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境界说:人生的四种境界(一)

董斌 原创 | 2009-09-27 12:28 | 收藏 | 投票

 


当我写下“以文为公器,承载胸壑千川秀,报孝黎民孺子牛”这句话的时候,基本上确立了我生命往后的价值观。

 

文可以为私,文亦可以为公,孔子有云:上士杀人使笔端,中士杀人用舌端,下士杀人怀石盘。儒家的杀人法,除了这几种,都是建立在个人私欲的身份上,把人分为“上士(上等智者)”“中士(中等智者)”“下士(下等愚笨者)”。谈到这里,我们不妨谈谈“人生境界”这个话题。


 

冯友兰先生所著的《新原道》一文中,把人生分为四种境界,我这里则把它新解释为:“原始自然的境界”、“功利利益的境界”、“道德情操的境界”和“天人合一的境界”。原始自然境界的人如同动物,饿了吃、渴了喝、困了睡,这种人只求温饱,与动物无异;功利境界的人则事事都以功利性来衡量这件事该不该做,对我有害有利,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值不值,社会上这种人占有很大比例;道德境界的人做事则不问值不值,只讲该不该去做,应该做就去做,不该做就绝不做,做事全凭道德良心;天人合一境界的人则把生死看做自然轮回,如庄周,妻死而鼓盆而歌,这世间修炼到这种程度的人恐怕很少;


壹,原始自然境界的人如同动物,春夏秋冬,自然而然,黑了睡觉,饿了吃饭,凡事依照大自然作息,这是一种山野草民的生活,不适应都市时代,因其古朴,倒显得古道热肠,契合天地。他们顺从于事物去自然的发展,不强力干涉、不强力努力,他们不是对于事物规律充分解构后去自然的适应,而是由于对社会规律的无知无觉,而不能不以其原始的思维方式受自然的支配。

 

 

 

贰,功利境界中的人是个利欲熏心的人,凡事讲求效率,、讲求利益、讲求速度,是有着自己的事业心。完全以自我需要为中心、小团队、小团体为中心去考虑事情、事业的运作过程,因此他们极少顾及到社会的需要,当他们的猎物和欲望顺应社会的前进、顺应社会的需求和潮流时,也能为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比如毛泽东主席所歌颂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如果为了个人的、小团队的、小集体的名利缠身,又因他们对世事、人生的观点常常以自我需要为中心、小团队、小团体、小集体为中心,因此常处在各种利益交汇的迷惘之中,丧失对时事的正确判断,从而陷入在矛盾的旋窝中、不可自拔、做了无辜的牺牲品,有时候如果其目标是社会公益为大、私人利益为小,倒也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

 

 

 
叁,道德境界中的人是事无巨细要考虑到正反两面、团队与社区、集体与国家、私欲与公益多种需要的人,不但知道应去做某事,要去做某事,还知道做事时要考虑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因此不但要为、也会为当前这一时代做出贡献,也会考虑为下一代子孙后代着想,他们不仅仅要“尽伦尽理”,即完成自己“人”道的使命与责任,而且要“尽道、尽性”,即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因其完全能顾全大局,所以对自己物质上的要求不是很多,在满足基本需要的情况下,心灵仍然可以平和宁静。但如果他的“尽伦”、“尽理”、“尽道”、“尽性”的人生道德追求不能实现,而社会又社会纷乱不堪,他自己又又不能理解和把握时代的局限,那这种道德境界中的人的其心灵上的痛苦与孤独也依然会使自身背上沉重的道德包袱和道德枷锁,陷入忧郁与痛苦中不能自拔,比如“屈原”。

 

 

肆,天地间,最有一种灵魂需要敬佩,那就是在道德和人生价值论上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人,其思想高远辽阔其道德光绝今古。他们承继前人思想去为今人、为后人去考虑利害得失,他们的思想中没有国界、没有古今、有的只是真理、规律,这些事物在他们心里都是为凸显真理、规律而存在的,宇宙、银河、太阳系、万物、万事、万人都是一体的。他们觉知到,生命之为于人而生于世间,不能只仅仅为已、仅仅为人,还要为宇宙、为天地、为苍生世界、俯首无惭愧于天,仰头无恻隐于地,他们不仅仅只为今生,还有为后世的可持续发展能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他们的思想穿越人世的时空,因此他们能毫不在意甚至轻蔑当时当世对他们的评价,他们总是知道永恒的道德天平上有不会失重的世界之真理与价值、尤如苏格拉底、布鲁诺、哥白尼等,他们虽然都是被当世当时冤屈迫害致死。但在他们生命终结时,都确信人世的未来的世界的道德天平会给予他们分量以公正的评判。细看庄子一生终身以崇尚无为相自警,那是那个时代的哀歌、但是他却并非追求绝对真正的“无为”,如斯则不会写出逍遥游那样的旷世名篇,他只是觉得可以“有为”的条件尚不成熟,做徒劳无功之事只能伤害自己的身心,转而专心从事于著述,以留待可以“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时代的后人们去继承他完成他的心愿。这些道德和人生价值论上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人,不论其生时是荣是辱,是祸是福、是灾是幸,都以坦然的胸怀对之一视以同怀以同仁。因为在人类时间和真理的天秤上,除了泰山般永恒的价值和真理能为这个社会所贡献的价值,其它一切都将失去了重量而轻如鸿毛。他们不去争,他们的思想高于孔子所言把人分为“上士(上等智者)”“中士(中等智者)”“下士(下等愚笨者)”,无论是“使笔端”,“使舌端”,“怀石盘”。他们要争的是世间永恒之真理、大道昭彰若日兮,明示天下,煌煌如日兮,朝来而夕往,天之将暮兮,四野暗淡,吾有真理兮,何畏强梁,宇宙亘永兮,银河灿烂!

 

个人简介
独立学者、哲学思想者。二十年来专研国学易学与管理,最近十年以来转向东西方比较学和纯西方哲学-心理学研究,文论屡见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教育部网站。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是相继独立研发创始了“泛资源理论和“知识信息吸盘理论…
每日关注 更多
董斌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