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需要从融资市到财富管理功能的蜕变

杜坤维 原创 | 2019-11-20 07:18 | 收藏 | 投票

 听其言观其行,资本市场利益错综复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实到位,法律执行到位。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也不是本届管理层首次提出来的,已经喊了多年,可是依然没有能够避免一年好两年差三年披星戴帽的悲剧轮番上演,就在于处罚偏轻,

证监会提出《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

据媒体报道,证监会制定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已在系统内下发,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至5年的时间使存量上市公司质量有较大提升,上市公司整体面貌有较大改观。

具体政策着力点在哪儿,媒体报道也没有说的非常详细,但部署了46项具体任务,力争实现上市公司群体更加优质,市场结构更加优化,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更加健全,监管有效性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回报机制持续改善,全社会形成良好发展生态的目标。

这个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十分好的,也是很及时的,但能否带来上市公司质量脱胎换骨的变化,需要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关键在制度改革。

提出一个方案很容易,关键在于落实,A股长期以来定位偏重融资,强调的是支持融资功能,而不是财富管理功能,所以制度更多的是保证融资最大化便捷化,而不是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制度设计上就存在很大的偏差,对于发行人和高管、大股东的处罚仅仅是停留于罚款上面,而罚款又是少得可怜,最高也就是罚款60万元,这是鼓励违法违规,还是震慑违法违规,我想是需要重新考量的。

这种以罚代法的行政处罚方式,不能震慑市场违规违法主体有敬畏法律、敬畏市场、敬畏投资者的心,马克思说过资本一旦有了300%的利润,就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资本市场根本不止300%的利润,也不用冒太多法律风险,顶多也就是罚款60万元,资本自然通过造假、信息违规披露获得利润,资本利润多了,投资者的利益就少了。

因此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就是一个不合理财富转移的场所,投资者的财富不断的向大股东、高管转移,投资者最后落下一个七亏二平一盈利的悲惨结局。

因此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就在于让造假者、侵吞上市公司利益者牢底坐穿、罚的和赔的倾家荡产。

理想很丰满,显示很骨感,很多造假者侵吞上市公司利益者可以逍遥法外,由投资者为违规者违法者买单,这样的市场大环境如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乐视网贾跃亭就是一个典型,在乐视网陷入危机以前。减持百亿元、通过抵押融资提前套现、利用关联欠款几十亿元,然后跑到美国完成自己的终极梦想,把一地鸡毛留给二级市场,这样的鲜明对比,是资本市场的悲哀,

乐视网只是一个个案吗?并不是,有太多的公司财务造假,股东减持套现,玩失踪,也有的利用担保、资金占用、关联交易彻底掏空公司成为一个空壳,最后股价暴跌,投资者亏损惨重,大股东逍遥法外,并不用承担太多责任,赔偿没有集体诉讼机制,大大减轻,即使赔偿也主要由上市公司来承担。

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

目前资本市场很多改革的方向依然存有争议,但是如果不改变以罚代法,或者是司法对接不协调不通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依然步履维艰,别说三年五年,就是十年也还是徒劳的。因此需要基础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一个是加快集体诉讼机制,代表人诉讼制度在于明示退出,只要不明示退出,就可以获得同样的赔偿,让司法救济惠及每一个投资者,这会加大违规违法成本。

另一个是司法对接要加强,不管是财务造假、损害上市公司利益,都要入刑,严重者要牢底坐穿,对于富豪资本玩家而言,罚款并不足以警示他们,关键在于让他们失去自由,牢底坐穿,如果财务造假、损害上市公司利益,需要坐牢十年二十年甚至无期徒刑,就没有几个人敢财务造假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三是乱世当用重典,目前市场一团乱象,在于罚的很轻,不足以伤筋动骨,财务造假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最高处罚60万元,参考美国萨班斯法案,对于财务造假,罚款上限可以提高到两个亿,如果最高两个亿罚款,我看没有几人敢财务造假了。

四是罚款要落到实处,如果罚款几个亿,但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及时收到罚款,违规违法者不缴纳罚款,也不采取强力措施收缴,等于罚了也是白罚,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对于不按时缴纳罚款的,应该全面查清违规违法者的资产,按照有关法律判他入刑。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监管与市场的共识,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就要改变市场融资市的理念,回归市场财富管理功能,才能在立法上平衡投融资利益,才能下决心改变市场轻罚轻打的历史,走向依法从严治市,才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本文来自于悟空问答

个人简介
从事股票市场投资,同时写一些财经评论
每日关注 更多
杜坤维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