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连开8张罚单,对蹭热点的监管勿流于形式,存多种嫌疑

曹中铭 原创 | 2020-03-13 07:47 | 收藏 | 投票

     继海南海药之后,3月8日,深交所又连开8张罚单,对天晟新材、永太科技等8家蹭热点公司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这8家公司蹭热点受到深交所的处罚,固然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不过,仅仅只是给予通报批评,如此监管却也不无流于形式的嫌疑。

 
    综合来看,8家上市公司蹭热点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特斯拉、华为、光伏电池等。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鼠年开市以来市场炒作的热点。特别是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热点,更是受到市场持续的炒作,口罩、瑞德西韦原料药,以及其他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等,只要上市公司业务与之关联,其股价就会如旱地拔葱般飙升。
 
    在8家公司中,天晟新材最具代表性,其蹭热点也“最全面”,可以说鼠年以来市场有什么热点,该上市公司就蹭什么。在其所蹭的热点中,新冠肺炎疫情、特斯拉、华为,甚至小米手机等都与其存在业务关系。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在深交所问询后,上市公司回复中,不乏“没有订单在手”、“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没有通过相应测试与认证”等内容。另一家奇葩公司即为蹭特斯拉热点的中恒电气,该公司多次在互动易上表示与特斯拉存在业务合作,实际上就是在自己大厦安了充电桩而已。自家公司安个充电桩,也与特斯拉存在业务合作了,该上市公司可真是脑洞大开,想象力超群。
 
    没有实际的业务支撑,或者说相关业务对业绩贡献非常少甚至可忽略不计,当然也不可能提升其业绩。退一步讲,即使是那些真正具备热点概念的上市公司,相关业务能够对业绩产生多大的影响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更何况是蹭热点的上市公司。但这些上市公司通过蹭热点,却可以刺激其股价大幅上涨,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像天晟新材在回复中就表示,控股股东不排除转让控制权的可能性,且未来六个月内不排除有减持计划。
 
    蹭热点的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虽然通过蹭热点,刺激了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但在热点炒作退潮后,该“裸泳”的还是会“裸泳”,股价的估值回归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支撑上市公司股价的是业绩与成长性,而绝非什么热点。即使热点能够支撑股价一时,但也不可能一直支撑下去,就像热点也只会热一时一样。
 
    此次深交所对8家上市公司作出通报批评的处罚,与原来只是下发问询函相比,监管明显升级。但如果止步于通报批评的话,显然又是远远不够的。
 
    客观上讲,上市公司蹭热点的行为,一方面有操纵市场的嫌疑,也是上市公司利用信息操纵股价的表现,而操纵市场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另一方面,蹭热点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正常的交易秩序。大量资金的进出,不仅加剧了个股的波动,也放大了整个市场的投资风险。此外,蹭热点的背后,往往都是中小投资者埋单。蹭热点不仅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在市场上造就了不公平。
 
    目前新版证券法已开始施行。证券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蹭热点的上市公司,其无论是通过公告,还是通过互动易、与投资者交流披露的信息,显然都没有达到真实、准确、完整的要求,也误导了其投资者。因此,上市公司的蹭热点行为,已经涉嫌违反证券法。
    
    而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上市公司信披违规的,最高可处以一千万元的罚款,责任人员最高可处以五百万元的罚款。但在深交所的处罚中,只有通报批评,对于上市公司与责任人员,都没有作出任何的经济处罚,这显然是值得商榷的。个人以为,如此处罚,也存在“有法不依”与“执法不严”方面的嫌疑,需要引起监管部门的正视。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