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股价分化严重,面值退市标准引发争议是正常的

曹中铭 原创 | 2021-02-19 07:51 | 收藏 | 投票

     随着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近些年来,不仅退市的上市公司增多了,退市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而且,面值退市也逐渐成为上市公司退市的主流。不过,由于目前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股价分化较为严重,面值退市标准也开始在市场上引发争议。

 
    据统计,2020年退市的上市公司有16家,其中9家因为面值退市。自中弘股份成为“面值退市第一股”以来,截至目前,沪深股市因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已达18家。显然,这既是市场不断改革的结果,也是市场进步的表现。
 
    2月4日,贵州茅台股价连续突破2200元、2300元整数关口,也再次刷新了“第一高价股”的股价纪录。事实上,除了贵州茅台之外,沪深股市股价超过百元的上市公司多达154家,股价超过50元的上市公司则高达356家。但另一方面,股价低于2元(含)的上市公司也多达123家。其中,*ST宜生、*ST宏图、*ST成城、*ST新亿等四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1元面值。而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股价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的话,将会被强制退市。显然,这四家上市公司存在面值退市的风险。
 
    18家面值退市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些“问题”公司。或因巨额资金被占用导致业绩下滑,或由于连年亏损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或由于基本面太差而被市场所抛弃。毫无疑问,这类上市公司既无法给投资者回报,也没有任何的投资价值,清除出市场亦是应有之义。
 
    但是,由于上市公司股价两极分化严重,一些在传统行业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型国有企业或民企,比如攀钢钒钛、东旭光电、大连港、石化油服、重庆钢铁、海航控股、ST永泰、和邦股份、山东钢铁、包钢股份等,其股价已经跌破2元,步入低价股价行列。比如截至2月4日收盘,攀钢钒钛报收于1.92元,山东钢铁报收于1.30元,海般控股报收于1.28元,包钢股份报收于1.17元。像这类上市公司,总股本较大,曾经也是地方的知名企业,而且,虽然股价跌破2元,但像包钢股份近几年却一直都是盈利的。
 
    如果上市公司股价两极分化现象愈演愈烈的话,那么像山东钢铁、包钢股份等股价跌破1元并非没有可能,实际上也意味着山东钢铁、包钢股份今后也存在面值退市的可能。
 
    如果说资本市场具备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话,那么退市制度在出清劣质上市公司的同时,实际上也能发挥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作用。但是,像有影响力的大型国有企业与民企,在每年能够实现盈利的背景下,最终也被强制退市,多少也是有点“冤枉”的。事实上,这也是关于面值退市的争议焦点。
 
    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改革与完善,都会引发市场利益的重新分配。退市制度不断改革与完善,已经导致更多上市公司被扫地出门,也有众多投资者利益因此受损。个人以为,这既是改革必须经历的阵痛,也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
 
    对于面值退市而言,该条款的推出,客观上在完善退市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成为上市公司退市的主流即是最好的证明。更重要的是,面值退市制度的建立,对所有上市公司都是公平的,而绝非单独指向某类特定的上市公司。而且,既然制度已经建立,就有必要严格执行。无论是什么性质、类型的上市公司,也无论其曾经作出过多大的贡献,只要触及退市条款,那么强制退市就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也是强化监管的要义所在。
 
    在行业有影响力的大型国企也好,民企也好,规避面值退市并非没有措施。比如可通过提升业绩的方式吸引市场资金的追捧,还可通过大股东增持的方式稳定股价;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也可通过回购股份并予以注销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一切的一切,均在人为。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