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现场检查常态化,将产生多方面积极效果

曹中铭 原创 | 2021-02-04 07:4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随着《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落地,监管层强化了对发行人信息披露主体责任和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要求。据媒体报道,最新一次现场检查涉及20家拟上市企业。个人以为,IPO现场检查常态化,将会产生多方面的效果。

 

一家企业要上市,需要历经申请、受理、预披露、反馈会、见面会、预先披露更新、初审会,而后再到发审会的流程。注册制背景下,企业审核权已下放沪深证券交易所。企业通过沪深交易上市委审议后,将步入证监会注册阶段。而证监会是否同意企业注册,将决定着企业能否成功上市。

 

实际上,虽然IPO现场检查并不在上市流程中,但现场检查显然又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企业上市必须面对的一个阶段。相对于预披露、反馈会、见面会等流程,现场检查同样不可或缺。

 

从此次抽中的20家企业,包括柔宇科技、木瓜移动等市场关注的热门企业,主要是从2021130日前受理的科创板与创业板407家企业中抽取的,因此其中签率低于5%20家企业,共涉及16家券商,像中信、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均榜上有名。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以往抽查数家、十数家企业而言,此次一次性抽查20家企业,也是非常罕见的。而个中则主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原因,比如注册制开启试点后,在科创板与创业板挂牌的新股明显增多,这也是试点注册制的必然结果。由于注册制下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较多,导致排队企业较多,抽签企业的基数无形中也较大,那么被抽中的企业也会较多;此外,《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后,监管部门更加重视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毕竟,如果中介机构无法扮演好“看门人”角色的话,所产生的后果无疑是非常严重的。

 

此次20家企业是中证协组织的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第28次抽签仪式中抽中的,相对于今年114日的27次抽签仪式,时间仅仅过去了半个月。因此,IPO现场检查的时间间隔并不长,也凸显出IPO现场检查常态化的一面。不过,由于此次中签率低于5%,个人以为略显偏低。一方面,20家企业的代表性并不足。另一方面,个中可能会存在漏网之鱼。

 

尽管如此,IPO现场检查常态化还是值得肯定的。随着注册制在科创板与创业板先后试点,并且目前进展较为顺利,监管部门已表示今年将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这也意味着注册制将在A股全面铺开。注册制实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公司,并以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为核心,不排除某些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抱着侥幸的心理进行“闯关”。而基于此前市场上出现多起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上市的案例,某些企业或许会蒙混过关。而通过强化现场检查的方式,是能够发现某些“问题”企业的。事实上,因现场检查,此前有多冢拟上市企业撤回了申请材料。

 

IPO现场检查也有利于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的责任。一家企业要上市,离不开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助力。作为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又是必须要做到的。欺诈发行、造假上市等案例的出现,虽然个中不无发行人隐瞒相关事实,刻意进行造假有关,但显然也与中介机构没有勤勉尽责有关。

 

此外,IPO现场检查常态化,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通过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或督促企业整改,或促使企业撤回申请,可将“问题”企业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客观上,IPO现场检查,也是把好资本市场“入市关”的重要手段,现实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只有企业的质量有所保证了,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问题企业的上市,往往会造成多输的格局。既祸害市场,也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还会打击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阻碍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