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湿的》序——未来为什么是湿的

姜奇平 原创 | 2009-05-20 12:2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伊凡娜丢失了手机,拾到者不还。

  这件小事在网上迅速成为人人关心的热点,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将众多角色一一卷入进来。事情闹大了。

  这本书讲的是未来的组织方式。

  在克莱.舍基笔下,微软软件与开源运动在组织方式上的区别,象征着旧组织与新组织(“没有组织的组织”)的区别。

  这是软件与湿件的区别。湿件(wetware)这个词,由鲁迪·卢克(Rudy Rucker)1988年在《湿件》中首次提出。湿件作为人类脑力,是相对于软件(带有编码化知识)和硬件(机器)而言的。我们可以把湿件理解为是处于生命状态的东西,它和软件可以保存于无生命的代码状态不同。微软在软件的维度中存在,而开源运动在湿件的维度中存在。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前现代的组织,是按硬件的方式组织的;现代的组织,是按软件的方式组织的;后现代的组织是按湿件的方式组织的。未来是湿的。

  湿是很具体的,但是说未来是湿的,就显得很抽象了。

  说未来社会是湿的,当然不是指南极融化,海平面上升,把人类都弄湿了。前苏联故事片《办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对白,比较接近本意:

  女上司严厉地质问男主角:“你说我干巴巴的?”男主角吓得摇手说:“不,正相反,你湿乎乎的。”

  工业化,在本质上是干巴巴的。用启蒙运动的术语,这叫祛魅。工业化好比一台烘干机,将社会关系中一切带有人情味的东西烘干,然后用原子式契约将个体联系起来。我们把烘干的社会关系,或者把社会关系的干(犹如晒成的干),称为组织。每个生命体,一旦脱离了组织,就会感到惶惶不可终日。活的东西,反而要将就死的东西。

  未来在本质上是湿乎乎的。当人们把组织像衣服一样脱掉时发现,人与人之间可以凭一种魅力,相互吸引,相互组合。就像克莱.舍基在本书中描述的DIGG、BBS、维基等各种情况一样,人与人像日常生活那样联系,凭感情、缘分、兴趣快速聚散;而不是像机关、工厂那样“天长地久”地靠正式制度强制待在一起。

  这是人人时代,这是组织的日常生活化,或用克莱.舍基的话说叫“大规模的业余化”。人人与人民的不同就在于,人人是一个一个具体的、感性的、当下的、多元化的人;他们之间的组织是一种基于话语的、临时的、短期的、当下的组合,而不是一种长期契约。传统时代的组织,是基于长期契约而存在的。这种缔约方式所要节省的交易费用,在人人时代湿乎乎的润滑关系中,是零摩擦或者可以忽略不计的;它所要集中来办大事的资源,在“小的就是好的”临时速配关系中显得是一种浪费。

  人人要靠社会件联结。按Clay Shirky的说法,社会件是指支持成组通讯的软件(Social software, software that supports group communications),它包括电子邮件、聊天室、博客、开放源代码等等聚集人气的地方,不如说,它是一个协同合作的工作空间(a collaborative workspace)。博客、DIGG、BBS、维基、搜索引擎……这些都不是问题所在。它们只是技术,关键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在云计算中,人与人之间,恢复了部落社会才有的湿乎乎的关系——充满人情、关注意义、回到现象、重视具体。中国人把社会关系上的湿,叫做仁,说的就是一小群一小群人聚一块堆儿,在人情、意义、具体现象中体验人生。

  西方工业理性在带来伟大进步的同时,正越来越多地把它的负面因素暴露出来。它把人性中的洪水制服了,却又带来了人性的沙漠。物极必反,所以,未来需要用湿来中和一下:让未来多一点绿色,让未来多一分潮湿。互联网提供了这种契机。

  胡泳沈满琳译出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是十分有帮助的。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周刊》主编。
每日关注 更多
姜奇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