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为险资“正名”,举牌潮有望卷土重来吗?

郭施亮 原创 | 2017-03-08 07:03 | 收藏 | 投票

 保监会为险资“正名”,举牌潮有望卷土重来吗?

  举牌潮频现,这是近年来频繁上演的现象。不可否认,经历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过程之后,A股市场多数股票已经初现较佳的投资价值,而各类资本通过较低的价格对相关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投资,也是一种理想的资产保值增值策略。

  近年来,无论是险资机构,还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私募基金,乃至自然人等,都试图通过各种的方式来实现财务投资的目标。更有甚者,其投资入股,乃至举牌的行为,并非意在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进行战略性布局,乃至进驻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获得控制权、话语权等,而这一系列的举动,无疑会给相关的上市公司带来较直接的冲击压力。然而,纵观近年来频现举牌行为的大资金大机构,还是要看影响力较大的险资资金。

  谈及险资频繁的入股乃至举牌的行为,可以认为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推动。

  其中,近年来保费收入的高增长,而万能险、投连险等产品的爆发性增长,也为险资带来了较大的投资需求。然而,对于结算利率高居不下的压力,险资不得不采取更激进的投资策略,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与此同时,仍需要考虑到资产荒、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而在优质资产难寻的背景下,较高投资回报预期,且具备中低风险的投资产品已经较难寻找,而险资加大股票的配置,也是应对上述风险的主要考虑之一。

  除此以外,在此前险资新规中,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上限得以提升,而从过往的情况来看,险资在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运用上,并未能够发挥出理想的投资比例,而尚待挖掘的投资空间,结合股市泡沫风险的释放,也促发了险资资金的投资举牌热情。

  从举牌潮的频现,演变成野蛮人的入侵,而后到监管的重视,再到整改监管的趋严等,险资资金在短期内经历了活跃、高度活跃,最后到快速熄火的过程,而作为影响力深远的险资资金,其对股市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

  “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是近年来险资资金对资本市场影响的真实写照。在此期间,保监会的接连表态、监管的趋严以及整改力度的加强等,也促使险资资金快速熄火,面临全面整改的困局。

  事实上,从系列的监管规则来看,部分万能险占比过高的险资,其整改压力会非常明显,而在此期间,不排除其部分高收益产品会存在下架风险,从而压缩其整体收益率水平。但,对此整改,并非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是给予了5年的过渡期。至于险资及其非保险一致行动人的投资行为,也面临较大力度的整改。

  归根到底,还是要坚持保险业姓保,立足主业,回归本位的原则,这对险资资金的未来发展趋势构成深刻性的影响。

  不过,在市场担忧险资资金会否就此长期熄火之际,保监会最新的表态,却重新提升了市场对未来险资资金的期待。

  据证券时报消息,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从来没有说过保险资金不能举牌,只要合规,举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举牌也不表示就是一个收购。由此可见,保监会为险资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正名”,并消除了此前市场对险资长期熄火的疑虑。

  从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33910.67亿元,较年初增长19.78%。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7788.05亿元,占比13.28%。由此可见,险资资金可挖掘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从险资在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上,其潜在的投资空间,还是具有一定的可挖掘潜力。

  除此以外,在当前“脱实向虚”加剧的市场环境下,合理运用险资,并拓宽险资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就显得非常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由此一来,险资可投资的范围渠道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至于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只要做到立足主业、回归本位,并做市场长期资金提供者,而合理投资、合理举牌的行为还是可以期待的,而险资资金对市场的潜在影响,还是不可小觑。

  由此可见,经过阶段性整改与监管之后,险资资金有望实现规范合理的运用,而未来可能出现的合理投资、合理举牌的行为,也将会给市场带来可预期的新增流动性支持,对股市长远性健康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个人简介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施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