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跨国公司中国危机年

庞亚辉 转载 | 2006-01-17 13:08 | 收藏 | 投票

2005年,跨国企业中国危机年?

——读《考验:危机管理定乾坤》

 

林景新

“这是最好的时刻,也是最坏的时刻。”用著名作家狄更斯这句话来描述进入2005年以来的企业经营环境和行为则再准确不过了。

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机会,让许多在华的跨国企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契机,但盘点2005年所过去得时光,我们却发现,几乎称得上跨国企业的中国危机年:广本、亨氏、杜邦、宝洁、肯德基、卡夫、西门子、强生、联合利华、辉瑞、哈根达斯到雀巢,数十家赫赫有名的跨国企业名声显赫、有着强大品牌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在短时间内陷入一场又一场的危机事件之中。这些跨国企业所遭遇到的危机,从发生的频率、影响的范围、渗透的深度来讲,在中国市场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让世界为之侧目,庞大的内地市场更是让国际巨头们觊觎不已。在跨国企业大举进入中国的同时,跨国企业们在中国的水土不服症、各种各样的危机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与中国政策相抵触、劳资纠纷、品牌信任危机、产品质量问题……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问题构成潜在或现实的危机事件,而对危机事件处理不当、更进一步对企业或品牌造成伤害,成为阻碍跨国企业在中国继续迅猛发展的绊脚石。

如何处理好中国式的危机管理?对这些跨国巨头们来说,这是一道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其简单,因为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之前大都已经在各自的领域、行业或国家纵横驰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着丰富的产品营销、品牌管理、公关处理等经验,危机管理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说其复杂,是因为中国特殊的意识形态、特殊的人文环境、特殊的民众文化心理,往往令这些自诩见多识广的企业巨头们大跌眼镜。对于这些有着几十年商业运营经验、对危机管理并不陌生的巨头们来说,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已不是危机本身,而是如何读懂中国商业社会的特殊规则,以最佳方式着手危机管理工作。

针对2005年跨国企业的危机事件,结合现在以及2004年中国企业所发生的危机事件:三鹿奶粉、伊利高管危机、巨能钙事件、联想裁员风波再到创维高管被拘事件等等,我们就会明白,无论对于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而言,危机是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

随着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市场监管的规范化、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企业出现某些危机并不奇怪,我们要关注的不是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危机,而是要探究为什么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在同样的危机袭击面前,有的企业可以镇定自若,最终不仅平复危机,还能将危机转化为企业发展另一次机会?而有的企业却应对无措,四处求急告冤,最后只得饮恨而终?到底是战略偏差还是战术部署失误导致了这些企业无法迈过危机的门槛?

由危机管理专家叶秉喜、庞亚辉合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危机管理专著《考验》一书,从实战分析的角度对近二年来企业所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剖析,同时对跨国企业及本土企业在危机处理中的得失之处进行了比较和点评,而且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危机应对的解决方案,这些对中国企业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参考。

危机对每一家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一道决定企业生死的难关,更是考验企业战略成熟度的关口:企业防范风险的意识与应对能力决定了企业最终是否能走困境。

在现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品牌犹如瓷器,广告让瓷器增值,却不能让它安如磐石。企业不应惧怕危机的到来,因为危机是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必然会碰到的障碍。所以,领导者所担心的只是在危机到来之时是否应对失措、进退无度。企业在危机出现时的应对反映了企业的公关能力,同时也反应了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成熟的企业应该致力于建立一套健全的危机处理系统,力求将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或者在危机出现之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考验》一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从危机预警、危机意识提高到危机处理的各个方面,可以让企业从中学习到危机应对的诸多有益知识。

眼界决定高度。一个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有多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有多强;一个企业对危机的预防与处理的效率如何,就决定此企业能在波浪汹涌的竞争场上行多远。

个人简介
上海卓跃营销咨询传播机构首席咨询顾问。营销咨询、家电问题研究、品牌塑造与危机管理、净水行业专家。品牌中国 “十大品牌专家”、武汉大学危机研究所专家、价值中国专家、东方卫视特约专家、多家企业顾问。著有《考验:危机管…
每日关注 更多
庞亚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