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堰塞湖”加速见底,但中国股市的问题并不在这里!

郭施亮 原创 | 2018-08-27 07:03 | 收藏 | 投票

 IPO“堰塞湖”加速见底,但中国股市的问题并不在这里!

  一边是IPO排队企业众多,另一边则是IPO泄洪速度较慢,由此导致IPO堰塞湖问题持续存在。然而,对于近年来的A股市场,也在专注于为IPO堰塞湖加速泄洪,最终实现IPO随报随上的发行方式,甚至可能是为以后的注册制铺路。

  201611月以后,A股市场基本上实现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速度,而这一IPO发行速度也成为了A股市场的常态化现象。时至目前,在IPO常态化模式下,配合企业IPO大面积主动撤单的现象,A股市场的IPO堰塞湖已从900家左右骤减至不足300家,而从近期披露的公开数据来看,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为296家,这一数字也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水平。

  换言之,如果A股市场的IPO堰塞湖加速泄洪,且企业IPO撤单比例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那么完成泄洪IPO堰塞湖压力也可能会成为现实。届时,A股市场有望实现IPO随报随上的形式,而这实际上也是加速向注册制靠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IPO发行常态化的背景下,实际上给A股市场带来了几个问题。

  其中,一方面是IPO堰塞湖数量的骤减,但另一方面则是陆陆续续的IPO企业进行申请排队,实际上IPO堰塞湖数量还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而未来影响IPO堰塞湖泄洪结果的因素,一个是IPO主动撤单的数量,一个是IPO审核力度与速度的把控。此外,仍与新增排队企业的数量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性。

  再者,当IPO堰塞湖得以完成泄洪任务后,未来IPO会否再度提速,无疑成为了关键的要素。假如未来股票市场实现随报随上的模式,且逐渐往注册制靠拢,那么潜在的股市扩容压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此外,即使A股市场专注于为IPO堰塞湖泄洪,解决了股票市场的“入口”问题,但股市“出口”问题尚且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退市常态化,由此容易导致股票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的显著下降。

  于市场而言,对于IPO堰塞湖的加速见底,实际上仍存一定的变数。或许,从实际情况下,要么通过减缓IPO发行节奏以及核准数量,来助力IPO堰塞湖的泄洪效率;要么加快IPO企业的审核速度,一次性核准批量的企业,来达到IPO堰塞湖泄洪的目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IPO加速泄洪的背景下,时下的IPO堰塞湖泄洪却打破了以往的常态化规律,而从最近一段时期的表现来看,无论股市低迷与否,都似乎未能阻挡IPO发行常态化的运行节奏。按照以往的情况,当股票市场处于持续低迷乃至极端非理性的市场环境时,市场往往会采取显著减缓乃至停发IPO来满足市场稳定的需求,而这一现象却于近期得到了打破。

  完成IPO堰塞湖泄洪任务,或许对于A股市场而言,是一个重要性的事件。但,于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实现IPO堰塞湖的最终泄洪,仅仅属于A股市场的一个局部问题,而中国股市的核心问题并非在这里。

  实际上,于投资者的角度思考,大众恐惧IPO并非在于其发行节奏的快慢以及核准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高速IPO发行模式下,将会带来一系列的未知风险。

  其中,如果实现了IPO发行常态化,却没有退市常态化的配合,那么在缺乏有效优胜劣汰的基础上,实际上还是在不断增加股市的容量规模。然而,作为长期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市场,股市容量不断扩张,但却没有新增流动性的持续补充,终究还是不断分流股市存量资金,且多数存量资金聚集到少数股票身上,由此导致市场出现大面积的僵尸股,而市场甚至容易发生局部性的流动性危机。

  再者,在IPO显著提速后,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明显增长,后续上市公司潜在的再融资需求也将会水涨船高。实际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通过上市满足其不断融资扩张的需求,而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多年来通过股票市场实现市值飙升、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的上市公司不少,但却建立在股市持续再融资的基础之上,而在此期间,投资者的实际权益却在不断被摊薄,甚少有投资者可以享受到企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不少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中的开板价格,往往是未来几年时间的顶部区域,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基本上遭到深度套牢的局面。

  与此同时,则是上市后会存在接连不断的解禁潮、减持潮,而这对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是构成持续性的冲击。实际上,即使在减持新规升级版的模式下,上市公司大股东依旧有不少的办法变相减持,乃至组合式、花式减持,而在接连不断的减持压力下,实际上对上市公司价格的抛售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当下不少个股身处流动性危机的大背景,上市公司股价基本上经受不住连续性的大单抛售。但,只要高速IPO发行节奏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么解禁潮、减持潮压力仍将不断持续,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影响还是非常持久的。

  此外,因中国股市长期存在新股神话不败的现象,而企业成功上市往往意味着大股东一夜暴富,在这一种造富神话影响下,却激发了大量企业上市的需求。然而,对于企业而言,上市最直接的目的,还是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以及扩张壮大,而对于大股东而言,上市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身价飙升、财富膨胀。在强烈造富效应下,本身具有强烈逐利性的市场土壤,却导致不少企业家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而在金钱诱惑下,在资本市场捞一把就跑的心态愈发强烈,而真正坚持实干、抵御金钱诱惑的企业家还是为数不多。

  由此可见,解决股市长期存在的IPO堰塞湖问题,仅仅是一个冰山一角的问题。对于股市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要正视高速IPO发行环境下所产生的系列负面影响,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而不要让股票市场成为财富持续不合理分配的场所。

个人简介
个人邮箱 guoshiliangbo@163.com 郭施亮,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2013搜狐年度最佳行业自媒体人。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专家,前瞻网经济学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中国风险投资》特约评论员。同时,作者受邀广东…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施亮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