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搞宫廷服务的?

蓝春锋 转载自 秘书工作 | 2008-10-29 12:41 | 收藏 | 投票

 

  机关事务管理是秘书部门主管的业务之一,但是现有秘书史读本中却没有古代这方面工作的内容。下面介绍的是古代帝王宫廷服务的点滴情况,其中可供继承的经验不多,但值得深思的教训却不少。

      一、古代主管宫廷服务的官职和机构

      古代最早管理宫廷事务的官员是“宰”。宰的意思为主宰,是商代为商王管理家务和奴隶的官员,据杨剑宇先生《中国秘书史》介绍,宰本来是商王的厨师,属事务官,因经常接近商王逐渐成为其亲信。西周时期,周王就让宰掌管宫廷事务。春秋时期,家国不分,原本管理王侯宫廷事务的宰,逐渐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官员,其管理的事务已远远超出了宫廷事务。

      秦汉时期,掌管宫廷事务的官员是少府,少府内设中尚署、左尚署、右尚署、织染署等部门,分工很细,如中尚署“掌供郊祀圭璧及天子器玩、后妃服饰雕文错彩之制”,织染署“掌供冠冕、组绶、织纴、色染、锦、罗……绢、布”,等等。少府一职魏晋以后仍有沿置,但隋唐时期的“少府”不是宫廷主管,而是指县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杜少府”,指的就是即将上任的姓杜的县尉。

      南北朝以后,掌管宫廷服务的官署主要是内侍省。北齐初置中侍中省,隋初改称内侍省。唐宋内侍省专用宦官,由内侍监、内侍、内常侍等为首官,掌守御宫门、洒扫内廷、内库出纳和照料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务。与秦汉时期的少府一样,内侍省设有诸多分工明确的二级机构,如掖庭局“掌宫人户籍及女工杂役”,宫闱局“掌侍宫闱,出入管钥”,内仆局“掌中宫车乘”,内府局“掌中藏宝货给纳”,等等。

      元代时,掌管宫廷服务的官署称侍正府。明代没有设立相当于内侍省或侍正府的类似机构,而设十二监、四司、八局,分别负责宫廷各项服务工作。清代又设总掌宫廷服务的内务府,由士官主持,宫内宦官皆归其统管。

      除少府、内侍省外,一些朝廷还另设名目繁多的专项服务机构,如专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寺,专管御用车马的太卜寺,等等。自秦代开始,宫廷服务大多由宦官来承担,宦官本不应干预政事,但由于他们接近君王,常得到恩宠。因此,古代多次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其中尤以东汉、晚唐和明代后期最为严重。

      古代宫廷还设女官,西周时宫内专为王后掌管礼仪等的女史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秘书。隋唐及两宋宫内女官自成体系,有“六局二十四司”之设,“六局”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工局,每局下均设有“四司”,如尚服局下设的四司为“司玺、司衣、司饰、司杖”。

      二、古代宫廷服务的内容

    少府、内侍省等机构庞大,人数众多,为皇室提供的服务包括服饰、居住、饮膳、车马、仪仗、祭祀、典礼、娱乐生活、丧葬等等。

    封建社会“朕即国家”,皇室的生活通常极为铺张、奢侈。以膳食为例,清代管理皇帝膳食的有内务府下属的御膳房、御茶房、内饽饽房、酒醋房、菜库等,仅御膳房就有正副尚膳、正副庖长及以下370余人及太监数十人。宫中膳食有份例规定,皇帝每日份例为:盘肉22斤,菜肉1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时令蔬菜19斤,各种萝卜60个,苤蓝、干闭瓮菜各5个,葱6斤。还有调料玉泉酒4两、酱及清酱各3斤、醋2斤。以及8盘240个各种饽饽用白面32斤、香油8斤、白糖核桃仁及黑枣各6斤,芝麻、沙橙若干。

    皇帝的膳单需由御膳房在数日前开出,交由内务府主管大臣审批。皇帝通常独自用膳,届时由御前侍卫向御膳房传膳,御膳房将膳食放在膳盒里或膳桌上,由侍卫抬送至皇帝用膳地点。太监按规定布好菜点,经过验膳、尝膳等程序后,皇帝才能食用。用膳时,皇帝坐北朝南,面前为一上下两层大膳桌,桌上布满精美食具和菜肴,太监报菜名,皇帝有中意者,太监便盛入皇帝碗碟中。一个皇帝一天要消耗这么多的荤素食品,还要那么多人为其服务,其奢侈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古代宫廷服务还有一项特殊内容——嫔妃管理。皇宫每天有成百上千妃嫔才人等待皇帝宠幸,因此需要对此加以管理。嫔妃管理到明代形成了相当严密的制度:管理皇帝卧房事务的机构为敬事房,最高负责人为敬事房太监,其任务是安排、记载皇帝和后妃行房。在皇帝和皇后行房时,敬事房太监必须详细记录年、月、日,以作为皇后受孕的证据。

    皇帝宠幸妃子的程序与皇后不同,妃子各有一张绿色名牌,在伺候皇帝吃晚饭时,敬事房太监会把十几张或几十张名牌置于大银盘中端到皇帝面前,等皇帝餐毕,他就跪在皇帝面前听候指示,如果皇帝无意找妃子过夜,会说一句“退下”。如果皇帝要找某个妃子行房,就把这个妃子的名牌翻转过来。敬事房太监退下后,就通知被选中的妃子香汤沐浴,做一切必要的准备。皇帝就寝的时间到了,太监就背她入皇帝寝宫承幸。敬事房太监和另几个太监守候在皇帝寝宫外,等皇帝行房结束,敬事房太监要详细记录年、月、日,以作为日后妃子受孕的证据。这种制度可查清后妃所生子女是否确实出自皇帝血统,对皇位继承有很大影响,因而管理相当严格。

    三、与宫廷服务有关的两位历史名人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与宫廷服务有关。

    第一位是相传为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许多人搞不懂,造纸术的发明者为什么会是一名宦官?这要从蔡伦的身世和发明造纸术的动因谈起。

    蔡伦(公元61年—121年),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农家,15岁被选入宫为宦,当时幼年宦者须识字读书习礼,蔡伦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后被擢升为中常侍,能出入宫禁。东汉元初元年(公元117年),邓太后诏儒者于东观校订宫藏经传,以便向全国提供经书的标准文本,蔡伦受命监典此事。因要将所抄经典副本颁发各地,形成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正是适应宫廷中大量用纸的需要,蔡伦在总结西汉麻类纤维纸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主持完成了以木本韧皮纤维造纸的技术突破,扩充了原料来源,革新了造纸工艺,使皮纸生产很快发展起来,不但满足了中国文化传播的需要,也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适应宫廷大规模用纸的需要而产生的,主持这项技术创新的宦官蔡伦被尊为造纸术的发明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位是明代大航海家郑和。郑和(公元1371年—1435年),本姓马,云南人,信仰伊斯兰教,父亲和祖父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熟悉异域、海外各国情况。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被带到南京,受阉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燕王府服役。郑和因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得到了燕王朱棣的信任,被选在身边做贴身侍卫。在“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朱棣登上皇位之后,赐其姓“郑”,又升他为内官监太监,因郑和小字“三保”,人称“三保太监”。

    郑和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受明成祖之命,先后七次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强大的国力,也充分展示了郑和航海方面的卓越才能。学术界对郑和下西洋的动因有诸多不同的说法,但他的船队从非洲及东南亚带回了大量的红木原料,让能工巧匠们将这些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的红木做成家具、工艺品及园林建筑,供皇室享用。直到明朝后期,红木家具才流散到民间。这样看来,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与宫廷服务的确有某些关联。

  (作者余大芹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个人简介
出生于赣南,求学于京西,就业于浙北,金融从业20多年,持续关注金融对经济\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本站为本人学习及原创作品刊发网站,转载文章仅供本人学习之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原创作品若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每日关注 更多
蓝春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