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十问(二)--央企的治理与控制力 之二

张晓峰 原创 | 2008-01-19 14:33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自主创新,地位是否相称?

技术与创新是价值的关键驱动要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就是市场,就是利润,就是核心竞争力。

但是,两个数据不能不令我们震撼。一个来自于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另一个来自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创新的转化率只有不到百分之三。

我国总体上企业创新力不足、创新投入不够、创新氛围不浓厚、创新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技术、缺乏知名品牌,是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企业未曾顾及知识产权战略也是国内企业的现状,而资源、环境、生态的约束在不断加大。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仅40%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目前,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已占世界各国的86%,掌握了90%以上的发明专利和98%的技术转让许可收入。国际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以上,而我国的比重只有0.71%;国内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央企拥有的专利仅3.6万项。这样的知识产权水平怎能支撑国有企业的数一数二?依靠什么同跨国企业论伯仲?从长远看,这种模式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和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提升。

央企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样无法让人乐观,国资委知识产权工作会议透露(黄淑和:大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努力提高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央企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对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据调查,目前仅有7.9%的央企制定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规划。不少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机制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工作相脱节。调查显示,目前央企中没有建立专利及相关文献检索制度的企业占47.3%;在央企承担的科研项目中,申请专利的比例仅占24.6%2006年,央企申请专利和申请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仅占全国申请总量的2.6%3.4%,授权专利和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仅占全国授权总量的2.8%3.1%

三是企业知识产权应用能力还比较弱。有些企业专利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有46.5%的央企授权专利实施率不到30%,有33.6%的央企从未开展过专利许可贸易,有55.3%的央企从未开展过商标许可贸易。

四是企业在知名品牌创建上还有较大差距。2007年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中国品牌有40个,其中央企品牌仅有5个,只占国内企业的12.5%

五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目前80%的央企还没有明确落实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职能,知识产权管理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34.9%的央企尚未建立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制度,72.7%的企业尚未建立防止人才流动造成知识产权流失的管理制度。

六是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些企业不熟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面对知识产权纠纷,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1/3的央企在专利被侵权、商标被仿冒时,未采取任何措施。

国有企业,需不需要智力资本管理?

企业的智力资本是企业所有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知识、能力和关系的总和,亦即本身具有价值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企业所特有的核心能力。一般地,把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三部分,它包括流程与业务模式、客户资源、组织结构、制度文化、知识产权、人力及创新力培养方式等。智力资本管理就是深入到了企业更深的基础层面,透过持续、发展、竞争力、基业长青等笼统概念的背后,来探析更细化、更根本、更便于把握与操作、更有穿透力的要素与路径。

企业未来的竞争不是经营规模的竞争,不是资产总量的竞争,不是员工数量的竞争,不是跨越区域大小的竞争;而是能力的竞争,创新与知识产权的竞争,是智力资本的竞争。竞争力最核心地体现于企业在自身价值网节点的控制力与影响力。资金、土地自身不会增值和带来价值回报。只有与智力资本这个能动要素结合,进行配置、组合、拼组、调适,其价值才存在显现、增值的可能性。智力资本管理是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是下一个阶段的管理重点和管理基本功。不清楚智力资本与价值、持续的关系,央企的管理与治理就成了无本之木。

核心技术缺乏是造成部分国企利润下降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指出,这突出表现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5年该行业中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全年实现利润仅31亿元,同比下降62.1%

成功有成功的原因,不要着急成功,而要真正懂得成功的逻辑。讨论国有企业要不要智力资本管理这个问题或许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问题。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再做几个追问作为回答。一是国有企业要不要自主创新,国有企业究竟要在中国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进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二是国有企业要不要和谐,国有企业的和谐与社会和谐究竟是怎样一个关系?三是国有企业要不要持续,要不要成长,要不要基业长青?是不是“十一五”、“十二五”的未来十年支撑国有企业的“大”还是捆绑、垄断?四是国有企业要不要科学发展,国有企业成长路径的选择是由资源损耗、环境破坏、低效配置来获取还是主要由智力资本等关键要素驱动?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待以下三个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什么是科学发展?基于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才是科学发展;什么是社会和谐?人岗匹配、各得其所才是企业与社会和谐;什么是创新型发展道路?依托知识产权、管理创新等智力资本才是创新型发展道路!

权贵企业,与民争利?

越来越大的央企为什么越来越难以受人尊敬?

按照国家经济安全论,的确需要控制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但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这些垄断性企业往往处于亏损或者微利润阶段,但在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据国资委数据显示,国企总资产从1998年的13.5万亿增加到2006年的29万亿,实现利润从213.7亿元提高到12000亿元。政府还给予了央企特殊的关爱,比如为他们打开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比如让他们拥有资源独占权。《南方周末》叶檀的文章指出,在欧美发达国家国企都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经济中所占权重低,且不以赢利为目的,很少把触角深入到医药、房地产、能源等竞争性领域,因此处于市场体系之外,在国会的严格监督下特殊处理。反观中国国企,数量虽然越来越少,拥有的资源和利润却越来越多,享有了廉价的社会资源以垄断经营的方式发展起来,在竞争性市场上处处出击。

央企既然如此“天资聪慧”,还利于民是似乎是必然的了。但是,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深化中央企业改革”课题组发布的报告让我们看到了另一面。报告认为,“不论是国有资本要保持‘绝对控制力’的七大行业,还是要保持‘较强控制力’九大行业,大都是第二产业中的主要行业,遍布非竞争性领域和竞争性领域,中央企业分布面仍然过宽。”这种行业分布,导致国企以盈利能力强为理由盲目扩张,在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利用政府背景瓜分市场份额,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并培养出特殊利益集团,降低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全民福利。另外,央企垄断集中度逐步增强,造成国民经济对其的依存度提高,亦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

秋风在发表于《经济导刊》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现实是痛苦的:最有利可图的市场是高度封闭的,要进入市场,就需要打通权力关节;最重要的要素,如土地、信贷资金,是由政府控制的,要获得这些资源,就需要寻求官员们的支援;政府的种种监管规章与监管机构天然地偏向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家必须支付监管租金,换来监管机构的“豁免”,以减少各个政府部门的“骚扰”;民营企业家在获取一定财富后,面对不确定的制度环境前景,也需要寻求官员的保护。

《中国企业家》的一篇《天威英利:向左还是向右?》作为一个缩影,反映了央企如何自恃权贵,采用威逼、利诱,对可怜的民营企业的步步紧逼。在纽交所上市的英利绿色能源主业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希望借机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央企兵装集团“相中”了天威英利,施压要求获得控股权,否则就停止对英利硅原料的供应,兵装副总尹家绪认为天威英利如果不乖乖就范,“到时候原料全部在我这里,他就不难受吗?”

做大做强,还是做优做久?

在做大做强的喧嚣中,央企目标坚定地朝世界500强冲击。2006上半年,央企负债增长超过资产增长的企业有76户,超过10%的有26户,超过30%的有4户;负债增长超过所有者权益增长的企业有84户。20071-11月,央企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的有65家,负债增长高于资产增长的有69家,资产负债率高于75%的有44家。国资委透露,国家已明确,到2010年,通过战略性重组,央企户数要调整至80100户,其中3050户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国有企业发展的目标,不仅是要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而且紧盯国际先进水平,要在全球市场上与竞争对手相抗衡。

做大的病毒具有很强的流行性传播效应。“易感”的管理机构与企业比比皆是。比如,按照山东省国资委的意图,“十一五”期间山东将组建10个左右的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济钢与莱钢合并打造钢铁大集团、华鲁集团与新华鲁抗集团的重组都要近期完成。

控制力客观上描述了一家企业的成长性与智力资本势能。前述分析也可以看到,央企资产规模的增长,并非必然带来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企业的基业长青就是企业控制力与影响力的持续反映,企业与企业家有必要致力于打造企业未来的成长势能,而不是紧盯眼下的规模。客观的观察、评价、管理与治理,需要导入价值的观点、未来的观点、整体的观点与势能的观点:

价值的观点。首先,企业与管理者需要明确和牢固确立一个核心概念――价值,只有明确价值要素,探求价值背后的驱动要素究竟分别是什么,然后才有提升价值、创造价值的可能。每一家企业追求的应该是价值最大化,而不单纯是资产最大化(过去主要考核保值增值)、效益最大化(几乎是每一家企业绩效考核和指导思想的根本)、股东回报最大化。同时,更重要的是价值创造,是社会财富的增长,而不是单一企业组织的价值增长。另外,要透析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价值关系明确企业内外的智力资本关键要素,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协调、协同企业的管理活动,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效度

未来的观点。无论是营业额、资产规模,还是毛利、利润,都是企业既往财务指标的反映。不能仅仅看过去的、现在的绩效,如果损失未来的价值与持续,那么所谓的绩效就是价值牺牲。

整体的观点。企业的目标、治理的目标不仅仅是企业收益,还包括员工人力资本价值、客户关系资本价值、社会价值创造与财富增值――履行社会责任、环境友好,资源能配置给促使附加值最大化的智力资本。

势能的观点。具备成长势能,才可能走向持续。显然,势能不是由行政垄断、过去的绩效所决定,而最终取决于由创新、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品牌、文化、关系等所构建的智力资本,进而形成真正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可喜的是,我们有时也间或听到央企管理者的一些难得清醒的声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把取得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归结为它们把智力资本运作和扩张作为投资项目来管理,所带来的智力资本的增值效应。该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懋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智力资本是公司强本、创新、领先的最关键因素”,“传统意义的资本运作和扩张可以把企业做强做大,但是,只有依靠智力资本的运作和扩张,才能把企业做强做优,并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该公司把员工分为领导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辅助人才等五类,实施分类管理,激活全员智力资本,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了公司和员工的和谐发展。

企业家,还是政治家?

反思央企的经营管理者,他们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误区:投资冲动难以遏制;短期行为不可避免;贴金思维取代贴现;公司政治抑制创新;文化理念两层皮;社会责任虚拟化。他们有的确实难以称得上真正的企业家,而表现出政治家的特质。

英国《金融时报》对国内企业家缺乏严密的商业逻辑的傲慢自大进行了批评。称他们在积极打造企业帝国的雄心的激励下,着手从事更大胆的大规模国际交易,而不再考虑严密的商业逻辑和对投资回报的谨慎评估。这种风险在近年经济成功造成自信不断膨胀的国家尤其巨大,这种自信常常会演变成傲慢自大。

为了改制,为了改变治理结构(还是不说为了圈钱吧),许多国有企业将原有企业解体,将“优质资产”打包,包装与公关后成为公众公司,未上市部分称为存续公司。更复杂结构的可能内部有不同的上市公司与存续公司。在这个政绩与报表双重驱动的模式下,企业的高管更是煞费苦心,纵横捭阖,哪里有需要,我都能把假帐奉上请你笑纳。于是乎,存续公司成了蓄水池,想抽就抽,想放就放。所以,国资委要求三级子公司上报决算报表,得到的未必是期望的信息,他们连上级公司都敢胡弄,国资委得到的信息虚假程度可想而知。上述管理者都是战术家,将大陆市场经济所能运用的杠杆舞得风生水起,令人叹为观止。

莱钢与济钢合并组建山东钢铁企业集团一事,不是两家企业完全自身的行为,更多的是外力作用。由于两家钢铁巨头曾为“谁做山东钢铁企业产能老大”而绞尽脑汁,在申报2005年钢铁产量时,莱钢先报出了1034万吨的数据,济钢获悉后则报出了年产1042万吨的数据,借助区区8万吨的产量,济钢在全国的排名在莱钢前面。之后由于两大千万吨级钢厂规模相当,强势地位各有千秋,使得合并后人事安排成为重组的首要障碍,两家钢企的互不买账致使重组陷于停顿达一年之久。2007年底前山东省委对济钢和莱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的易帅,似乎将加速中国规模最大一起钢铁企业联合的进程。但是,这种主管部门推动式的重组能否促成两家取长补短的实质意义上的整合,尚有待观察。

企业领导者经营企业凭的不是政治手腕、为官之道、御人之术,求的也不是权威、地位、权势、权利,做的更不应该是愚民、奴驭、神秘、集权。否则,这哪里是做企业?这样的企业指望什么持续?企业管理者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行为路径,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与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增长。

中国的企业与企业家,不想永远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希望提高自身在价值网节点的控制力与影响力,致力于企业的持续和基业长青,就宜摆脱耽于资本运营的窠臼,思考和实践智本运营。而这方面与跨国公司高管的差距不是短期所能够弥补的。

 

国有企业不应也不会被市场所冷落,中国的国有企业也不能沿袭不变的思路与惯性前行。一直坚信我国的国有企业更应该是依托智力资本创新、进行智力资本集群、构筑智力资本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念、推动企业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国有企业有优良的传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经受了痛苦的蜕变,维系了国家的重托。只要导入战略性思维,解除体制性羁绊,完善治理结构,回归管理、价值、持续的本义,在计划与效率、自主与举国、互补同整合间寻求平衡,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面里、更优的配置中,解析关键要素,配置智力资本与互补性商业资产,进行智力集群和动态调适,国有企业必定再塑辉煌!

(作者介绍:张晓峰,管理学博士,高级职业经理,商之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擅长于人力资本、智力资本、企业战略、企业价值网整合、知识产权管理。致力于提供个性化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 z6888@vip.sina.com, www.cnbizwiz.com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互联网+百人会发起人。《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 主编 腾讯腾云智库专家;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人工智能学会智慧能源专委会常务委员;清华、人大、上海交大创业导师 资深咨询、培训、顾问…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