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国 大山中走出的海归精英

师至洁 原创 | 2009-04-19 10:30 | 投票
标签: 就业 海归 

 

    sunnie
众多的学子们海外深造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学成后回国,都期望有更好的前途,但要经历时间和机会的考验。而放弃国外优越的环境和生活,却缘自广大华夏子孙剪不断的中国情。用自己的所学丰富让自己的祖国建设,也许是这些精英们共同的愿望。
在留澳学子圈中,放弃澳大利亚的生活和事业,毅然回到自己家乡创业的刘耀国可以说是留澳学子中的典型代表。从艰苦到辉煌,从发展到飞跃,每一步都在展示着一个海外赤子对祖国的反哺情。
艰辛的少年期,受惠母爱的支持
1979年,正好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时年17岁的刘耀国由晋西北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吉县,以全县第一名和文科唯一一名学生的高考成绩,考进山西大学历史系。在一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黄土高原山区小县,这件事成了教育界的美谈,直到过了许多年,人们还在议论这个山里娃的成长。
“那时候父亲身体不好,我除了上学,还得到三里以外的河里挑水,做饭,农忙季节,每天中午课间吃饭时两个钟头,得骑自行车赶到自留地锄地,等到快上课了,把锄头往地里一埋,再赶回去上课。冬天,迎着西北风,挑着一担水,上坡时有时连气都喘不过来,上山砍柴、割草、拾麦穗、捡破烂,几乎什么活都干过......”回忆童年的时光,刘耀国很是感触。
小时候吃得苦是现在的学生们无法想象的,但正是这种非常人能吃的苦,为后来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一是不论后来再有什么困难,都难不倒自己,二是幼年时的苦难,使他有更加强烈的上进心和成功的渴望。而且农村的那段磨练,让他自小懂得一个道理: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
但是,无论多难,母亲对他的学习还是坚定的支持着。“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亲,不论生活多困难,只要是学习上的事,从来都是非常支持的,要不是父母亲的支持和鞭策,我不会有今天,那时候正是文革后期,四人帮横行的时候。白卷英雄、读书无用论盛行。但父亲告诉我们:放心学吧孩子,一个国家如果长时间不重视文化肯定不行。”这也成了刘耀国此后的人生信念。
在这种母爱的支撑下,他的学习一直在班中名列前茅,并且,也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出了小山村,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一次机会改变了生活轨迹
1983年刘耀国大学毕业,当时有位老师好心地推荐他留在省会城市太原,并以此为理由介绍了对象。刘耀国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当时他拒绝了:因为他想有更高的发展,暂时还无暇建设自己的家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超于常人的努力,他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考入了本学校法律系法学硕士研究生,成了当地恢复高考后第一名研究生。1986,成绩优秀的刘耀国被留校任教,如果按部就班做下去,这会成为他的人生,但是,不安于现状的他最终还是被“机会”青睐,1993年被单位公派出国,赴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当时,令他也没有料到的是,这一去竟然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澳大利亚的那段日子里,是刘耀国脑海里记忆最深刻的:在出国前,自己的英语已经过了6级,但是刚入境,过边检时,他发现自己竟然连基本的英语都听不懂!这令他非常惊讶。他明白,自己遇到了语言障碍。果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在做访问学者期间,由于语言问题难以正常交流和学习,没有其他办法,硬着头皮多说多练多请教,连续三个月的努力,他总算过了语言关。
虽然是公派,但费用也是有限的,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打工赚钱,打工的念头只在他脑中一闪即过。刘耀国想:如果自己去想其他同学那样去洗盘子,那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所以,他开始寻找另外一条路:给学生们兼职讲课。随后又利用课余时间,先后访问了十几所澳大利亚的大学,几十个中学以及七八个教育研究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
最后,他经过苦心研究和探索,得出自己的结论:西方国家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主要归功于先进的教育。西方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注重创新,注重实践。只有先进的教育才会产生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改变了社会、产业、军事及经济——教育能改变国运。所以,一个国家要想自强自立一定要把教育先抓起来,这才是根本,“君子求诸己”。否则,难以长久,难以为继。可以说,这一年的访问学学习和生活,使他收获颇深,也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经历了这次在国外的历练,却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了。最终,他把投身教育作为自己一生的努力目标
抛开公职 为教育创业
1993年,刘耀国学习期满回到了自己的单位重执教鞭的他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平静。那时已经教了八年书,但总觉得照本宣科,考试划范围,让学生死记硬背太误人子弟,自己又无法改变这一切,人哄地皮,地皮迟早哄肚皮,于是便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创业。于是,刘耀国出国回来的第二年,一直想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刘耀国便开始辞职下海。在辞职前他退还了因公出国的经费,分给他的住房,“不带公家一分钱离开,置之死地而后生,心里敞亮。”
在国内,我们教育体制的落后是公开的现实,经历了海外教育洗礼的刘耀国,对推动国内教育方式的变革一直在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他看来,目前教育体制下培养的人才显然与市场有着严重的脱轨。他倡导“双师“教育理念,即未来教书育人的教师自身一定要具备”双师”的素质,既有学校教育的牢固基础,有具备社会教育工作的背景,在这双重身份的带动下,会教授给学生与社会接轨的知识和经验,让走出校门的学生尽快适应环境。
2000年底,刘耀国成立了山西大任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大任——取意天降大任苦心志劳筋骨。他的公司有一条很朴素的准则:假如我们是学生的家长,要让学生和家长去讲话,而不要自己去吹牛。为了培养好的生源基地帮助学生完成中西方教育的过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他于2005年成立了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2007年作为中博会重点招商投资项目,在太原和榆次交界的教育园区附近,建成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产学研一体化和留学生创业基地。2006年,刚成立一年的华澳学院取得了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山西赛区(B组)第一名和全国大学生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山西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连续三年在几类大学生赛事中稳居全省前列。在华澳学院,学生完成两年大专学习后可直升国外十几个名牌大学,包括科廷科技大学(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完成本科学习。目前,他的学校已经拥有早年出国留学的教育专家和宗师以及他们率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步一步走过来,都很顺利,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刘耀国很幸运,甚至包括辞职下海经商和投资学校教育。每当有人说起,刘耀国都会谦虚地笑一笑,他相信这一切都是时代的眷顾,也是祖上、父母亲留下的恩德。作为本人,他以为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是人生决策,君子求诸己,要看长远。局部的损失不算什么,人生战略上的失误将会毁掉一生。不能因小失大。
相信不久的将来,刘耀国及其教育团队便能以自己辛勤的耕耘,报效故土,实现自己创业型教育的人生梦想。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