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亏钱这病得抓紧治

杜坤维 原创 | 2021-09-02 07:44 | 收藏 | 投票

 基金公司赚的盘满钵满,可是基民亏得一败涂地,这是公募基金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仔细探究,成因复杂,一个是基民把基金当作股票炒作,追涨杀跌大量资金消耗在交易环节,另一个是机构投资方式和管理制度、收费模式令人质疑。

针对基金公司赚钱,基民亏钱,证监会掌门人最近指出,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其中固然有投资者自身的因素,但也有行业能力和责任不匹配的问题,有的机构规模情结浓厚,重营销轻持续服务;有的代理销售机构和从业人员背离客户利益,诱导“赎旧买新”。这些问题必须从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的高度切实加以解决。

在笔者能力范围内,认为证监会有关人员的讲话是很有道理的,要改变基金公司赚钱投资者亏钱的事实,关键是投资者要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不要过度的追逐明星基金爆款基金,追逐爆款基金明星基金,很容易套在历史高位,像上半年投资者把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当作爱豆追逐大消费基金,其中如果重仓白酒、酱油、家电、互联网等明星基金,损失是很大的 。

之所以明星基金爆亏基金不要过度追高,在于爆款基金和明星基金都是一个阶段的产物,是重仓押注抱团的产物,而机构抱团从历史来看,结局都不是十分美妙,有的基金甚至很惨,像15年抱团中小市值科技股的基金,虽然风光一时,但此后连续数年净值大跌,基民损失惨重,基金抱团虽然机构乐此不疲,但财经界观点迥异,部分观点认为是庞氏骗局、涉嫌股价操纵、最大灰犀牛,这话不无道理,基金抱团之所以成为明星,就在于利用赚钱效应不断的增加基金规模,不断加仓,不断推高股价推高推高净值,吸引基民不断参与,直到实在拉不动股价,高处不胜寒,出现股价大跌,基金净值受损,上半年酱油、榨菜、白酒、家电和部分医药股等相关公司跌幅巨大,有关基金净值也出现大跌。但基金抱团没有改变,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赛道,从大消费到光伏、锂电池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股价涨幅巨大,估值高企,风险已经 高度聚集,引发官媒担忧,发出了“爆炒锂概念股有道理吗'的诘问,从估值看,剔除估值为负值的公司,截至8月26日,万得行业68只锂电池概念股平均市盈率已超过250倍,四成公司的估值超过100倍。即便估值“上天”、短期盈利难以支撑估值,但依然有人趋之若鹜。更有券商对相关公司的营业收入“预测”到2060年,这究竟是“看长远”还是加剧炒作之风呢?风口的猪也会上树,可是一旦风静了,上树的那个猪怎么下来就是天大问题。

机构缘何热衷抱团,前期或许有英雄所见略同,但后期就是一种抄作业的投机炒作,目的就是分一杯抱团的羹,依托抱团推高基金净值,希望以短线高收益吸引基民申购,扩大基金规模,或者是利用抱团的余温,发行新基金,背后是基金的固定收费模式,基金规模越大,基金公司获得管理费越高,至于基民有没有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不少基金公司并不关心,部分基金经理也不会关心,只要成为明星基金经理,管理更大的基金规模,基金公司就会有更多的管理费收入,基金经理就可以获得更高的个人收入,也可以增加在业内的名气,即使跳槽,也可以拥有更加丰厚的资本,与新的东家谈判获得更多的筹码。

机构抱团实际上很难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在于抱团模式下,股价很快就会达到历史高点,出现高股价、高估值、高涨幅,为股价大跌埋下隐患,像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涪陵榨菜等知名机构抱团股,从高点算起,跌幅也不算很小,可股价有没有真正触底,市场尚存分歧。

要改变机构抱团模式,关键是改变现有的短期化考核,在短期化考核下,基金管理人只能通过重仓押注,以投机的方式获得短期业绩的提升,而不会考虑净值回撤,即使押错了,只不过是重新来过,一旦成功了,那就是收获满满,可以说是功成名就,拥有了财富和名气,只有拉长基金管理人考核时间,比方说十年,基金管理人才会考虑长期收益和净值回撤。

基民亏钱基金公司赚钱,既要从基民自身角度出发,也要从基金公司考核方式和收费模式出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个人简介
从事股票市场投资,同时写一些财经评论
每日关注 更多
杜坤维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