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的投资风险已暴露无遗

曹中铭 原创 | 2018-06-25 08:02 | 收藏 | 投票

     端午节小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出现大跌,上证指数一举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股市亦再次出现千股跌停的惨剧。在众多跌停的个股中,独角兽上市公司工业富联“出人意料”地现身其中。在看好独角兽企业的投资者看来,这或许是不可想象的。

 
    自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后,A股市场开始掀起一股独角兽的热潮。工业富联、药明康德、宁德时代等独角兽企业纷纷通过IPO绿色通道快速过会与上市,而为了迎接更多独角兽企业在A股挂牌,中国证监会推出了包括《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等在内的14份规范性文件。至此,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存在VIE股权架构的企业、尚未盈利的试点企业等在A股市场挂牌已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
 
    为了迎接独角兽企业早日上市,监管部门可谓煞费苦心。像药明康德与宁德时代都是在缩股发行后才上市的,虽然募集的资金少了,但上市也更“顺利”了。工业富联虽然没有缩股发行,但也推出了战略配售的锁股发行模式。而且,为了今后像BATJ、网易等大型的独角兽回归,防止大型独角兽企业上市后对股价形成冲击,证监会又批准六家基金公司发行独角兽基金,其上限设置为500亿元。如果六家独角兽基金都按顶格发行的话,则最多可募集3000亿元的独角兽基金。而这一切,实际上也说明了监管部门对于独角兽企业的宠爱程度。
 
    A股既是一个投机氛围浓厚的市场,也是一个热衷于炒“新”的市场。监管部门对于独角兽企业的热捧,也在市场上催生出独角兽概念股。只要与独角兽企业有业务往来或沾上边的上市公司,均会被当作独角兽概念股炒作一番。
 
    独角兽概念股都会受到追捧,真正的独角兽上市公司更是不在话下。有独角兽第一股之称的药明康德,其挂牌后曾连续16个交易日涨停,其股价最高被炒至138.87元的高位,相对于其21.60元的发行价格,涨幅超过5倍,中签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在今年的低迷行情中,新股能够走出连续16个涨停的是不多见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作为独角兽第一股的药明康德受到市场的追捧程度。
 
    不过,市场对于独角兽的追捧,也呈现出两极分化。药明康德创造了16个涨停,另一只独角兽宁德时代仍然走在涨停的路上,但工业富联同样作为独角兽,却只收获了三个涨停就开板了。这既与几只独角兽本身的流通盘有关,客观上也与市场对于工业富联的认知有关。工业富联虽然声称是工业互联网企业,但也不乏有投资者认为其只不过是代工厂而已。而作为制造业,工业富联曾经创造的超过40倍的市盈率确实也太高了。
 
    市场对于独角兽的追捧,在创造了药明康德16个涨停的同时,独角兽的投资风险也开始显现。比如药明康德股价最高时曾上摸138.87元,如今已跌破百元大关,最大跌幅近三成。工业富联股价最高时达到26.36元,如今最大跌幅也近三成。
 
    对于独角兽企业而言,概念炒作只能呈一时之“勇”,企业的业绩与成长性才是根本。而业绩与成长性,才是支撑独角兽企业股价的基础。丧失了业绩与成长性,无论独角兽拥有怎样的概念与题材,最终都会实现价值回归。
 
特别提示:请添加微信号 caozhongming999 关注曹中铭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