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不足一个月药明康德市值逾千亿,值吗?

郭施亮 原创 | 2018-05-30 07:07 | 收藏 | 投票

 上市不足一个月药明康德市值逾千亿,值吗?

  剔除上市首日的表现,药明康德已经实现了连续15个涨停板走势,作为今年58日挂牌上市的首家独角兽上市公司,如今股价不仅较21.6元发行价格高出数倍的水平,而且药明康德也分别实现了股价破百元以及市值破千亿的目标。可以这样认为,作为A股首家独角兽上市公司,药明康德的表现也给了后续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带来了不少良好的预期。

  截至529日,药明康德股价报收129.91元,总市值达到1354亿元,对应动态市盈率116.43倍。从最新的数据显示,在A股市场医疗行业中,药明康德总市值排名第一。在医药制造行业中,已经赶超了康美药业以及云南白药的市值规模,仅次于恒瑞医药。截至目前,恒瑞医药总市值2703亿元,而药明康德总市值仅为恒瑞医药一半左右的水平。

  谈及药明康德,实际上对于它的上市,也存在着不少的特别之处。其中,第一个特别之处,在于药明康德获得闪电过会后,成为成功上市的A股独角兽第一股;再者,第二个特别之处,则在于药明康德受益于新经济大环境的发展潮流,且有医药界华为的美誉;与此同时,药明康德还是首单以IPO形式回归A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而随着药明康德的成功上市,实际上对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带来有益的影响。此外,则是药明康德在上市之际,主动压缩了募资金额,压低了发行价格以及发行市盈率,而这一举措从一定程度上为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打开了发挥的空间。

  身处医药行业的药明康德,回归A股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而对于药明康德而言,也并非一家普通的医药公司,而从CRO服务市场份额排名来看,药明康德在国内享有较大的优势,而在CRO行业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在药明康德登陆A股市场之前,药明系的总市值早已达到了千亿市值的水平,而如今药明康德赴A股成功上市,股票市值突破千亿也基本上属于市场预期之内的事情。至于突破千亿市值之后的药明康德,究竟还能走多远,又可否进一步与恒瑞医药拉近距离,这仍需要看市场对药明康德的定价与估值的认可度,而A股市场独特的炒新大环境以及药明康德作为首家独角兽上市企业,却从一定程度上增加药明康德股价炒作的空间。

  不过,在药明康德股价遭到大幅炒作的过程中,药明康德同样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而对于目前药明康德的估值水平以及市值规模,似乎也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站在公司的角度出发,通过之前的私有化退市而回归A股市场上市,很大程度上希望获得更高的估值与市场定价,如今公司的目标任务已基本上达成,而随着公司市值规模的大幅抬升,不仅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而且还可以为公司打开更畅通的融资渠道,利于公司的快速扩张发展。

  股价遭到爆炒,利于公司估值与市值水平的大幅提升,增强市场的认可度。但,站在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过快的价格炒作,难免会加剧市场的投机意识,而待公司股价爆炒之后,后续股价出现价值理性回归的压力也是不可回避的。由此可见,从公司接连披露风险提示公告的行动来看,公司更希望获得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空间,并不希望股价过快透支掉未来公司的盈利预期。

  与港股市场相比,在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确实非常幸运。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A股市场新股不败神话长期存在,多年来出现上市首日破发的现象极低,即使公司基本面质地不佳的股票,在上市之初也往往容易获得市场资金的热炒,股票估值与市值规模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在于A股市场对新股发行上市的条件设置、门槛设置较为严格,且通过发审委的严格把关,最终得以成功上市的上市公司都不会很差,为其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带来了积极性的影响。与此同时,近年来A股发行市盈率监管红线的设置,以及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的约束,却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股上市后的炒作热情,而人为压低的发行市盈率,更是为股价的大幅上涨创造出有利的条件。以药明康德为例,在发行监管红线的影响下,结合主动压缩募资规模、压低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等因素,却或多或少为二级市场上的股价表现打开了空间,而作为首家独角兽代表的药明康德,获得市场资金的持续追捧也是不可回避的。

  上市不足一个月的时间,药明康德就分别实现了股价破百元、总市值破千亿的目标,这或许只有在A股市场才能够得到实现,这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股炒新热情持续高涨,而作为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A股市场,市场资金似乎更聚集在新股、次新股的身上,而接连不断的IPO,也或多或少分流了其余上市公司的存量流动性。由此可见,在高速IPO的背景下,不仅加快A股市场容量的扩容,而且还会加速分流其余上市公司的存量资金,至于高速IPO之后的限售股解禁压力,仍然是约束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后续上市公司减持压力还是不可小觑的。换言之,只要高速IPO现象得以延续,那么A股市场限售股堰塞湖以及密集减持潮现象仍将长期存在,这也是A股市场摆脱熊市环境的重要压力之一。

个人简介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施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