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刻得高溢价发行无关圈钱,是投资者自愿送钱

杜坤维 原创 | 2020-01-10 06:43 | 收藏 | 投票

 资本市场注册制的要义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就可以完成IPO,不在乎是不是圈钱,圈钱也是投资者心甘情愿给圈的,投资者如果不认可发行人投资价值,完全可以不申购,让发行人无法完成IPO。

据新浪网,科创板新股优刻得进行了网上申购,发行价为33.23元,发行市盈率高达181.85倍,东方财富网显示的行业市盈率为36.65倍,也即优刻得的估值5倍于同行业公司。

201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还高达135.19%,2018年的业绩增速就已经回落到8.78%;2019年上半年,优刻得归母净利润只有783.93万元,仅相当于2018年全年7721.23万元的十分之一。

上市前、2019年上半年末,优刻得总资产不过才21.33亿元,净资产更是只有17.31亿元,4个募投项目,就需要圈走近20亿资金,总投资额更是高达25.56亿元。

注册制审核已经不再为投资价值背书,也不会设定一个发行股票价值标准,比如主板的23倍市盈率,仅对招股书进行形式审核,对公司的招股书披露问题进行问询,证明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优刻得按照科创板要求,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投资者,公司的利润增速是下滑的,而且是大幅度下滑,发行市盈率高达181.85倍,高于可比公司,募集资金超过公司净资产,招股书并没有隐瞒这些财务数据,符合科创班信披要求。

至于公司值多少钱,发行价有多高,就由市场自身去判断,去博弈,33.23元发行价不是发行人强加给机构的,也不是承销保荐商强加给机构的 ,而是机构根据自己的定价标准,按照一个自己定价模型和估值逻辑,自愿报出一个33.23元的价格,至于机构基于炒新逻辑,不是按照公司内在价值给出发行价,亏赚都是机构自己的事情,上市以后破发,就只认亏钱出局,上市以后股价上涨就盈利出局,这都不干发行人和管理层、中介机构的责任,这是市场化的要义。

至于网上投资者,同样道理,如果不认为具有投资价值,上市以后存在破发的可能,就不参加申购优刻得新股,如果认为有投资价值,就参与申购优刻得,并没有人在背后拿着棍子,不参与申购就抽你,逼迫投资者参与申购。

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从理性经济人出发,希望把股价买的高,而且是越高越好,这无可厚非,关键是市场不能助长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这种冲动,而是要以尽量低的价格拿到股票,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而目前是具有定价权的机构报价总是往高处报,伤害了自己的利益,向发行人和承销保荐商让渡更多的利益,市场出现了高溢价发行,三高IPO重新显现,令市场颇为无奈,也引发诸多质疑。

虽然我不认为优刻得存在圈钱行为,但是我是三高发行的坚定反对者,高溢价发行实际上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收益,破发也会成为常态,但抑制甚至杜绝高溢价发行,关键在于具有询价权力的机构定价能力,不能总是基于炒新预期,把股价往高了报,希望中签获得短期炒新收益,实际上这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上市破发虽然是成熟市场的常态,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不同,国外市场不存在股市支持谁的问题,也不存在IPO影响市场走势问题,股市走势更加强劲,像美国股市连涨十年,投资者获得丰厚的收益,而国内市场承担着繁重的支持融资重任,股市长期以来下跌时间多于上涨时间,也就是牛短熊长,二级市场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累累,如果新股上市就破发,意味着新股红利消失,投资亏损还会增加;另外基于炒新的估值,本身就是一种违背机构价值投资的内在逻辑,机构定价能力的缺失,给市场健康走势带来巨大隐忧,最后是高溢价发行,造成募集资金严重浪费,与资本市场的资产优化配置完全背离。

注册制下,监管不再为价值投资背书,可是从科创板IPO估值水平看,我不认为机构是理性的,而是疯狂的,高溢价发行未来股价存在较大的调整压力,这伤害了科创板的稳定健康运行。机构应该发挥出市场定价的定海神针作用,从公司内在价值出发,而不能总是从炒新角度给予高溢价发行,造成大量发行人圈钱的冲动,形成IPO正向激励,激励更多的人来IPO,给二级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个人简介
从事股票市场投资,同时写一些财经评论
每日关注 更多
杜坤维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