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包封料网"赢利模式的思考

刘志 原创 | 2006-05-06 09:32 | 投票
标签: 中国 盈利 利润 包封料 

最近两个月来,我对于“中国包封料网”赢利模式的思考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困扰我的问题有两个:

  • 随着用户层次的提高,以及互联网与生活的越来越紧密结合,可能为互联网提供更多赢利模式,这些模式有些什么共同点,是否与目前的赢利模式类似?未来的互联网是否会继续保持目前的四种主要赢利模式(广告,无线,网游,电子商务)?
  • 我们是否可能从目前的赢利模式中总结出某些共同点以推断未来可能产生的赢利模式?

 

首先我们来看目前四种主要赢利模式的特点:

  • 网游-生产或运营游戏资源,直接提供给用户,部分公司存在上游研发厂商。
  • 无线-生产或整合无线内容资源,提供给用户
  • 广告-整合广告公司,厂商,投放广告给用户
  • 电子商务-整合上游厂商、卖家,向用户卖产品

 

这些赢利模式的共同点:

  • 是一个平台
  • 整合上下游资源,或者直接生产产品及服务,提供给下游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

  • 新浪-整合媒体资源,组织呈现给读者
  • 搜房-整合房产资源,组织呈现给业主及买方
  • Flickr-提供图片服务,直接服务于最终用户
  • 九城/盛大-自有产业链,利用上游或自身生产的服务,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

 

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互联网公司是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的平台。价值的产生主要体现在提供服务(网游,电子邮件,相册),或者利用互联网这个新的渠道缩短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差距,使之更有效的交互,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电子商务,行业网站,网络媒体)。

我们看看用这个结论来推断部分网站,看看是不是正确的:

  • 天涯-有大量的用户,但只有用户,没有上游厂商,自身的服务又无法收费,也不是媒体,只能靠微不足道的广告费用得以生存,所以表面上非常火,实际上很难受。
  • 西祠-存在与天涯同样的问题,但xici更好的一点是对用户群进行了细分,并且在增值服务上探索出了一些经验。
  • 豆瓣-豆瓣模式最大的成功,在于解决了社区与上游厂商的关系,找到了一种方法将上游厂商(卖书的,出版书的)框进这个游戏里,既有用户,又有厂商,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点评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最基础的实体做为依托,将社区与线下的厂商打通了,为社区赢利找到了一条很好的出路。
  • 博客是个比较特殊的东西,既有社区的特点,又有媒体的特点,还有服务的特点,所以也决定了不会有单一的赢利模式,会是构成比较复杂的一类,暂不分析。

中国包封料网的盈利模式分析:

一、首先构筑比较完善的结构

二、其次整合中国的包封料行业

三、利用垂直搜索功能,满足客户和同盟需求

四、做中国包封料行业最卓越的“扇形”模式的实践者

五、在适合的时机向绝缘综合网站发展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