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企业DNA类型:解读企业健康发展的密码

李峥 转载自 http://www.mie168.com/ | 2007-09-28 21:25 | 收藏 | 投票
  在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岁,只有2%的企业寿命能达到50岁。世界500强的寿命40岁至42岁,1000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在中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7至8岁,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岁。这般短命夭折,是什么病症在作怪?

  企业要不要进行自己的“生物工程”,进行人工的“基因变异和转移”,来获得“变异优势”?

  这些听上去有点怪异的论调,现已成为管理学专家们的“新处方”,专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们解决久困其中的“执行力”问题。塑造企业文化、战略管理、危机管理、流程再造等管理学理论已不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了,用生物体的DNA理论解释企业组织体是否合理、健康,进而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发展、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才是管理学专家为企业找到长久发展的“金钥匙”。

  关于“企业DNA”的说辞,最早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提区(NoelM.Tichy)提出的,也就是企业基因密码。企业作为一种活的非自然生物体,与生物一样,有自己的遗传基因。正是这个基因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稳定形态和发展,乃至变异的种种特征。管理学家们借用这个比喻的说法,将企业自身的属性特征类比于生物体的DNA.正如生物体的DNA是由四种核苷酸分子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一样,企业DNA也有四个基本要素:决策权、组织架构、信息传导和激励机制。

  企业常常在上述四个基本要素中出现问题,如:存在过多的管理层,每一层有过多的管理人员但直接下属又过少;决策权不明确,经常朝令夕改,高层不肯授权;绩效评估系统夸大员工业绩;信息流通不顺畅等等。

  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谢祖樨认为,企业DNA这种比喻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形象的框架,以使他们能分析诊断公司的问题、发现潜在的能力以及更改公司的行为。通过这个框架来检查公司体系结构、资源和伙伴关系的方方面面,管理人员可以更容易地看到什么在起作用以及什么是一个组织所缺乏的,从而理解它们为什么会那样并决定如何改变它们。

  没有企业能够彻底解决执行力的所有难题,但是那些最有活力并且能够永续辉煌的企业的实践却体现了一个共同之处———通过对企业DNA四个环节作详细的诊断,或许能对解决执行力的问题大有启发。

  中国企业,脆弱的健康?

  近日,一项由博思艾伦管理咨询公司与《哈佛商业评论》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中国企业DNA调研”结果在上海发布。博思艾伦根据企业DNA理论研发了一种工具———组织DNA剖析器,通过网站在线测试,根据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设置的19个问题的答案,评估企业在四个基本要素中的状况,并通过软件对进行分析,将该企业归类于七种企业DNA类别之一。对比中国企业DNA和外国企业DNA的数据,会发现中国企业总体上表现出更为健康的组织特性。

  被抽样的中国企业中有将近一半拥有健康的企业DNA。而在全球调查中,健康企业的数量大约是1/3。中国企业真的比全球其他企业更健康、有更强的执行力吗?博思艾伦认为,高层更乐观可能是原因之一。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忻榕博士分析,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期,企业处于上旋的漩涡里,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相对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要大。但是这些因素可能会使一些企业过于乐观而忽视了企业的某些不足,从而使目前所呈现的健康较为“脆弱”。

  博思艾伦大中华区总裁谢祖墀说:“与其他地区员工相比,部分中国答卷者可能过于乐观。有些员工可能不清楚世界最佳企业的标准,以及不了解中国企业处于世界企业整体发展坐标中的位置。”

  在全球调查中,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有更多的企业呈现出DNA不健康的特征,但中国的调查结果却相反。这是因为,和全球其他相对成熟稳定的竞争市场相比,中国企业处于一个成长型的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市场需求迫使中国企业不得不快速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即使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它们也不得不灵活应对外界的快速变化,快速地做出决策,并吸引优秀人才加盟,这样它们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

  调查也给予中国企业管理者以警示,即中国企业目前呈现的健康状态是一种“脆弱”的健康,因为,在它们体现出的灵活性等健康特征背后,风险管理机制和专业治理架构的缺位将会使企业的健康难以持续。

  七种企业DNA类型

  韧力调节型企业

  企业非常灵活,能迅速根据外部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却始终坚持清晰的经营战略,并围绕它开展业务。

  随机应变型企业

  对变化不能始终做到未雨绸缪,但仍然能在必要时显示出“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不会失去企业发展的大方向。

  军队型企业

  通常由少数有经验的高层管理团队领航,主要通过企业领导层的意志和远见卓识取得成功。

  消极进取型企业

  看上去很协调,好像没有任何冲突,这是一个“决策一致,但无法得到实施”的企业。

  时停时进型企业

  企业内有许多人都非常聪明、才华横溢而且积极进取,但他们常常不能一起朝同一个方向努力。

  过度膨胀型企业

  该企业的扩张超出了组织模式的负荷,膨胀过度而运转不灵。

  过度管理型企业

  受多层管理的拖累,该企业易于陷入“分析性瘫痪”的困境。

  早报记者 王立伟 实习生 徐玲英

  转载地址:http://www.mie168.com/htmlcontent.asp
个人简介
李峥,知名专栏作家、知名博主、知名情感作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