哄而散,熊途漫漫,颓势绵绵不绝。其牛熊交替规律大多表现为“短牛慢熊”的非健康格局。”
      市场走势不是取决于市场资金对象的博弈,而在于博弈方式的不同,在中国机构也好市场大佬也好,都缺乏以中长期持股理念,而追求一种短期利润最大化,总是挖空心思利用资金优势操纵市场,掠夺其他投资者的财富尤其是缺少常识的中小投资者的财富,根本就不是投资,而是交易欺诈,市场常常演绎机构与游资大佬的资金对决,要么机构撤退游资大佬进场,要么是游资大佬撤退机构进场,或者干脆就是大资金与中小投资者的博弈,次新股博弈更为强烈一点,每一个次新股大幅走强背后都闪现着各种大资金的身影,据凤凰网,6月20日文章,“经过短暂回调后的次新股板块再掀狂潮,上周三、周五两个交易日,次新股指数涨幅均超过5%,不少次新板块个股纷纷上演涨停潮,公开数据显示,机构频频现身次新股前五大买卖席位”。而次新股估值要比同行业公司估值高出一大截。这是价值投资吗?是长期投资吗?非也,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大家心知肚明捞一把就走,至于是不是能够成功捞一把是另一回事。没有大资金参与,仅仅依靠中小投资者次新股能炒起来吗?
       中国有一句话焦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言外之意就是有什么样的投资文化和投资理念,有什么样的法律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投资风格,在中国,由于执法环境较为宽松,市场参与者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而通过市场操纵相比价值投资又更容易获得超额利润,而承担法律责任有较为有限,在股灾发生以前基本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从监管来说有的时候为了指数的繁荣往往放弃对市场交易的监管,因此导致市场操纵极为盛行,不管是主流机构、知名私募和游资大佬都热衷于市场操纵牟取暴利,涨停板敢死队在中国股市名声赫赫,其背后含义就是市场操纵手段凶悍,其总舵主徐翔有诸多成名经典案例,比如重庆啤酒和獐子岛等等,就是公募基金也难逃其咎,联合持股问题和抱团取暖问题一直被市场广泛质疑,虽然法律上鉴定其市场操纵存有异议,但是成就了15年诸多超级牛股,比如全通教育朗玛信息和安硕信息,新华网就公开质疑安硕信息荣登新股王 200万利润咋撑400股价,新华网指出,截至今年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均被基金占据;而在400元高位公布的龙虎榜单中,机构扫货动作不断,可见机构资金实在疯狂,风险意识实在不高。估值高位扫货不断,就在于公募基金抱团取暖有拉升股价做高基金净值的必要,而不是考虑投资价值,所以股价总是涨停不断,积累太多短期风险。
     说到市场操纵,不得不说涨停板操纵下的连续交易,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中国市场操纵方式,主力资金以强大资金优势,把股价快到拉到涨停以后次日出货,接着另外游资介入再次拉到涨停,如此周而复始玩一把心跳的击鼓传花,股价短期往往翻倍,但是这种脱离基本面的爆涨,也往预示着一旦大资金抽离,股价会很快暴跌,跌到一定程度,大家持股成本相近,就会陷入长熊,直到中小散户纷纷割肉,大资金可以再次进场吸纳筹码。这才是牛短熊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大资金之所以不愿意通过长期持股获得较为稳健的利润,一方面在于市场操纵较为容易获得暴利,也在于市场定位不清,主要体现在IPO缺少一个科学的长期规划,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幌子之下,往往出现失控,出现大跃进式扩容,伪市场改革化三年是如此,15年上半年也是如此,现在新股已经骤然加速,不管是大资金还是中小投资者无法把握后市扩容对指数的影响,所以更多的人总是希望趁着积极股市政策,监管暂时宽松,趁着牛市来临,捞一把算一把,捞到就走,所以牛市总是显得那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此新股发行常态化市场化科学化就对市场平稳运行显得十分关键。
      因此只要中国执法环境依然宽松,市场操纵行为依然盛行,股价暴涨暴跌就难以从中国股市根除,因为市场操纵讲究的是快进快出,不可能走出慢悠悠的上扬行情,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短期价差,利用资金优势引导股价按照自己意愿运行,按照可以吸引其他投资者跟风的模式运行,一旦得手就会马上撤离,完成一次完美市场投资行为,而市场操纵慢牛运行成本太高,很容易失败,德隆系就是最好见证,因此不可能出现长达数年的慢牛走势,只会有短期的暴涨与接下来的价值回归。价值回归基于打击持股成本趋同,不太可能短期完成,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从这个方面来说,董登新教授的建议加大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力度,值得肯定的,但是至于注册制改革与慢牛之间的关系笔者持保留态度。
    这种情况下,单方面建议壮大机构力量的建议未必可行,因为中国股市主要问题是机构投资逐渐散户化,短期化,趋同化,大家热衷于同一个题材同一个概念,不断高位追击,一荣共荣一损共损,董教授建议做大做强公募基金,在未来十年可将公募基金扩容十倍作为一种股市发展策略未必不可,但要说寄望于机构改变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未必就是利器,接着董登新教授建议扩大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覆盖面,提高雇员参加率和缴费率,针对第二点董教授可能是希望加大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入市力度,从而实现美国401K计划,因为中国有一个说法就是美国股市得益于401K计划完成了市场投资风格的蜕变而进入价值投资时代,走出了一波又一波慢牛。虽然加大养老金入市力度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养老金入市不是拯救中国股市也已经达成共识,何况中国养老金构成与美国不同,中国养老金实际上就是美国政府基础养老金,与美国等同的401K计划是存在有不同的,如果把企业年金作为401K的话,规模是很小的,即使进场对市场影响也是很小的。
      确实中国中小投资者缺少良好投资理性和投资理念,喜爱追逐市场热门题材,喜欢追涨杀跌,导致市场容易出现波动,但是把中国股市暴涨暴跌牛短熊长的责任全部归咎于中小投资者未必公平,因为没有大资金在某些个股中利用资金优势,使用各种交易手段,刻意引导某种走势,中小投资者是不会出现跟风走势的,实际上跟风者总是亏多赚少,因为其中主导者一定是最大赢家,他们已经收获了绝大部分价差,而跟风者只能依靠运气获取一点残羹冷炙,捡拾一点主力资金遗漏的一点收益。最多只是一种市场暴涨暴跌牛短熊长的帮凶而已,真正的元凶依然是各类市场大资金比如游资大佬。私募大佬和公募基金肆无忌惮的市场操纵。
   无可否认,中国股市中小投资者众多,也缺少自己投资理念,是市场追涨杀跌的主力军之一,但要把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暴涨暴跌归咎于中小投资者,笔者作为中小投资者一员,并不认可,也是大力反对,中小投资者最多成为市场助涨助跌者,而始作俑者和主导者则是市场的大资金者,包括私募大佬、游资大佬甚至公募基金。因此单纯发展机构力量不会改变中国牛短熊长的现状,而是要加大打击市场操纵力度和新股发行的科学化才是根本,只要大资金不敢随意操纵市场,中小投资者没有跟风机会,市场对新股节奏有一个明确预期,股价就不会暴涨暴跌。
个人简介
从事股票市场投资,同时写一些财经评论
每日关注 更多
杜坤维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