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员工问题解析录(一)

李玉萍 原创 | 2009-05-06 12:01 | 投票

2004412日,海信集团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原方正助理总裁周险峰正式出任海信数码产品公司首席执行官,吴京伟担任海信数码产品公司总经理,至此这起传闻已久的集体跳槽事件终于算是告一段落。翻开近年的记事薄就会发现,自从1993年实达电脑公司内部领导班子发生了冲突,总经理带领30名骨干员工集体出走。其他相关事件如下记录如下:

·2003年底,青岛啤酒华南部副总经理率领华南和北方部约有90人转投燕京啤酒。
·2004
3月,原南极常务副总洪一清带领20多人集体跳槽波司登。
·2004
4月,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率十几名原方正科技的骨干加盟海信。
·2006
8月,戴尔中国区总裁麦大伟加盟联想。至此,戴尔多名高管加盟联想

无论叛逃者为自己作出的何种辩解,对于被遗弃的企业来说蒙受的损失都是巨大的。有关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的特色!。公说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是与非之间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呢。

 

案例篇

A公司这几年一直是某生产的医疗设备公司北方区总经销。在过去的一年,销售业绩翻了一番。A公司不但获得不错的返点奖励,而且得到厂商更为优惠的销售政策,为此该公司老板李总制定新的计划,准备今年销售再次翻番。不但如此,李总还计划将自己的竞争对手彻底地赶出这个市场,让A公司品牌牢固占据该市场第一位。就在此时,李总手下的几位中层经理接二连三提出辞呈,而且业绩最好的北京地区的王经理首先提出辞职。一直以来,李总都非常重视王经理,将他由一个普通的业务员提拔到今天授予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而且年终的红包也属他的最鼓,并且还有意将他培养成为自己的左右手。现在他为什么突然辞职呢?尽管苦口婆心地挽留,但王经理去意已决,最后答应再坚持一周,完成交接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李总又遭遇了更为头痛的事情。本想让比较熟悉北京市场业务情况的培训部的张经理接替王经理的位置,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王经理提出辞呈的第三天后也突然提出了辞呈,理由是自己要去充电学习,并且去意坚决。对于张经理的辞职,李总曾试探问是否做一下薪金调整,却被一口回绝。李总承认张经理是非常不错的,去年业绩翻番与他的有效的培训是分不开的。是奖金给的太少还是平常重视不够,李总一直也没有找到头绪。此后,负责河北、山西的销售经理以及几位销售代表也分别提出辞职。更有一直销售业绩不错的安徽销售业务代表小黄竟然公开找他谈话,对他的政策以及他本人的为人公开指出批评,然后仍下辞呈转身离去……。

李总是一位少有的经营奇才,但是他的缺点也同时非常明显——不擅长管理和带人。公司虽然设有人事行政部,但只是负责一些简单的行政事物,这跟他不重视这个部门有关。李总也没有想不清楚这些人为什么会同时离开他?自己用心对待,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没有多久,他了解到这些离他而去的人竟然去了竞争对手的公司……。

 

老板:不是我不知道,这世界变化太快

李总顷刻之间好象被击跨了一般。自己白手起家至今天,在各种竞争中都没有低过头,但这次被自己视为骨干的人公然集体跳到对方公司!先不说计划无法执行、业绩受挫,就是自己的面子、自尊也可暂时抛到一边,最无法忍受的是那些没有离开的员工个个脸上布满阴云,经常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李总认为自己对核心员工已经非常好,除了在大会小会上口头表扬外,福利也上特别“照顾”。有时,为了“讨好”这些员工,甚至会违反常规给予一些特权。他一直都没有察觉到异样,直到整件事翻出来。现在他开始怀疑这些员工平日在自己面前所说的有多少是真的,自己还可以再相信什么人。

 

核心员工:等你等到我心痛

其实,先生离开A公司自有其一番苦痛。六年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并不是太短的时间。现在虽然带着十个人离开A公司到B公司,而且背负“叛徒”的罪名并不好过,还有自己与B公司将来的合作是否愉快也是未知之数。

不可否认,A公司李总确实待他不“薄”——将他由一名不得志的销售人员提拔为负责重要区域的经理,而且被视为左右手。但多年的合作,他发现这样一个道理——老板终归是老板。刚开始,他凭着满腔地热情投入工作,即使老板许诺的东西常常不能兑现。在同业中,A公司虽然市场运做能力很强,但是公司内部员工的不满情绪却日益高涨。有时,他的心里也很难受。老板为了某个目标承诺了很多东西,但是达到目标该兑现的时候却是想尽办法打折扣。为了压住不满情绪,王先生不惜拿出自己的奖金分给下属,但是时间就久了……。而且,公司除了经营之外,几乎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励机制、绩效管理制度。营销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即使是较好的薪资也无法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一些年轻的销售人员常常感到提不起劲心理无法获得满足,离开的也不少。此外,李总虽然是一个经营高手,但缺少战略眼光。自己苦心经营的业务,仅仅因为眼前利益不好而被李总放弃。失去的机会不会再来,即使是过后省悟了有些也不能失而复得。王经理想想自己做来做去也不过是一个销售经理,一些自己的好想法根本没有机会实施。恰逢B公司对自己抛出了“媚眼”。B公司老板是一位有胆识有魄力的人,虽然B公司市场进入时间比A公司短,但是在策略上以及市场操作手法上都无疑是A公司最强大的对手。而且B公司在管理上比较规范,该公司员工的流动率也相对较少。经过与B公司老板的几次私下交谈,王经理感觉眼前豁然开朗,自己的职业生涯又有了一线生机。

 

普通员工:成长的烦恼

小黄属于那种热情有冲劲的年轻人。在A公司,他一直是不计个人得失投入工作。三年下来,小黄虽然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但老板似乎只对他的上司格外钟情。没有多久,他的上司离任,老板并没有提拔他,而是从外面又选拔了一位新人做他的领导。对于他所取得的成绩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认可。公司的一些主要员工集体辞职,王经理也找过他很多次,希望一起离开共谋大业。此时,李总却出现在自己的身边想尽办法拉拢自己,委以重任。想到过去的种种情况,小黄依然加入了集体跳槽的队伍。

 

李玉萍,管理咨询专家,官方网站:www.liyuping.com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