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30只基金清盘,公募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曹中铭 原创 | 2021-05-14 06:45 | 收藏 | 投票

     据统计,5月份以来,已有5只基金清盘。而来自Choice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共有134只基金清盘,也远超去年同期的55只,同比增长144%。公募基金清盘并非什么新闻,但出现“清盘潮”显然有必要引起重视。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相关规定,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如果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少于100人的,或者基金公司发起清盘,并征得证监会同意的,相关基金即可启动清盘程序。因此,基金清盘的门槛并不高。
 
    134只基金清盘,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由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约定的限制而进入清盘流程,也有的是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启动清算。这些虽然都是134只基金清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无疑更应受到关注。
 
    从新基金发行来讲,2020年以来,“爆款”基金、一日售罄等成为常态。像去年7月8日发行的鹏华匠心精选基金,认购资金则高达1371.12亿元;而今年1月18日发行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基金,则创造了2398.58亿元的认购新纪录。但牛年春节以后,新基金发行降温明显。比如1月份的日光基多达39只,2月份则下降至16只,3月、4月份则分别只有7只、6只。而且,延长募集时间的新基金也越来越多。此外,今年以来首募平均份额也呈现出持续走低的态势。比如1月份新发基金平均募集份额为41.79亿元,2月、3月和4月分别为24.72亿元、15.33亿元和12.79亿元,下滑非常明显。
 
    从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上看,也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年4月份,募集失败基金数量为7只,也创出2018年9月以来单月新高。而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募集失败基金数量已有15只。Choice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基金也超去年同期水平。
 
    新基金发行不再火爆,发行失败基金出现反弹,清盘基金数量大幅增长,总体而言,今年以来的基金行业难言景气。一方面,这与市场行情的表现密切相关。去年A股市场虽然遭遇了疫情的洗礼,但此后股市迎来一波强劲的反弹行情。包括科技股、军工股、医药股,以及机构抱团股等均涨幅不俗,也在市场上制造出强烈的“财富效应”。但牛年春节后,沪深股市冲高回落,特别是机构抱团股筹码出现松动,对市场人气影响较大,也对新基金的发行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像新基金发行失败,以及众多基金出现清盘现象,也是基金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公募基金行业在发展初期,是受到监管部门呵护的。比如在“新股不败”的A股市场,此前新股发行都有部分新股向基金定向配售,本质上其实就是“利益输送”。但基金行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随着基金公司的不断增多,成立基金的爆增,以及基金规模的膨胀,公募基金行业也面临着行业洗牌。众多基金清盘,只不过是行业洗牌的一个缩影罢了。
 
    基金行业的发展需要优胜劣汰,同样需要行业洗牌,因此有必要将那些不能为持有人创造收益,频频出现违规甚至违法行为的基金“出清”。个人以为,基金行业的优胜劣汰,将倒逼基金从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是根除基金行业同质化严重的短板。基金行业的同质化是非常严重的。一家基金公司新发某类型的基金后,往往会有其他基金公司快速跟进,且相关基金的投资标的、投资范围、资金配置等基本上大同小异,个中却缺乏创新。
 
    其次,提升基金的研发水平,投资决策能力。某些基金公司旗下能诞生明星基金经理,固然与基金经理个人的素质等多方面有关,但显然基金公司自身的研发能力、投资决策能力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根除基金行业同质化短板,更需要提升基金公司的研发能力、投资决策水平。
 
    此外,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努力培养新人。据统计,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有95家基金公司合计新聘209位基金经理,比2020年双双出现大幅增长。这么多新基金经理上位,没有一定的人才储备显然是不行的,从中也凸显出培养新人的重要性。
 
个人简介
独立财经撰稿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曹中铭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