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7:“史上最严发审委”是A股福音

皮海洲 原创 | 2017-12-31 08:28 | 收藏 | 投票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用这句话来形象第十七届发审委对IPO审核的从严把关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这届发审委自10月17日履职以来,至11月17日,已经期满一个月,给市场留下了“史上最严发审委”的印象,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IPO公司的过会率一再降低。

 
    这种IPO公司过会率的降低是史无前例的。如10月31日,新一届发审委对6家企业的IPO申请进行审核,结果3家企业被否决,1家暂缓表决,2家获得通过,创下33%的历史最低通过率。而在创造出这一IPO公司过会率新低之后不久,在11月7日的审核中又再度创下16.67%的过会率新低。
 
   根据证监会的安排,11月7日共有6家拟在沪市主板IPO的公司上会,审核结晶,仅春秋电子1家获得通过,成都尼毕鲁、云南神农、山东玻纤、国金黄金、上海锦和商业5家公司均遭否决。其中,上海锦和商业还是二次上会再度折戟。也正是基于发审委的从严把关,结果在截止11月7日的第一个月里,共计有52家企业上会,其中,31家获得通过,16家被否,5家暂缓表决,过会率仅为59.61%。这意味着在上会的IPO公司,在超过四成公司未能通过IPO审核。因此,从第一个月的情况来看,本届发审委也确实成了“史上最严的发审委”,而11月7日堪称是上会公司的“黑色星期二”。
 
    上会公司遭遇“最惨发审会”,这种局面无疑是广大投资者所乐意看到的。因为从本届发审委履职以来的情况看,发审委委员们在工作中确实体现了认真负责、从严发审的工作作风。在对上会公司审核的过程中,发审委委员们不仅不“唯利润论”,即便是利润过亿的企业,如果存在其他问题,也会毫不犹豫地予以否决;而且发审委委员们在审核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细节,提出的问题也都非常犀利。
 
    就对IPO审核的细节来说,有一个细节的掌控无疑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对参与发行审核的7名委员采取一次一授权的做法,由电脑摇号产生当期的发审委委员,不固定召集人、不固定组,临时组建发行审核团队。这种做法显然可以避免此前固定组别带来的弊端。由于发行审核团队是临时组建的,发审委员们是通过电脑摇号方式产生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发审委委员们“被公关”,从而保证发审委委员们在审核的过程中能够公正一些。这样也就可以更好地对IPO公司的质量进行把关。
 
    又比如在11月7日发审中被否决的企业——成都尼毕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审委提出了五类问题,相关问题都戳中了尼比鲁的痛处,分别涉及业务运营资格,未来持续经营能力,海外收入真实性等。如发审委指出,公司报告期内存在未取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而从事游戏出版发行、未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而从事网络游戏运营的行为。且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于App Store和Google Play,但这两大平台均未对公司的业务收入进行函证。就此,发审委对该公司收入的可靠性存疑。
 
    发审委委员们在审核的过程中对IPO上会公司从严把关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这种做法不仅符合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也符合A股市场的根本利益,它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福音。
 
    首先,它有利于将垃圾公司与问题公司挡在股市的大门之外,减少IPO公司“带病上市”。对于当下的股市来说,新股上市后业绩变脸是经常遇到的事情。有的公司上市动机不纯,纯粹就是为了上市圈钱,而不是为了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的公司上市后很快就沦为了一个壳资源,造成上市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对上会公司从严把关,就可以减少类似的事情发生,从而为A股市场把守好“入口关”,做到防止“病从口入”。这种从严审核的做法对于提高过会公司的质量也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对上会公司从严审核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减少问题公司上市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害。IPO公司“带病上市”,企业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现象,这些现象所损害的都是广大投资者利益。一家公司上市时精心包装,导致发行价高企,导致股票上市时价格被暴炒。然后业绩变脸,公司股价因此大幅下跌。此举损害的当然是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而发审委对上会公司从严把关,防止企业“带病上市”,就可以减少业绩变脸等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害,这本身就是对广大投资者利益的一种良好保护。
 
    此外,对上会公司严格审核有利于消化IPO堰塞湖,打通企业快速上市的通道,让更多的好公司可以不用排队而快速上市。因为严格发审,一方面是将大量的上会公司抛到了股市的大门之外,甚至从IPO排队的行列抛了出去,这自然可以减少IPO排队公司的数量;另一方面因为IPO从严审核,这也使得那些滥竽充数的公司会自动选择退出IPO排队的行列。此外,由于对IPO公司从严审核,这也使得那些存在问题以及不符合IPO条件的公司,因此对IPO望而却步,更不会加入到IPO排队的行列中来。如此一来,IPO排队公司自然就会大幅度减少,企业IPO的进程也会因此而加快。这对于那些符合IPO条件的优质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原载第12期《武汉金融》)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pihaizhou1964)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