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为什么都是A股受伤房地产泡沫始终刺不破?

郭施亮 原创 | 2018-06-18 08:08 | 收藏 | 投票

 美联储加息,为什么都是A股受伤房地产泡沫始终刺不破?

  美联储加息,基本上符合市场的预期。然而,自美联储逐渐步入加息周期以来,目前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加息举措,而未来美联储的加息频率与密度,就颇显关键。然而,从市场的预期来看,2018年下半年可能还会存在两次加息,而明年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仍然强烈。

  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实际上对国内投资渠道等新兴市场还是构成了不少的冲击影响。其中,对于国内的汇率、股市等投资渠道,受到的影响压力较大。但,非常有趣的现象,则是在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之后,受到的冲击往往是A股市场,而同属人民币资产的房地产市场,反而并未受到明显的冲击,而多年来国内房地产的泡沫风险却始终未能得以刺破。

  货币收紧,利空股市;外围市场环境恶化,利空股市;汇率大幅波动,利空于股市;大幅增加资本市场的股票供应量利空于股市等。确实,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往往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与此同时,作为流动性较强的股票市场,加上股市步入熊市的大环境,实际上内外部市场环境稍有恶化,往往会给股票市场构成资金分流的压力,并加快资本出逃的需求。

  本质上分析,股票市场本身还是一个财富资金再度分配的场所,本来在市场游戏规则相对平衡、信息披露比较对称的市场环境下,往往不会造成市场过大的波动,而市场更有可能处于相对平衡的运行格局。然而,对于A股市场而言,本身就存在着持股成本不对称、信息披露不对称以及资金不对称等问题,加上股市接连大扩容的大背景,当股市运行重心略有企稳,或上市公司大股东迎来密集的限售股解禁期之际,A股市场的波动率却明显提升,而市场资金减持的意愿也骤然增加。

  站在部分原始股东以及部分大资金大机构的角度思考,即使二级市场价格持续大幅折价,但对于持股成本极低的资金机构而言,仍然拥有较大的投资利润,这也是A股市场持股成本严重不对称的真实写照。实际上,在A股持续大扩容的这些年间,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减持需求以及减持欲望非常强烈,而这些年来国内资本市场也可以称得上最快捷的造富通道。与之相比,大股东积极增持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干的热情反而有持续降低的趋势,而这或多或少也是一种脱实向虚的真实体现。

  由此可见,与同属人民币资产的房地产相比,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更强、特殊群体造富速度更快。在实际情况下,即使股票市场二级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甚至较最高价折价一半以上,但依旧难改大股东高管的减持意愿,而在高速IPO的背景环境下,只要这一发行节奏不降低、只要A股市场持股成本严重不对称的问题持续存在,那么限售股减持潮仍将愈演愈烈,从而导致股票市场形成接连不断的抛售压力,不断影响到股票市场的投资信心。对此,一旦美联储加息或内外部市场环境略有恶化,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分流压力,相应的减持需求以及减持欲望也会随之提升。

  时下,虽然A股市场的平均估值已经逐渐回归合理,但影响股市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接连不断的IPO高速发行以及密集的限售股减持潮,而归根到底,还是反映在股市投资信心不足,而股市特殊造富效应不减,从而加速了股票市场财富资金重新洗牌的过程。

  A股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莫过于国内房地产市场。

  实际上,与信心脆弱、赚钱效应偏低的股票市场相比,国内房地产市场却始终处于信心满满、赚钱效应极强的状态之中。

  对于A股市场而言,往往经受不住丝毫的内外部因素冲击,而稍有风吹草动,则容易引发市场的大幅波动。但,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高房价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因素的有效冲击,如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国内货币政策面临收紧预期、M2增速逐渐放缓以及调控政策逐渐趋严等,这系列重要性的因素反而并未加快国内房地产市场构成重要性的拐点变化,反而在市场一片看涨声音中不断上涨,甚至形成了普涨的格局。

  有观点认为,在国内相对封闭的投资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持续扩张,成为了高房价泡沫持续膨胀的主导因素。确实,回顾过去十年M2增速与同期房价的平均涨幅相比,却似乎形成了比较趋同的上涨幅度。不过,更为关键的,还是在于国内投资渠道狭窄,且直接影响房价的土地供应、拿地成本等因素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加上各类饥饿营销的模式,无疑引发了资金逐利需求的进一步升级,这也是维系高房价泡沫的重要支撑因素。

  从棚改货币化、旧城改造,再到各地的人才引进计划等,对于这系列举措,归根到底还是为当地补充刚需,而相应的摇号购房,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等现象,本质上还是等同于国内资本市场的新股打新模式,中签新股如同赚钱,而在这系列饥饿营销的模式影响下,却从很大程度上支撑着国内高房价泡沫,并成就了国内房地产市场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内外部的各种冲击压力。

  持续膨胀的高房价泡沫,本身不存在长期性、持久性,而当价格远远超过了合理的价值运行中枢,终究还是难逃价值回归的过程,只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但,换一种角度思考,A股市场经受不起任何的冲击压力,而国内房地产市场却足以经受密集的冲击因素,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投资信心的问题。

  实际上,在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的背景下,国内投资市场其实也是不缺乏资金的,关键还是缺乏赚钱效应以及投资信心。换言之,如果A股市场形成持续性的赚钱效应,那么投资信心也会随之而至,而15年杠杆牛市高峰时的疯狂景象也是一个真实写照。但,关键问题是,似乎国内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定位却约束着股票市场投资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而防风险守底线的政策定调,却或多或少给了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的推动力,而政策导向、政策定位不同,也最终导致两个重要投资渠道不一样的发展命运。

 

个人简介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施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