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望:地方债,开启零售时代

杨望 原创 | 2019-05-15 13:55 | 收藏 | 投票

 文: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杨望 |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周钰筠

导读

2019年3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 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工作 的通知》,标志着地方债银行柜台业务“试水”落地, 地方债开启零售时代。

正文

投资优势

地方债柜台业务主要面向中小投资者,满足了其对于准入门槛、流动性、风险状况、政策优惠等综合因素的考量。

第一,投资准入门槛较低。地方债最低投资金额 为 100 元,且对投资者没有金融资产要求,而根据《全 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个人投资者需满足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金融资产不少于 500 万元、具有两年以上投资经验等规定,投资准入门槛较高。

第二,收益优势突出。目前六个试点地区地方债的发行利率在 3.01%~3.32%(见表 1),普遍高于同期 国债与定期储蓄收益率。截至 2019 年 4 月 22 日,中 国 5 年期国债收益率在 3.19% 左右,而银行 3 年期或 5 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均低于 3%。此外,地方债利息 收入可免征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隐性 收益率更加突出。经浙江省财政厅预算执行局测算, 浙江柜台地方债还原税后利率能够达到 4.41%-4.95%, 显著高于同期同风险水平的其他理财产品。

第三,信用水平良好。地方债又称“银边债券”,其还本付息现金流均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在资管新规落地,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与净值化转 型的背景下,银行需定期披露产品净值以反映资金的 真实盈亏情况,信用资质更高的地方债投资优势得到 进一步凸显。

第四,流动性较强。地方债柜台业务实际上是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共同开放,意味着投资者能够通 过转让债券的方式提前支取投资资金,支持交易资金 实时清算。此外,柜台市场还为投资者提供回购交易、 短期融资融券等衍生功能。

总之,地方债柜台业务为投资者增添了低风险、 中收益的投资新渠道,提高了其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和 安全性,同时满足了投资者对资金调配灵活度的需求。

表 1本次地方债柜台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财政部,各地区财政厅,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

潜在风险需关注

2017 年后,地方债违约风险问题受到关注。地方债过去的违约风险并不因开放了柜台业务而消失,反而有可能因为扩大资金规模、延长风险传递链条,将风险爆发时的影响扩散范围增大。

从宏观因素来看,衡量地方政府的负债指标一般 分为负债率与债务率。前者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占 GDP 的比重,反映杠杆水平 ;后者为地方政府债务余 额占政府综合财力的比重,反映长期偿债负担。其中, 根据《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地方政 府偿还债务资金来源可能包括公共财政类收入、政府性基金类收入与国有资本经营类收入。因此,对于地 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测算应当包括上述三个方面。

经测算,从杠杆水平来看,有12个省份负债率 超过 25%,19 个省份负债率超过 20%,贵州、青海负债水平甚至超过 50%,杠杆率高企。从长期偿债能力 来看,有19个省份的债务率超过50%,其中最高值 为贵州 89% 的债务水平。从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测算 结果来看,部分省份存在较大偿债压力,其违约风险不可忽视。

从微观因素来看,地方债的风险形成机制是复杂的,其信用水平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制约。

第一,变相融资现象犹存。部分地方政府与银行、 国有企业等联合成立合作基金,行政色彩较浓,配套 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不成熟,可能存在现行法律框架之外的“变相债务”。这部分“变相债务”从法律意义上无法得到权益保障,存在违约成本过低的风险。

第二,举债机制存在隐患。现行《预算法》仅赋 予了省级政府举债权限,其余下级政府的举债需求需 通过省级政府等代为举债。这一机制实质上是要求省 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负债背书,举债权利与还债责任 的脱节是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风险不确定较高。由于政府 资金多用于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类投资中,而相 比于 3-5 年的债券融资,存在期限错配问题,容易使 得流动性风险转嫁到投资者身上,短期内流动性压力难以评估,不确定较强。

改善地方债服务体系

要充分发挥出地方债的投资优势及对银行和实体经济的积极意义,就要正确防范目前地方债争议较大 的潜在风险点,因此应该改善地方债服务体系,帮助监管部门与投资者应对风险。

一是,建立约束机制,明确举债规则。业务规范 是一项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借鉴上市公司的监 管思路,其要求公司治理结构需要满足监管部门的规 定,那么地方债对应的地方政府也应建立起一套类似 的约束机制。为弥补地方债权利与责任的脱节矛盾, 应在每一级财政之间梳理清晰边界,完善举债规范、 考核评价、责任追溯全流程约束框架,同时可避免部 分地方官员追求短期政绩而罔顾偿债能力、盲目举债 的现象。

二是,推动穿透监管,促进信息披露。为了避免 地方债定价风险转嫁到银行身上,可从透明化预算管 理与债务监督两方面出发。一方面,重视预算设计的 科学性并适当披露债务相关的信息,从举债源头的合 理性上接受公众监督。另一方面,债务监督包含债务 统计与核算、债务资金流披露、债务项目运行情况、 债务使用去向等信息的定时披露,防止出现地方政府 与融资平台之间交叉借款、违规融资等账户不明、财 政混乱甚至违法现象。

三是,完善投资服务,保护债权人利益。地方债 柜台业务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 博弈中处于弱势。因此,为更好地服务于上述群体, 与债务融资相关的信息评级、信息披露、交易清算结算、 质押抵押、破产清算等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原刊于《金融博览》)

了解更多深度内容,欢迎关注杨望金融微信公众号。(ID:yangwangjinrong)

个人简介
杨望 瀚德金融科技集团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观察经济气象,思考经济趋势 | 读懂金融商业本质
每日关注 更多
杨望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