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中国远比日本更糟

韩和元 原创 | 2017-03-14 15:26 | 收藏 | 投票

 特别申明:本文系连载内容,系系列文章,不建议单篇割裂阅读。


摘要:人口问题上,中国面临的局面可能比当年的日本还要糟糕。于周天勇看来,欧洲、日本这些目前人口已经低生育、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国家,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或者只实行了指导性计划生育。他们的人口增长率,从高到低是一条较为平滑下降的曲线。而反观中国,人口生育率和增长率,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中低出生、低死亡和中低增长转型。但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生育,由政府集中计划管理和市场直接和机会成本机制双重调节(在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生育率自然下降和“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的政策的共同作用的另一种表述)下,其结果是,人口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一度反弹后,比欧洲、日本等国家,生育率和人口增长速度提前进入低水平区间,形成发展中超低生育造成的人口坑。正是这个坑,导致中国是未富先老,未强先衰;而日本则是,先富后老,先完成工业化,后经济增长才进入中低速度区间。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2015年,一部由韩国KBS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引爆网络。在这部正面肯定中国改革成就的外国纪录片中,韩国人将中国的崛起归因为7大力,分别是:人口力、企业力、货币力、军事力、资源力、软实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1]其中又将人口力归为第一大力:

 

“在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上,每天至少有一亿互联网顾客进行网上购物。

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阿里巴巴占据了中国国内80%左右的电子交易市场。在人口只有5000多万的韩国,这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可见,在阿里巴巴成功的背后,中国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这一要素,功不可没。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即使掌握10%左右的国内市场,数值也已经等同于整个韩国消费市场的3倍左右。

中国人口多达13.5亿,是美国人口的4倍多,是欧盟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多。由于拥有超过13亿的人,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在节假日,只要是在中国,无论到哪里,你都要做好挤在人海里随波逐流的准备。甚至,你可能被堵在人群中动弹不得。在火车站或客运站,购票的人群全部挤在一起,会让你有种身临战场般的错觉。这种情形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因此,中国人经常叹息:人太多了。

的确,中国拥有的庞大人口,其他国家无法比拟;同样,中国的消费能力也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2014年国庆节休假期间,中国人仅用于支付饮食的金额就多达175兆韩元。这达到了韩国一年财政预算的一半以上。

……中国不但有着13亿张嘴,还有着9亿的劳动力。现在地球上住着70亿人,近五分之一的人住在中国。1949年,创建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并没有这么多……中国增长的人口成了‘工作的手’。不可否认,正是有了低薪的产业生力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的产品才能席卷地球村;同样不可否认,庞大的人口起到了‘牵引车’的作用,带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进而造就了今天的中国,一个庞大的经济体。”[2]

 

为此,节目组认为,于中国而言,世界最庞大的人口就是其丰厚的资源。显然,节目组忽视了有时候资源也可被诅咒。

近几十年来,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究与经济增长有关的诸种因素和条件,即增长的源泉问题。自然资源或自然禀赋、物质资本、技术进步、公共秩序与法律乃至信念和价值观,相继被揭示出来并置于突出的地位。其中,自然资源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品,成为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通常蕴含了更大的发展潜力。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自然资源的确对于一国国民财富的初始积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快速工业化与其丰裕的自然资源密不可分。

但与此同时,经济学家也发现,另一些资源丰裕的国家却陷入了增长的陷阱。世界银行于2000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经验数据表明,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来看,资源丰裕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1965-1998年全世界低中收入国家人均GNP以年均2.2%的速度递增,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同期却下降了1.3%。在全球65个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中,只有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博茨瓦纳)人均GNP年增速达到4%1970-1998),而一些东亚资源稀缺的经济体(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经济增长却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其中,尤以荷兰最为典型。上世纪50年代,荷兰因发现海岸线盛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以出口天然气为主的国家,但与此同时,它的其他工业却也随之逐步萎缩。资源带来的财富使荷兰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国内其他部门失去国际竞争力。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荷兰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这就是经济学里的“荷兰病”现象及“资源诅咒”。事实上,这样的病症和诅咒也发生于中国,只是资源由石油变成了人口。由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带来的财富,使得中国国内创新的动力萎缩,这也正是我国为什么长期以来,无法有效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原因。

此外,还被节目组所忽视的是,正如辩证法所表明的,好与坏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甚至是相互转化的,昨日的蜜糖,很可能就是今天的砒霜。这一点,已经为日本的人口发展走势所证明了。有足够的数据表明,当1947年到1949年之间出生的那一代日本人即“团块世代”,以劳动年龄人口登上历史舞台时,他们推动了1960年代至198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日本经济的脊梁。可当近千万的这代人,陆陆续续的退休,于日本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骤降,意味着的是需要社会抚养的人口剧增。

不幸的是,这也是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不管你喜欢与否,也不管你是否已经准备妥当,我们都将在近期经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变化。中国将从一个人口学上年轻的国家,迅速转换为一个“永远年老”的国家。用彼得.德鲁克的话来说便是,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无疑是一场“看不见的革命”,[3]这种冲击将是巨大的——于中国而言,随着我国第二个生育高峰世代于2022年开始陆陆续续步入退休行列时,就如当年的日本一样,我国最为剧烈的人口变化将就此发生。

事实上,这种人口变化已经发生了。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而根据北京大学人口学者郭志刚的研究,由人口变动调查数据取得的老年人口比例比统计公报还要高,最多高出2个百分点。按照这个标准看,中国早已于1999 年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也就是说,不管人口拐点这个具体时点什么时候出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糟糕的时期。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在上一节里提到的,依平均寿命与出生率这两个轴线分类而做成的人口四象限图,就可以一目了然了。非常不幸的是,中国与日本和欧洲排在了一起——处于衰老象限之中。

 

人口四象限图

资料来源:[美]劳伦斯.克特里考夫,斯科特.伯恩斯.即将到来的世代风暴——美国经济的未来[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7.

 

正如印度《经济时报》顾问编辑、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研究员斯瓦米纳坦·S·安克雷沙里亚·艾亚尔所指出的:

 

“过去的20年间中国的‘婴儿潮’使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攀升,但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下,这一比例将急剧下降。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已经过去,现在则要面对人口老龄化甚至是人口负增长的问题。[5]

 

与艾亚尔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美国的大卫·皮尔森,他在20097月发表在美国《洛杉矶时报》的,题为《中国的老人将淹没这个国家》的文章里这样写道:

 

“……中国的工作年龄段人口———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发动机———将在几年内开始减少。与此同时,老年人队伍却快速壮大。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中将有1/3达到60岁或者更大,与之相比,美国是26%。预计那时中国的4.38亿老年公民将超过美国的人口总数。由更少的工作者来支持一个需要关怀的老龄化社会,中国面临着与西方国家相同的人口统计学上的挤压问题。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社会安全仍意味着要依靠一个大家庭。但这种纽带由于低出生率和成千上万年轻人远离家乡寻找工作而变得脆弱。为防止发生社会灾难,中国政府已承诺引进全国养老金制度。其挑战性在于制订出的计划足以防止老年人变穷,但不能大幅减轻年轻人的负担。…….从2030年开始,中国不断下降的工作年龄段人口预计会使每年的GDP下降0.7个百分点,而病人和老年人对资源份额的需要会变得越来越大。[6]

 

当然中国人口的这种走势,其结果或许没有易富贤所认为的——中华民族从此衰落这样悲观[7],但中国国家活力将减弱则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表现在劳动人口结构劣化,其后表现在公共保障体系负担过重上——在年轻人口和劳动人口比例减少、创造财富的人口无论相对量还是绝对量因此也都将减少的同时,由于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来中国国民收入支出中,用于老龄人口养老、医疗等消费部分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高。而到2020年前后又将出现更大幅度增长,无疑这又将侵蚀国家用于投资和防务的开支,使国家在保证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面临很大挑战。因人口结构改变而发生福利成本不断上升和国家活力减弱,将构成中国经济与社会诸方面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长期性问题。也正是基于此,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8]

但更为要紧的,在人口问题上,中国面临的局面可能比当年的日本还要糟糕。于周天勇看来,欧洲、日本这些目前人口已经低生育、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国家,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或者只实行了指导性计划生育。他们的人口增长率,从高到低是一条较为平滑下降的曲线。而反观中国,人口生育率和增长率,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中低出生、低死亡和中低增长转型。但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生育,由政府集中计划管理和市场直接和机会成本机制双重调节(也就是我在前面提及的,在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生育率自然下降和“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的政策的共同作用的另一种表述)下。其结果是,人口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一度反弹后,比欧洲、日本等国家,生育率和人口增长速度提前进入低水平区间,形成发展中超低生育造成的人口坑。正是这个坑,导致中国是未富先老,未强先衰;而日本则是,先富后老,先完成工业化,后经济增长才进入中低速度区间。[9]

 

资料来源:周天勇.人口生育和流动管制的经济后果[J].党政视野,2015(9):3-14.

 

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从另一个视角也得出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可能比日本更糟的结论。所指出的,一般来说,劳动年龄人口从增长转变为减少的时期与从不充分就业转变为充分就业的时期各不相同。例如日本,早于1960年代初期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而直到1995年前后才出现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二者之间有着长达30多年的时间差。而反观中国,这两个转折点几乎同时到来。为此,关志雄不得不担忧道:“因此(中国)劳动力短缺的程度及其带来的经济冲击力均大于其他国家。”[10]另一项数据也令人沮丧,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之后,20岁至64岁劳动力开始负增长,下降速度将超过日本。

连一贯高调大喊中国已然是在途的超级大国的胡鞍钢教授也不无忧虑于此,他说:“在这方面(人口老龄化),中日两国不同的地方在于日本在少儿人口开始下降及老龄人口开始攀升之前就已经实现了富裕,而中国的情况则更可能是在变富之前就变老。对于这个问题,中国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表现出了相同的担忧。老龄化很有可能从根本上将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从高速增长水平拉至低增长水平。”[11]

回到我们的房地产这个主题上来。正如美国学者哈瑞.丹特所指出的“房地产以及基础设施将是受到规模缩小的后续世代以及全球出生率降低影响最严重的经济领域”。原因很简单,“房地产市场之所以受灾最严重,只是因为房地产几乎可以恒久存在”,比如,欧洲的很多住房已经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了。这就决定了住房无须像汽车、家具和食品一样,不断的更新,最多是隔几年重新装修以此来翻新一下而已。这就意味着,当人口增长放缓或下降时,随着死亡人数多于年轻的购房者人数,“老年(逝去)人口的住房重新进入市场,冲抵了新的建设需要,住房净需求增长放缓,最终甚至下降,逐渐增加的住房供应开始对抗住房需求。”[12]

又如我们在本章的第二节里所论述的,既然泡沫破灭后,日本因为人口问题,踏入的不再是“繁荣-萧条-繁荣…..”这样一种地产周期,而是让人窒息的萧条过后便一直处于水平发展的人口赤字周期。那么,在人口问题上,与日本一样麻烦乃至更为糟糕的中国,就能幸免于难?老实说,我的看法有些悲观:如果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一旦崩溃,人口因素决定了,我们也将跟日本一样——堕入的是人口赤字周期,而不是传统的地产周期——那种暂时的周期性的衰退。

 

《不堪承受的中国房市之重》连载第三篇《对中国楼市未来的研判》第二章:一旦崩盘,踏入的不再是地产周期而是人口赤字周期之第三中国,也许会比日本更糟

特别申明:本文系连载内容,系系列文章,不建议单篇割裂阅读,相关文章见:

第一篇解码中国房市大涨之谜

1从人口红利大周期到人口赤字大周期的前夜——我理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框架
2房子不独商品属性还有金融属性:牛刀陶冬们错在这

3大国崛起所激起的民族自信心与房价上涨的逻辑

4无限膨胀的社会储蓄、有限的投资渠道与房价上涨的逻辑

5处于卖方市场:房价上涨的逻辑之四

6【政府需要房地产】之房屋:收回货币稳定市场物价的另类“高价商品”

7【政府需要房地产】土地财政依赖症

8政府需要房地产——维持房价,为经济转型升级赢得时间

9那年那份不得要领的房地产崩盘时间表

10人口红利周期——中国房市长期走牛的主因


第二篇不堪承受的房价之重

11高房价对创业的挤出效应

12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

13高房价妨碍生产力的发展

14高房价扭曲人们的价值观

15高房价打击打击中产阶级


第三篇对中国楼市未来的研判

16中国房市真拐点:人口与货币政策拐点的叠加

17不谋而合的18年——地产周期

18日本为什么爬不起来——因为他太老了



[1]本书所引蓝本为《超级中国》节目组所编著之同名中文图书《超级中国》,可能与纪录片本身有出入。KBS《超级中国》编组.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2]KBS《超级中国》编组.超级中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2-12.

[3]参见[]小岛明.日本的选择[M].东方出版社,2010:233.

[4]2005年以来,世卫组织每年发布一份《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汇集了世卫组织194个成员国及各地区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报告关注的重点是人类的寿命。报告显示,从2000年至2015年,人类的预期寿命增长了5岁,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最快增幅。其中日本的人均寿命全球最高,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6.1岁。

[5][]斯瓦米纳坦.S.安克雷沙里亚.艾亚尔十大差异[J].中国改革,2010(7).

[6]美国洛杉矶时报:老龄化威胁着中国财富[N]. 环球时报,2009-07-07.转引自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news/opinion/hwkzg/20090707/897799.shtml

[7]可参见易富贤博客文章《2012年中国人口危机全面爆发》

[8]习近平: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新华通讯社,2016-05-28.转引自凤凰财经: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528/14435547_0.shtml

[9]周天勇.人口生育和流动管制的经济后果[J].党政视野,2015(9):3-14.

[10]关志雄.刘易斯转折点后的中国经济——劳动力短缺的影响日益显著.RIETI,2012-10-30.http://www.rieti.go.jp/users/kan-si-yu/cn/c121030.html 

[11]胡鞍钢.超级大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76.

[12][]哈瑞.丹特.人口峭壁——2014-2019年,当人口红利终结,经济萧条来临[M].中信出版社,201473,81.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韩和元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