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实践探索

戴少阳 原创 | 2009-03-04 11:48 | 投票
标签: 电子政务 建设 区政府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高效等诸多优点,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电子政务革命,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运作模式,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近年来,秀屿区电子政务发展迅速,在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电子政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区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秀屿区电子政务建设在省、市数字办和信息中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数字福建”和“数字莆田”建设要求,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务内、外网建设取得发展。

  一是政务内网基础初具规模。自2004年10月建设以来,进展顺利,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电子政务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上联省市电子政务内网系统,下联各镇乡、区级各部门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开通中央省市区及乡镇的视频会议系统;目前共有40多个单位通过政务网横向接入网开通了公文传输系统及视频会议系统。政务网开通以来,每年通过政务网视频会议系统召开各类视频会议60场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

  二是政务外网平台初步建立。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上设立的区政府门户网站于2007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门户网站建设结合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围绕便民为民的原则,主要开设了秀屿概况、秀屿新闻、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在线办事、便民服务、互动交流、三农在线、招商引资、百年育人、旅游信息、政务招投标等栏目,着重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政府部门职能、业务事项的信息,实现信息发布的同步和资源共享。其中政务公开栏目充实了政府领导机构、新闻动态、最新文件、人事、统计信息、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依据,行政职能分解,行政自由载量权,季度政务公开等内容;互动栏目建立了区长信箱、网民效能投诉、市民留言板、在线咨询等互动平台,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的渠道。网站开通以来,累计访问量达3万多人次。

  二、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不够,各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二)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技术相对落后,制约了电子政务建设;

  (三)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建议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电子政务是一项涉及信息技术应用,关系到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转变的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在电子政务的推进中必须发挥领导、组织、协调的作用。要将电子政务建设纳入各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明确职责,细化任务,认真考核,为推进全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整合资源,避免重复。要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协调机构,避免政府和部门各自为阵、重复建设,把规范网络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要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集中发挥市级电子信息人才、技术力量雄厚的资源潜力,建立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基层县区提供服务,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普及电子政务知识和提高应用水平。邀请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分别面向各级领导、技术人员、部门负责信息及网络维护人员、公务员,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把培训工作制度化,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纳入考核制度,促进各级领导和人员主动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技能。

  (四)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密要求、安全规定和工程实施规范,做到信息安全建设与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要加大信息安全的投入力度,切实保证信息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