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为什么需要哲学?

戴国斌 原创 | 2008-05-07 18:49 | 投票
标签: 哲学 mba 战略 管理 

MBA为什么需要哲学?

(一)哲学之于管理者

有的管理者一听到哲学就大喊头痛,因为他们不懂哲学。哲学多为大部头著作,文字深奥难懂,意思晦涩难通,因而与这些管理者绝缘。

有的管理者对哲学很失望,因为他们觉得哲学是一种欺骗。在他们看来,哲学打着“爱智慧”的旗号,来吸引他们进行思想投资;而当他们索要投资回报时,哲学却只能诚实地、尴尬地、遗憾地说:对不起,哲学可以教会人们如何指手划脚,但却不能教会人们如何动手动脚。

于哲学有所接触的管理者,往往对哲学采取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有的管理者相信事实的力量,因而谨慎地保持与哲学的距离。西方战略大师克劳塞维茨在其名著《战争论》中直截了当地说:“作者在本书中没有回避哲学的结论,但是当它们不足以说明问题时,作者就宁愿放弃它们,而采用经验中恰当的现象来说明问题。”

有的管理者仰慕哲学,寄希望于哲学。西方战略大师薄富尔在其名著《战略绪论》中饱含深情地说:“我深信在战略的领域中,也像在所有其他的人生问题中一样,理想应该居于指导和支配的地位。这样便把我们引入了哲学的境界。”

有的管理者本来不懂哲学,但是因为别人也不懂哲学,于是他就在别人面前变得懂哲学了。在不懂装懂的滥用和以讹传讹的误传中,哲学与管理的现实距离越来越远。

(二)哲学对管理有用吗?

很多人问我:哲学对管理有用吗?我回答:这要看是什么样的哲学了。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真正的哲学,不是行为的戒律,不是道德的说教,不是心灵的慰藉,而是改造世界的内在的心灵力量。

在这个被改造的世界中,不仅有我们自己的心智,而且有其他人的心智。因此恩格斯说:“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其他人发展的条件”。

管理,就是通过自己和其他人的努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每个人首先都要管理自己,并且被自己管理;其次,才去管理其他人,或都被其他人管理。管理就是生活。企业的管理者,就是企业生活的参与者。

哲学源于生活,并且扎根于生活的问题之中。

真正的哲学家,是生活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优秀的管理者,是企业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历史上优秀的管理者,往往是真正的哲学家。

 (三)哲学如何对管理产生作用?

哲学不是技术。哲学对管理产生影响,不是通过物质来推动,而是通过人心来体现和实现。

具体而言,哲学通过对人心的两种作用,对管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第一种作用,是哲学对人心的洞察。哲学使我们在“认识你自己”中,深入洞察人心本性,达成心智的内在超越。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管理情境处在不断的流变中。在心智的内在超越中,我们得以保持对管理情境的深切感悟和全新发现,从而获得对大势的真实判断。

第二种作用,是哲学对人心的支撑。哲学使心智不断地拷问心智自身,达成心智的自我领悟中,使我们获得内在的依托。

当内在依托面对管理实践时,就表现为思考和行动中的内在自信。我们既可以一展所长,又不拘一己之见,随时调整自己。

在两种作用的统一中,心智达成对自我和管理世界的全面的、内在的把握。这种把握就是“中庸”的“中”——心智在自我和管理世界之中。

在“中”的状态中,心智不被任何外物所左右,从容自若地参与日常生活,改造管理世界。如此这般的参与和改造,就是“中庸”的“庸”。

对于管理者而言,通过心智的内在超越,达成对管理活动的全面驾驭,就是管理的“中庸”。

“中”而“庸”的管理者,以平常之心,融入纷繁复杂的管理世界,表现为一种自在的悠闲。

这种悠闲不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闲散,而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亭信步”的举重若轻。

悠闲的管理者,在管理世界的刀刃上,也可以在不偏不倚中自由舒展,尽情狂舞,这就是举轻若重。

在自在的悠闲中,管理者得以弥散内在的人格魅力;在自由的舒展中,管理者得以驾驭外在的现实力量。

“中庸”的管理者,是“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合而为一的实践大师,是实践中的哲学家。

(四)哲学:MBA的内功之学

MBA,有点类似练武术。

每门MBA课程,不仅要讲解基本的管理原理,而且要通过案例讨论,来掌握具体的管理技术。每个武术门派,不仅要教会基本的武术套路,而且要通过招式对练,来掌握具体的技击技术。

真正的武术,不是套路的表演,而是要能打人,把别人踩在自己的脚下。真正的管理,不是案例的讨论,而是要能赚钱,把钞票纳入自己的囊中。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武术的关键在于内功,管理也是如此。

武术的内功,是力量、技巧、勇气的结合,是“四两拨千斤”的智慧。管理的内功,是资源、技术、精神的结合,是“用兵如神”的智慧。

MBA的内功,就是通过对人心本性和人情世道的把握,熟练自如地、富有创造地应用各种管理技术,从而达成对管理情境的驾驭,达成管理目标的实现。

把握人心本性和人情世道,就是“中”;在实践中应用管理技术,就是“庸”。MBA的内功,就是“中庸”,就是哲学。

MBA学习哲学,就是在修炼内功。

(五)MBA需要“直指人心”的哲学

人云亦云、泛泛而谈,不能达成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对市场的入微洞察、对企业的切身体会。

MBA要学习真正的哲学,才能修炼得纯正的内功。

真正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达成对国情、市场、企业的整体性把握,从而发现企业的价值;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自己的心智,来实现企业的价值。

真正的哲学,并不因实用者的漠视而急躁,也不因仰慕者的希望而动情,更不因讹诈者的误导而发怒。哲学是淡泊的、自在的、宽容的。

哲学的大门,一直向我们敞开着,我们却不得其门而入。这是因为:哲学就是哲学,来不得半点故弄玄虚和投机取巧。

只有找到哲学之门,才能进入哲学的世界,练出管理的内功。

哲学之门无处不在,以不同的术语若隐若现。老子说,这个门是“道”;佛陀说,这个门是“正觉”;黑格尔说,这个门是“绝对精神”;海德格尔说,这个门是“存在”。

其实,哲学之门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哲学就是心智对自身的把握和展开。

西方哲学希望将门描绘得尽量清晰和鲜明一些,于是对哲学范畴进行精确分析,对哲学命题进行缜密演绎,结果往往让专注的读者沉迷于门上的图案,而忘记了门本身的内涵——门就是用来开的,用来让我们进去的。更多的读者对门上的图案似懂非懂,在一头雾水中对门视而不见。

中国传统哲学则简单得多。道家通过对“道”的种种“强为之言”,让我们在恍惚中摸索到门之处在,然后不用理论门到底是怎么样的,而是飞起一脚,把门踢开!

禅宗更绝:别管那么多,到处一顿乱踢,踢破了就是门,关键在于进去!这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MBA需要哲学,但是没有时间坐几十年冷板凳来钻研西方哲学。而“强为之言”的恍惚,会使心智暂时性地迷失自我,造成对管理的危害。

“直指人心”的哲学,对MBA最为合适。

但是,MBA所需的哲学,并不是禅宗——禅宗的“教外别传”,与MBA的课堂学习和管理实践相距万里。

MBA需要通过自己的课堂学习和管理实践,借助于教师、同学对管理实践的“教外别传”,实施自己的“直指人心”,从而达成自己的“见性成佛”,练出自己的内功,实现自己的“中庸”。

(六)MBA“直指人心”的哲学之门:企业伦理和管理文化

对于MBA而言,最能够“直指人心”的哲学之门,就是企业伦理和管理文化的结合。

企业伦理的本质,是企业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管理文化的本质,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态展现与实现。

伦理是静,文化是动。

伦理是企业存在的社会理由,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心灵依据。

企业的管理活动,例如营销、财务、生产、行政、人力资源,无论大小,都被伦理和文化涵盖。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各种有形的职能管理,所实施的内部控制和外部拓展,其作用总是有限的。企业需要通过伦理和文化的动静结合,来达到内外的无形延伸。

真正的伦理,不是空泛无边的道德说教,而是企业的“人学”;真正的文化,不是虚无飘渺的装腔作势,而是企业的“心学”。

伦理与文化的结合点,就是在案例讨论和管理实践中进行“教外别传”的着力点。有了这个着力,管理活动处处都有哲学之门。

心智立足于这个点,进行“直指人心”的“一顿乱踢”,于偶然中实现“破门而入”——说得好听点就是“登堂入室”,再好听点就是“见性成佛”。

儒家用“格物”之“格”,来表达心智的“一顿乱踢”。而“物”,就是管理活动背后的伦理与文化。

(七)哲学对企业伦理和管理文化的战略控制

得民心者得天下。伦理和文化渗透在所有的管理活动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心智通过伦理和文化的结合点,进行“破门而入”和“登堂入室”,就是由“庸”而“中”;心智通过伦理和文化的结合,在管理活动达成人的自我实现,就是由“中”而“庸”。

所有的管理理论、原理、经验、技巧,只有从管理者自己的心智出发,通过伦理和文化的消化吸收,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才能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通过“中庸”,修炼和发挥自己的内功,达成“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的统一,从而实现对企业伦理和管理文化的战略控制。

结语

管理不是纸上谈兵,不是刻舟求剑,不是随波逐流,不是教条主义,不是经验主义,而是内在的创造,是中流的砥柱。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企业渴求的管理者,不是学富五车、下笔千言的理论家,而是纵横捭阖、雷厉风行的实干家。

企业渴求的管理者,不是以知逆行的书呆子,不是以行拂知的蛮干者,而是“知行合一”的实现者。

企业渴求的管理者,是管理世界的“中庸”之才。

MBA为什么需要哲学?因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哲学来实施管理,通过管理来展现哲学。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