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六月不仅有阴雨阵阵,更有70+P2P平台雷潮滚滚

崔翰林 原创 | 2018-06-30 12:30 | 收藏 | 投票

 

企创网:开篇直接上干货,即将过去的这个六月,中国的金融市场极不平静,上有定向降准、人民币贬值;下有A股跌跌不休,P2P跑路不止。这个六月,多数投资人堪称是步步惊心。

六月P2P平台不完全爆雷名单 ↓↓↓

天雷滚滚从何来?

一、宏观经济不乐观

当下的经济形势多严峻,其实不用看别的,就看看A股的表现就可以了。连续的大盘下跌,充分证明了市场弥漫的紧张情绪。

之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中国整个社会各行各业过高的资金杠杆。这种杠杆绷得很紧,几乎是稍有风吹草动就无力承受。所以高层选择这一时间点持续进行去杠杆操作,根源就是在为解决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隐患。

货币一收紧,社会融资成本自然升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性瞬间面临大考。一些余粮不足,竞争乏力的企业债务违约情况扎堆出现。风控明显逊色于银行机构的P2P平台,自然就有更高的风险出现坏账。

二、舆论风声又鹤唳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谈及非法集资时表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这话有毛病吗?一点毛病都没有。所有出事的平台,基本都发生过虚假宣传和虚高承诺,所有投资失败投资人都存在过度贪婪。利息超过6%多问问自己平台如何盈利,利息超过8%多想想自己输不输得起,利息超过10%多看看上面那份爆雷名单。

舆论对于P2P平台的影响,其实还远不止以上这一点。由于全国P2P平台之前过热,导致现在扎堆爆雷跑路,各家财经媒体每天都有相关新闻的轮番报道。日以继日,投资人自然不敢再轻易投资,这也进一步加剧一些庞氏骗局型平台加速爆雷。

三、延期备案人心慌

P2P备案可以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大考,优质的平台盼着早日拿到资质稳定地位,从而开始进一步的扩大战场;劣质的平台则抓住备案延期的空挡时期,拼命再捞上一笔好趁机跑路。

所以这个时间点,就变成了一些通过备案无望的P2P最后的舍命狂欢。部分地区监管层命令限制各家平台在备案审核期不得扩张规模,扩大资金量,原因正是在这儿。但是,这并不能避免某些平台依旧顶风作案的行径。

四、行业周期又循环

所谓的爆雷潮,往往都与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监管政策息息相关。

2013年国庆后2个月10%平台爆雷、2014年国庆后爆雷差不多也是10%平台,2016年监管加码后更是开启了和A股一样长达两年的持续性爆雷期。

那么六月份这一次的集中爆雷,还是因为行业又到了一个全新的关口,一些平台已经认为无利可图或无洞可钻,所以只能集中跑路。

P2P平台投资建议

一、保守型投资者敬而远之:如果你属于保守型投资者,完全无法承受本金的任何损失,那么小创建议远离P2P。P2P其性质就决定了完全无法与银行储蓄、货币基金等稳健型投资品相比,需要有一定的承担损失风险意识和能力。

二、分散/小额/短期三原则:分散很容易理解,即我们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哪怕总投资只有几万元,依旧要一定坚持分散原则,这不是P2P的基本投资逻辑,而是所有人在进行投资理财时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所谓小额,并没有限额一定是多少,因为“小”的概念对于每位投资人而言都不尽相同。P2P理财配置占全部空余资金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小创个人建议,不超过30%为益。

短期,同样很好理解。P2P行业十分特殊,所以一年以上的标的建议彻底放弃,因为这个行业的迭代从来都是以月来计算的。也就是如果你投资了一个年标,就得在心里祷告这家平台起码渡劫12次没死,这个风险显然大了些。根据平台资质,建议期限只选择1~3月标,非常值得信赖的不超过6月标。

三、无辨别意识切莫贪心:多数在P2P平台损失特别巨大的投资者,主要原因集中在两点:其一是不懂瞎投,其二是贪念熏心。

所谓不懂瞎投,一方面可以从上面第二点,关于投资P2P理财的最基本逻辑理解。如果投资P2P连最基础的分散、小额、短期三原则都不遵守,那么出事只是早晚;另一方面是P2P平台如此之多,如何选择至关重要。如果你根本都不了解一家平台主做标的(例如房贷、车贷)行业情况,盲目投标同样危险巨大。

贪念熏心同样是所有投资风险的最大隐患。比如原本你只想投资一家平台一万块三个月。结果平台的销售告诉你现在他们有活动,投多少可以用加息券,投多少可以用红包,投多少可以赢手机。然后你两眼一黑,稀里糊涂把多半资金全搞了进入买了长期标。你为的是平台的利息,平台为的是你的本金,你说你不崩谁崩?

赚钱不易,亏钱眨眼,且行且珍惜!

个人简介
大数据(Big Data)资源中心 & 数据思维(Data Thinking)研究所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