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大控成面值退市第5股 二股东证金公司如何投资?

皮海洲 原创 | 2019-09-17 08:34 | 收藏 | 投票

 随着9月12日股票交易行情的结束,*ST大控成功锁定面值退市第5股名额。当天该股以0.79元的跌停价收盘,由于这已经是该股连续第16个交易日低于1元收盘,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4个交易日里,该股股价即便每天涨停,也都不可能站上1元的位置,该股因此提前锁定面值退市第5股名额。

 
*ST大控成为面值退市第5股,从而将证金公司也推向了前台。因为在*ST大控的股东中,证金公司以3271.63万股的持股位居公司第二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的 2.23%。在A股市场,证金公司有着“国家队”的美名。而作为“国家队”来说,本该奉行理性投资、价值投资,不料却身陷在*ST大控这样的垃圾股之中,这无疑让市场上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当然,证金公司进入*ST大控是有历史原因的。股市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历经近一年的疯牛行情之后,从2015年6月中下旬开始出现暴跌走势。面对股市的连续暴跌,甚至是接连出现“千股跌停”的局面,管理层开启了股市维稳的序幕。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证监会牵头组建证金公司进入股市维稳。正是基于维稳的需要,所以证金公司进入股市后全面买入股票,不仅一些权重的蓝筹股被证金公司大量买进,而且就是一些业绩不佳的垃圾股也被证金公司纳入到了自己的持仓之中。
 
由于当年的维稳,证金公司是仓促组建又仓促进场,因此,证金公司当时基于维稳的需要买进一些垃圾股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在经过了4年之后,证金公司仍然还持有这种垃圾股,甚至丝毫都没有进行减仓。2015年三季报,证金公司持有*ST大控3271.63万股,到今年二季报,证金公司的持仓仍然不变,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而且,这种情况不只出现在*ST大控这一只股票身上,如不久前连续43个跌停板的*ST信威,证金公司以5328.11万股的持仓成为该公司第4大流通股股东,证金公司同样是4年来都未减持该股。
 
连续4年持有垃圾股却不减持,直到公司股价爆雷,甚至沦为退市股,证金公司的这种投资无疑是值得反思的。虽然从理性投资的角度,市场一直倡导长期投资,但这种长期投资显然不是指长期投资垃圾股,而是长期持有优质蓝筹股。很显然,*ST大控并非是什么优质蓝筹股,而是典型的垃圾股。该公司2014年的每股收益仅为0.01元,2015年每股收益为-0.06元,2016年每股收益为-0.07元,2017年虽然做出了0.02元的每股收益,但当年扣非后的每股收益仍然为-0.02元,2018年每股亏损更是达到1.07元。而且该公司2017年、2018年的财务报告都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非标意见。因此,这样的公司显然是不应该为作为国家队的证金公司所长期持有的,证金公司对*ST大控等垃圾公司的投资确实值得反思。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价值投资理念。虽然不排除价值投资是证金公司投资的主流,但从证金公司持有*ST大控等垃圾公司的股票来看,显然在证金公司的投资中还有非价值投资的暗流存在。这表明证金公司在执行价值投资理念的时候并不坚决。这就很容易在投资者中留下证金公司也投资垃圾股的负面影响,进而动摇投资者价值投资的理念。
 
其次是证金公司投资的风控失控。证金公司持有的*ST大控沦为了退市股,而*ST信威的股价也较证金公司维稳时买进的价格下跌了90%以上,此外,在证金公司的持股中,还有股价下跌超过5成的。虽然这些公司在证金公司的持仓中占比很小,但却也暴露出证金公司在这些股票中的风控失控问题,甚至完全就没有风控管理的存在。如果有风控管理的话,怎么会让单只股票的损失扩大到50%以上,甚至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持有的股票沦为退市股呢?
 
此外,证金公司作为“国家队”应在投资者中起到表率带头作用,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价值投资,但证金公司长期持有*ST大控等垃圾公司股票的做法,所起的效果显然是适得其反,甚至起到误导市场、误导投资者的作用。证金公司长期持有*ST大控,并不及时止损出局,投资者难免会误认为是证金公司看好该公司未来的发展。投资者因此买进*ST大控股票,甚至长期持有,那显然就会被误导了。(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pihaizhou 或 pihaizhou1964)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1993年入市,21年的股市磨练,练就了对股市独到的眼光与见解。2001年通过证监会证券投资分析专业资格考试。已在全国主要证券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所写文章以政策、时事热点评论、股票炒作心得体会为…
每日关注 更多
皮海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