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奇点大学·指数型增长高峰论坛
指数型组织—创新、共享环境下的最佳选择
时间:2016年3月22日14:00—16:40
地点: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伟伦楼国际报告厅
感谢大家,感谢湛庐文化、清华大学。刚才我跟张晓卿说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因为确实几个原因,我们自己最近发展得太快,确实我们的商业模式迭代得太快,我们最近已经很长时间以来不参加这样的活动了。一个客观地讲,要讲这样的东西,要有时间思考,要沉淀,要不断地总结。我以前在做房地产的时候,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容易讲,作为万科的高管很容易高屋建瓴指导大家该不该买房子的问题。
但是来谈这样的话题非常不容易,其实刚才陈老师非常系统地从对企业的观察,在学术的领域探讨了怎么样成长为一家指数型的公司?他讲的时候我们在思考,我们是不是一家指数型的公司呢?我们是不是在培养指数型的公司呢?这是两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很感谢张晓卿引出陈老师前面两个问题,给了我非常好的答案,也给了我非常强的信心,起码我今天觉得我们应该是一家可能会变成独角兽的企业。因为他说那个思想也恰恰是我们在做的事情,也恰恰是外面给我们的描述不太准确的地方。今天稍微说一些干货,涉及到一些商业秘密,会有限地讲一讲。
到底我们是怎么看待中国的联合办公,是不是一个租桌子的企业?到底我们是一家孵化器呢,还是个加速器呢?还是个联合办公的?后面到底还有多少knowwho?
我们创办了11个月,核心团队7个人,公司150名员工。11个月期间我们让自己的估值翻了24倍,从1。5亿变成了36亿左右。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年底要达到接近独角兽,明年的年初上半年要发展独角兽。怎么让一家公司一年半到独角兽呢?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站在过去看现在是没有用的,站在现在看现在也没啥用,站在现在看未来,其实啥也规划不清楚,还不如站在未来看现在。
我今天可能要分两个层面来讲,作为中国的联合办公,今天看见外面大量的话题在讨论美国的微work,美国的联合办公,他们已经是独角兽,160亿美金的估值,联想最近在它最高的位置上投了4。0多亿美金,只占了2%多的股份,投资界一片哗然,联想发神经病了。当你知道它投的东西的时候,其实谁也不会傻投,钱还是长眼睛的。
联合办公就像uber的产生,应该是共享经济在人类社会,在技术进步下的产物,也是把拥有权变成使用权思维下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产物。它发端于美国个体经济的快速成长,自由职业者的快速成长,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成长,以及对资源共享理念的开放,和附能于小微企业的巨大需求,等等这几个因素的叠和上,从电子咖啡、孵化器、加速器、大型加速器,从这些思路里面提炼出来的,非针对于初始创业者,还是针对于大量的中小微、自由职业以及大企业外挂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的NGO组织等九类人群的这样一种新型的职场情景再造。它根本就不是一个办公室,从这个地方先阐述一下联合办公第一个层面真实的内容是什么?
它真实的内容是在发觉社会大量闲置不动产的基础上,用的房子并不多,我说的大量,跟我们原来干房地产没法比,一、两万平方米就是很大量了,发现找了四、五十个这样的场所,也就是四、五十万平方米。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找一堆位置非常不错,价格比较合理,租约很长,而且空间改造灵活的不动产。而这些房子其实并没有任何的意义,到底在里面装什么内容?非常得有意思。于是乎就一帮人专门设计这里边的内容。
当然首先的服务对象,刚才我讲到了八类人群,自由职业者一路到克林顿这一类人自己开的事务所都服务,所以它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创客空间,也不是所谓的众创空间,它是真正的有大量资源、信息密集结合在一个物理办公场所的云状的智慧办公的资源平台。
这里边要有两个很好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个首先是硬的场地很重要。第二个是不是有能力和有能量去集结大量的社会资源,这个就是有没有能力找到那些重要的,对于你这个业务非常有聚能、附能作用的社会资源。中国到处都是,是不是有序地通过一套逻辑把它们整理到一个系统里来,长他们用优惠的价值、快速的服务,高效的支持去附能于另外一帮需要服务的人,需要的第一个是konw who到线上的支持。线上传播,一直到大量的投资机构以及云储存、云计算,包括一大堆的个人生活的服务。
当把它放在一个大的平台上的时候,加以梳理整合。另外,由于它的量大,比方说它开56个场地,可以和4万个物理的办公人员,这4万个物理办公人员背后又有一大堆的他的家人、朋友、合作方等等,当他把这4万人物理地固定在这个空间里头,这一堆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这个服务商找到了一个大的服务群体,这4万人能够在触手可及快速的时间内获得一大堆的服务。这对每一个个体,自由职业者、小微公司是很难用个人一己之力获取这么多服务的。关键是价格,你会获得跟500强企业拿到一样的价格,这就是让集体帮助集体的作用,这是共享经济非常基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