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收购 想说爱你不容易

曹中铭 原创 | 2018-10-13 09:41 | 收藏 | 投票

     今年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较为火爆,与之相比,上市公司出现的要约收购亦毫不逊色。统计显示,7月份以来,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呈现加速之势,共有10起以上市公司为目标方的要约收购。2017年全年共有14起要约收购案例,而截至9月11日,今年目前已经有28起以A股上市公司为目标方的要约收购案例出现,数量已是去年的两倍。

 
    大股东与董监高的增持、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以及上市公司出现的要约收购,已成为支撑股价的新“三驾马车”。特别是,股份回购如果用于减少注册资本,要约收购对股票具有锁定作用,客观上能减少股票的流通量,因而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今年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出现更加积极的现象,涉及多个方面的原因。比如,近年来,沪深股市持续低迷,上市公司股价早已跌得面目全非,较低的股价,能够大幅降低要约收购方的收购成本,大幅提升要约收购的效率,因此提升了收购方的兴趣。再如,要约收购行为,是为了获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如神州高铁近日公告,国投高新拟要约收购公司13%—20%股份,从而取得神州高铁的控制权。目前神州高铁第一大股东为北京海淀区国资投资公司,持股13.78%,神州高铁实际上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未持有股份的国投高新的要约收购,则直指神州高铁的控制权。
 
    此外,某些上市公司出现的要约收购,则是相关大股东为了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像新华百货第一大股东物美控股与上海宝赢对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之争延续了多年,也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与业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物美控股向全体股东发起要约收购,将持股比例提升至40%,与上海宝赢的持股差距也拉大至7%,也进一步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对于那些持股比例较低,又欲强化对上市公司控制的股东而言,股价的持续下跌为其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反过来讲,这也为“门口野蛮人”入局上市公司创造了时机。因此,上市公司要摆脱被收购的命运,提升其公司治理水平与业绩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今年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虽然火爆,但也必须注意个中隐藏的“危机”。就像某些上市公司的增持、股份回购最终变成了忽悠投资者一样,要约收购同样会出现类似的情形。如果要约收购变成了忽悠式的收购,那么介入其中的投资者往往会遭遇损失。
 
    而且,上市公司出现的要约收购,往往会出现投资者预受股份超过收购股份数量,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形,此时,投资者的部分股份被要约收购了,但也有部分股份是不可能被收购的。投资者如果为了套利而高位买入股票,将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此外,对于要约收购,也要防止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的情形发生。A股是一个投机市场,上市公司的任何利好消息,都有可能被游资所利用,进而在市场上翻云覆雨,而埋单的往往都是散户投资者。
 
    另一方面,对于上市公司出现的要约收购,也存在收购失败的风险。如果上市公司股价处于高位,收购方溢价收购的话,成功率往往会较高。但如果股价处于低位,投资者因股价下跌套牢严重,即使是溢价收购,也有可能提不起其激情。如此,要约收购失败或不可避免。
 
特别提示:请添加微信号 caozhongming999 关注曹中铭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