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局势例析

金小明 原创 | 2008-08-23 08:37 | 收藏 | 投票

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局势例析

一、事物发展以质量二个关键环节循环

(一)质量二个关键环节

根据宇宙的大同性,事物的产生发展自然遵守生命运动总形式与总原则;遵循三大消费运动律;遵循质变量变律……。一句话,遵循虚物质规律。这就是说,经济发展也同人的成长一样,必经孕育、出生、粗放发展、充实调整、再放量再质变……。期间关键环节有二个,一是抽条长高长大,在时空上进行量的扩张;二是加填物质供给营养,巩固磨合结构,进行质的调整充实。这二个环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交替进行,要求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经常注意量的扩张质的调整。对这二个关键缺乏认识必然是违反质量互变规律,造成事物发展的曲变和困境;反之,及时顺应、扶持经济就会每隔若干年而翻番见长。

(二)符合国情的量扩张质调整法

由于质变量变规律是有阶段性的也是有过程的,有整体上的也有局部的,二者不是绝对独立的,不存在绝对的质变时空也不存在绝对的量变时空。如,我国现经济在经过抽条放量长高后,应进行质上的调整充实。经济调整充实要在货币适当贬值的环境中进行,从而在发展中填补空白增强不足,政策倾斜于弱势群体、弱势地区,如工人农民、科研知识分子和“二无”人员,农村、西部地区国家经济溥弱环节。主要手段是:实行按需按劳分配相结合、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原则;消灭垄断行业、没收一切来历不明财产;适当的人民币贬值并调整分配方案;分配掉现积压滞销产品和住房;建设公共消费和消费环境,在将城市消费水平、方式转移到农村的同时,创新城市消费新潮;启动社会按才分工,营造精英进入社会监管、国企管理的机制、环境;以扩大就业为目标加快公共基础建设。

中国已基本完成从计划到市场的经济制度变革,虽然使人民生活有了质的改变,但仍然没有解决生存就业问题,以后的政治制度改革也会一样。也就是说,经济问题远远不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各种局部经济等问题,而是简单的贫富悬殊加二个经济根本点,是虚物质公平问题。这些问题缠绕到一起使得社会、经济现象极其复杂,理不清头绪,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致任何经济学派都显得无可奈何,已是到了启用531系统理论的时代。

二、199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调整充实阶段

(一)量扩张质调整时机把握不当种种

近年我国新生劳力难以就业,贫富差距空前悬殊,整个经济赚钱效应每况愈下,危难局势凸现。主要原因是:1990年代初,农业经济在联产承包的政策松绑下,1997年前后工商业经济在体制转型后,均已完成粗放型扩张,露出通缩端倪。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社会生产受消费严重不足压制。二是在分配不公条件下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尤其是贪污盗骗、垄断行业盛行,来历不明财产越拿越稳。三是经济市场在按关系分工而不是按需要按才能的社会分工,在政府体制改革滞后情况下,由改革开放初的无业游民、市郊农民等出身的民营企业家把控一方,由政府裙带下的长官任命出身的国企五套班子把控另一方。在这样的岗位布局下,是不会有应付通缩局面而投资发展出质效企业的经营人才的。四是弱势群体再落一城,穷者更穷而富者更富,落后的农村局面毫无起色,城镇中的弱势群体又在迅速扩大。五是物价连年下滑,生产微利化而难以为继,生产风险不断加大,商铺满街巷而频繁转租,苦不堪言。六是就业困难,预期收入悲观,教育、医疗收费连年翻番,社会保障严重不足,因而穷者节俭储蓄而富者早已尝遍新潮。七是误把教育产业化,实现扩招猛收费。因为这样的教育虽使素质稍高人才增多,但实际上形成了泛人才观,掩没了相对的真正人才,表面上新就业人员结构发生了提升变化,实际就业时有非学业因素的更多掺入,导致高素质人才(通常不善公关)被挤向简单劳力等岗位。结果是生产线上素质过剩,人才结构与岗位结构发生错位;另教育收费除极少部分用于投资、消费外,基本与产、消不相关。八是大幅度增强税收,多次调高公务员工资和所谓科教投入,放开了教育、医疗收费,引发大规模的大学扩招潮流,使弱势群体难堪经济重负,使原来流向生活品消费市场的相当部分消费金不经产品消费直接进入了本应由社会承担大头的教育、医疗,进一步分流了产、消资金。九是人民币不断升值、银行存款不断增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财富很快集中到官僚及其裙带网和改革开放初期造就的无业无技能企业老板身上。这二个群体的主要特长是酒肉公关,玩转金钱世界,多数没有经营素质。贪官暴富者有钱不敢投资也不知如何投资;民企老板公司、企业总也做不大,官商勾结损公肥私使国有资产决堤流失……。以上这些恶果叠加在一起就是城镇待业人口猛增,而生产规模不发展就业岗位不增加,尤其管理层、财产掌管者的素质根本不可能应付当前这种恶局。难怪十三亿人口大国,在文化艺术、科技学术、管理技术、生产实践中从未出现过世界重量级人物。

(二)应采取的大体对策

根据事物发展以质量互变二个关键环节循环,90年代初的中国农业、90年代中的中国工商业恰处于充实调整的瓶颈阶段。这时期,农民急需要的是保证农牧民收入增长,引导农村消费方式向城市水平靠拢,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疏散转移农业劳力;城镇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保障就业,提高“二无”人员的最低生活标准和工人工资,没收来历不明财产控制贫富差距,按才分工,大规模扶持精英去更新企业、政府的监管层。这个时候的全社会,需要通过人民币国内适当贬值、排除一切不正当收入,通过抑制不公平分配和实现按需按劳分配相结合、财富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进而在普遍提高全民收入大潮中控制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沿海西部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使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人才结构与岗位结构等相符。开始启动计消市产、按才分工、按需按劳分配相结合且财富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原则……。

为了启动消费,必须形成投资赚钱效应,维护股市的繁荣景象;必须贬值和增长工资、提高农产品、原材料价格,对来历不明财产实行没收或征收税费以补给社会保障,改善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环境。同时,稳定提升物价。创新产品开拓消费市场,使城镇新潮消费方式消费水平转向弱势地区弱势群体。实行低息存款和信贷赊销引导银行储蓄走向消费市场。

总之,1997年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手段刺激内需,但其收效甚微,或是新问题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公务员加薪过快,甚至倡导高薪养廉而未顾及弱势群体、农民、边远地区人们的收入抬高;在于教育收费翻番,使穷人全部精力花在攒学费上;在于医药收费空前高涨;在于贪污腐化、枉法行政有增无减;在于新政变革成了各级官员瓜分社会资源的又一时机。如此种种成倍地加剧了贫富差距。

 


1.要点温习

A1 本章简述虚物质管理观念中最基本的四大要诀:四点化体系、虚物质人才观、就业核心指针、高超消费。可以说,四点化体系概括了社会经济问题的一般处理要点,在这些要点中,人才是首要和发动性的,全员就业是目标和一切工作的中心,而高超消费是社会经济良好运作的标志。它们围绕的中心都是最大生产规模、效率,最高消费水平、品质;生产最充分地服务于消费。

个人简介
1998年10月起任职南电一厂计算机高工;2000年11月起受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2000年5月起为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特约研究员;2002年3月起兼、任职南海乙兴经贸公司首席执行经理、顾问;2005年8月起,兼职唯美公司事务…
每日关注 更多
金小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